st
指数
快讯
分享

关税战下大马的危与机/雷智雄

- 文 +
万利兴建筑工程集团执行主席拿督雷智雄博士

雷智雄

作者:拿督雷智雄博士(万利兴建筑工程集团执行主席)

从企业的角度,往往危机就是商机,每件事的发生,都有其利与弊。

近年来,美国与中国之间不断升级的贸易与关税战,已不仅仅是两个大国之间的纷争,更牵动了全球经济格局,尤其是深受两国经济影响的亚洲国家。

马来西亚正处于这场较量的地缘中心,但同时也是潜在的受益者。

从关税战的本质与现状,中美贸易战自2018年爆发以来,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中国也对等反击,形成你来我往的关税攻防。

全球观望市场冷清

随着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制造业及新能源产品实施更多限制,中国也加强对稀土、芯片及关键科技的出口管控。这种对抗已从传统商品贸易延伸到科技、金融、投资等多个领域。

中美冲突对亚洲整体的直接影响有两方面:政策的不确定性增加、供应链被扰乱、物流成本上升,以及投资信心受挫。

全世界都保持观望的态度,有人担心会爆发股灾和金融海啸,投资者迟迟不敢出手,发展商拖延发展项目,工商业也展延产品开发与生产。

银行也开始谨慎地审核所有贷款,同时影响整个市场的消费力和购买力,无形中变成雪上加霜,突然感觉整个市场没有钱在转动,冷冷清清。

短期内,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许多商家和工厂开始规划产业重组,不少企业为规避高关税,被迫将部分生产基地从中国或被美国征收较高关税的国家迁出,物色替代生产地。

新经济与投资机会

对于大马,“利”当然是有新的经济与投资机会,这些制造业转移的红利,许多跨国公司,特别是美国企业,开始将部分生产链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大马成为热门目的地之一。

大马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较熟练的劳动力,以及与多国签订自由贸易协议(如: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大大提高其吸引外资的优势。 还有就是出口机会增加,一些原本由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在面对关税壁垒时,美国企业转向东南亚国家采购,大马作为电子、半导体、橡胶手套、医疗器材和家具加工业等产品的重要出口国,在短期内将会受益提升。

大马除了是跟世界多国有邦交和自由贸易协议,同时我们的地理位置处于整个东盟的中心点,无论是物流、海域、得天独厚的天气和人才优势,大马人的华语及英文水准都是世界公认的,尤其是和中国人做生意,在沟通这方面和同声同气的文化占了非常大的优势。

各国区域供应链重组的趋势,我国可利用其地理与政策优势,争取成为亚太区新的区域物流、分销和技术制造中心,尤其是半导体和新能源科技的中下游环节。

中美之间保持平衡

“弊”就是政治与经济风险同步上升,夹在大国之间的战略困境,政府必须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一旦倾向明显,可能失去一方的市场或投资信任。例如:若大马明显倒向中国,美国可能收紧对马的出口控制或科技合作。同时我国供应链脆弱性外溢,

大马部分高科技制造业深度依赖中国产零部件。若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可能影响整个东南亚供应链的稳定性。

也因如此被动卷入“风险”,在技术安全、网络监管、金融交易透明度等问题上,大马也可能因中美的法规拉锯,被迫做出符合一方但违背另一方的选择。

政府必须加强对未来的策略与商机策略,如何保持双边关系平衡,大马应继续坚持“中立外交”,强化与中国与美国的双边经贸关系,推动务实合作而非选边站队。

同时强化高科技领域发展,提高人民和中小企业的科技竞争。鼓励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发展,争取成为替代中国以外的“新兴高科技制造地”。

大马可利用国内港口、交通与基础设施,争取成为跨国企业的“东盟总部”或“区域仓储与计算中心”。培育更多本土中小企业参与国际链条,借助国际局势带来的供应链外溢效应,让更多本地企业进入全球供应体系。

中美关税战短期虽带来市场波动和地缘压力,但对大马来说,也是一场危中有机的变局。只要策略得当,稳定政治立场,提高技术与产业竞争力,我国不仅能化解夹缝中的风险,更能在中美对抗中崛起为区域经济强者。


相关新闻

中国
美国
贸易战
关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