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福祉研究中心于3月20日发布了《2025年世界幸福报告》。
芬兰连续第八年被评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而多个北欧国家,如丹麦、冰岛和瑞典,也稳居全球最幸福国家前列。
美洲国家哥斯达黎加和墨西哥首次跻身前十,分别位列第六和第十。而在战火持续一年的情况下,挥军进入加沙围剿巴勒斯坦哈马斯的以色列,竟然仍能在幸福感排名中位居第八,着实令人意外。
可见,幸福感与经济收入并没有直接关联。否则,202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仅1万3138美元的哥斯达黎加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万3819美元的墨西哥,又怎能跻身全球幸福指数前十?

芬兰的强国之道在于教育。(取自Pixabay)
亚洲自由度不如西方
亚洲的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香港、韩国、日本和台湾,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远高于哥斯达黎加和墨西哥,但幸福感排名却大多在三十名之外。其中,台湾是亚洲排名最高的地区,位列第27,而新加坡排第34、日本第55、韩国第58、马来西亚则在第64位。
《幸福报告》基于2022年至2024年的全球调查数据,幸福排名依据个人对生活满意度的三年平均自我评估,并参考六大因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支持、健康预期寿命、自由度、慷慨程度,以及对腐败的认知。
进入后疫情时代,亚洲许多国家刚走出疫情阴霾。疫情三年对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冲击,使不少人至今仍难以摆脱影响,生活满意度自然受到影响。
此外,与北欧相比,亚洲国家的自由度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在媒体自由、司法制度以及个人自由等方面,这些因素也导致许多亚洲国家在幸福指数上的评分较低。
地处北欧的芬兰,虽然距离亚洲遥远,但并不陌生。提到芬兰,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圣诞老人的故乡”,这让芬兰多了一份亲切感。
此外,在智能手机普及前,芬兰的诺基亚(Nokia)曾是全球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手机品牌,几乎人手一机。除此之外,芬兰的廉政水平也位居世界前列。
根据“透明国际”发布的全球清廉指数报告,在180个国家和地区中,芬兰总是名列前茅,是全球最清廉的国家之一。
芬兰的强国之道在于教育。政府为公立学校提供慷慨津贴,私立学校也享有同等待遇,但不得任意提高学费或增加学生经济负担。
此外,教师职业备受尊重,薪资优渥,录取标准严格,通常来自顶尖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可见,教育投资是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关键力量。
芬兰人的幸福感,并非建立在国内生产总值之上,而是来自高水平的教育和文明程度、公正的法律体系、有序的社会环境、高度自由与责任感、优质的医疗保障,以及廉洁高效的政府。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芬兰的安全风险骤然上升。然而,芬兰人民并未因此忧心忡忡,而是在加强防卫的同时,维持正常生活。
外部威胁不影响民生
以色列人民亦然,尽管中东局势长期动荡,以色列常年处于备战状态,战火不时波及境内,防空警报时常响起,但这些外部威胁并未影响人民的生活,幸福感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
相比之下,亚洲许多地区虽享有相对和平的环境,但幸福指数却远低于芬兰和以色列。面对外部挑战时,芬兰和以色列国民所展现的生活态度,值得亚洲社会深思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