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马来亚大学公布2025/2026新学年自主招生通道的学费,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根据马大官方数据,大部分科系的学费均有所上调,其中热门科系如医学系、会计系、法律系和牙科系等涨幅显著。尤其是医学系,学费从29万9200令吉大幅上涨至50万令吉,涨幅近70%,令社会各界哗然。
由于自主招生通道尚未被大众熟知,笔者在此作简要介绍。通过该通道入学的学生,其申请条件、课程内容和上课地点均与UPU(Unit Pusat Universiti)入学机制录取的学生相同,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学费。
自主招生通道的学生须缴纳全额学费,而UPU录取的学生则享有政府补贴,仅需缴付部分学费。
加重经济负担
因此,本次学费上涨将进一步加重普通家庭,特别是 M40 和 B40 群体的经济负担,使他们在承担高昂教育费用时更加吃力,犹如雪上加霜。
此外,自主招生通道的学生在国家高等教育基金(PTPTN)仅能获得与公立大学相同的贷款数额,这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往往只是杯水车薪。
不仅如此,公共服务局贷学金(PIDN)也将自主通道学生排除在外,进一步限制了他们获得经济援助的机会。
笔者理解校方为增加收入而调整学费的考量,但学费调整幅度应更为温和。同时,校方应为中等收入家庭提供适当的经济援助,例如学费减免或生活补贴,以最大程度保障贫困生的受教育权。
学运组织“马大新青年”已对此次学费上涨表达强烈反对,并批评校方将自主招生学生视为“敛财工具”,推动国立大专教育商业化,偏离教育初衷,可谓本末倒置。
尽管部分人认为自主招生通道涨价无可厚非,但并非所有通过该通道入学的学生都来自富裕家庭。由于UPU录取机制的不透明,不少各族优秀生在UPU放榜时被“遗忘”,或未能获得心仪科系的录取,最终只能选择学费高昂的自主招生通道来追逐梦想。
综上所述,国立大学肩负着培养国家未来栋梁的使命,教育本应以公平与可及性为核心。大幅上调自主招生通道学费,不仅影响家庭经济状况较为困难的学生,也可能加剧社会阶层分化。
因此,笔者呼吁马来亚大学相关单位在调整学费的同时,应平衡财政需求与教育公平,确保高等教育仍是所有优秀学子的希望曙光,而非富裕阶层的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