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
指数
快讯
分享

初入职场年轻人的挑战/林道勇

- 文 +
林道勇 心理辅导师

林道勇

作者:心理辅导师

杰森是一名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进入了一家大型企业担任市场助理。然而,短短3个月内,他开始对现实感到失望:工作繁重、薪资不如预期、晋升机会有限。他的薪资仅能勉强支付房租和日常开销,而他最爱的兴趣——旅行与美食,却变得遥不可及。

在大学时,他的讲师和学长经常鼓励他选择这条职业道路,并描绘了光明的前景:只要努力,几年内就能升职加薪。然而,现实却让他感到无比无奈。他发现,即使他再怎么努力,他的上司也不一定会注意到他的付出,晋升并非单靠实力,而是需要经营人脉、懂得规则。

与此同时,他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朋友通过直播带货或自由职业快速赚钱,有些朋友月收入甚至远超他的薪资,且时间自由。他开始动摇,也抱怨说:“为什么我要在办公室里埋头苦干,领着微薄薪水,而他们只要在家直播,就能轻松赚钱?”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选择了错误的道路。

教育与现实的落差

这种心态,正是许多马来西亚年轻人在初入时面临的共同挑战。他们对于传统的忍耐度降低,不愿意像上一代人那样从基层慢慢爬升,而更希望找到能够快速获得高收入的捷径。

许多大学在招生时,为了吸引学生选择特定科系,往往过度渲染该职业的前景,例如“毕业后就能高薪就业”、“需求旺盛,发展空间大”等。然而,这些说法忽略了一个现实问题:初入的年轻人,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学习,才能真正达到理想的薪资水平。

主要压力来源

当学生怀着过高的期待进入时,发现现实并不如当初所想,心理落差便会产生,进而导致挫折感、迷茫,甚至放弃原本的职业道路。

在马来西亚,许多企业要求员工长时间工作,尤其是在金融、科技及制造业领域。加班文化普遍存在,员工经常需要牺牲个人时间来满足工作需求。长期的高工时不仅影响身体健康,也导致心理压力增加。

随着自动化和数字化的发展,许多传统工作逐渐被取代,导致员工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不安。此外,马来西亚的生活成本上升,薪资增长速度未必能跟上通货膨胀,使得员工在经济压力下更容易产生焦虑。

尤其是对新生代而言,他们在社交媒体的影响下,对收入与生活品质有着更高的期待。然而,当第一份工作的底薪远低于他们的心理预期时,那份落差感会像一桶冷水泼下来。

工作 working

面对这样的现实,大学和家庭有责任重新思考他们对学生的引导方式。与其画出过于美好的未来蓝图,不如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接触真实的职场面貌。

(取自Elements Envato)

重新思考教育方式

面对这样的现实,大学和家庭有责任重新思考他们对学生的引导方式。与其画出过于美好的未来蓝图,不如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接触真实的面貌。学校应该多邀请在职人士回校分享现况,让学生了解到现在的工作环境需要哪些能力、将会遇到哪些困难。

同时,也该增加实习机会,让学生在还没毕业前,提早走入社会,累积经验。

应对压力策略

当年轻人进入后,该如何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首先,是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企业应该意识到,员工的情绪稳定与工作效率息息相关,因此建立辅导机制或举办压力管理课程将不再是一种“福利”,而是必要的制度保障。

此外,工作制度也必须因应时代的变化而调整。越来越多年轻人重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弹性工时、远端办公等方式,不仅能减少通勤时间,也有助于他们调节心理状态,提高工作投入度。

从个人层面来看,年轻人需要学会时间管理与自我照顾。他们应该认识到,并非一条直线,而是一场长跑。懂得安排自己的节奏,学会从挫折中成长,甚至在工作之余保持学习的习惯,都是让自己更从容地走下去的重要关键。

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有一个支持的网络。无论是家人、朋友,还是中的良师益友,都是面对压力时的避风港。

相关新闻

职场
林道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