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日前出席民主行动党全国代表大会时表示,他认同修改联邦宪法,将首相任期限制为最多10年,展现了“不恋栈权势”的立场。
然而,这一承诺能否真正落实,仍有待观察。毕竟,限制首相连任一直是备受热议的话题,许多政治人物在未掌权时慷慨陈词,批评无限连任的弊端,但一旦身居高位,却往往对限制任期避而不谈,甚至淡化自己曾经的承诺。
权力在握,放手不易,加上“唯我独尊”的信念膨胀,更容易让人理直气壮地恋栈不退。因此,安华此次表态,能否真正推动改革,而非空谈,才是关键。
确保说到做到
伊斯兰党领袖则试图将这一议题引向族群课题,凡事反对而反对,反倒成了笑柄。行动党青年团长对此反驳,指出前首相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任内,该议题便已被提出,伊党当时却未曾反对,如今才跳出来制造话题,明显是政治操作。
无论如何,限制首相任期本是健康的民主机制,反对党提出质疑无可厚非,但真正的考验在于安华是否能以身作则,推动修宪,确保改革不流于口号。
回顾历史,长期执政往往导致权力过度集中,甚至滋生独裁倾向,许多领导人不惜动用各种手段延迟退位,规避权力交接。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俄罗斯总统普丁,为了长期掌权,透过修宪将任期延长至2036年,展现“现代沙皇”的绝对权威。
反对限制任期者认为,短期执政可能导致政策难以贯彻,但也有学者指出,正因为任期受限,领导人反而会更专注在短时间内推动改革,避免优柔寡断。此外,长期执政者往往因无后顾之忧而拒绝交棒,导致朋党主义横行,最终使国家陷入腐败与停滞。
美国总统最多只能连任两届,因此成功连任的领导人,都会尽力在最后一个任期内完成施政目标,不拖泥带水。
相比之下,若无任期限制,首相可随时调整政策时间表,无限期展延计划,削弱施政效率。
改革最佳时机
因此,安华若真有决心改革,团结政府本届任期无疑是最佳时机。如果在执政期限内仍未有具体行动,只会进一步加深外界对其“表里不一、恋栈权位、忽悠人民”的质疑。
限制首相任期,不只是民主深化的重要一步,更是避免政治权力过度集中的关键改革。如今,改革的机会摆在眼前,安华究竟是要兑现承诺,名留青史,还是让这一切沦为空谈,最终被后人唾弃?答案,很快就会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