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
指数
快讯
分享

基业长青,专才是钥/陈文坪

- 文 +

家族企业的上市公司中,父子争权在狮城罕见,尤其是市值数十亿的企业,从未发生过。一家企业的创办人竟起诉自己一手提拔为总裁的儿子,更是绝无仅有。

因此,当城市发展(City Developments Limited,简称 CDL)主席郭令明指控其子郭益智的消息传出,全城哗然,商界震惊。

《南洋商报》社论 《郭氏父子之争与华商传承》(见3月6日)指出:“……这不仅揭开豪门恩怨的帷幕,更凸显亚洲家族企业在代际传承中的深层危机。”

此事的确发人深省,尤其值得思考家族企业如何在时代快速变迁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家族企业往往由上一代人创业、打下基业,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方能成就今日规模。然而,新一代(Y 世代)成长过程中,所面对的商业环境、人生经历、知识结构、科技应用等,与上一代人已截然不同。当他们加入企业管理层,既要创新突破,也不能忽视上一代创业的艰辛历程。

理念不同 实属常见

两代人经营理念不同,实属常见,但并不意味着无法调和。年轻人进入管理层后,为了展现能力,所作的商业决策,即使成功,也需保持虚心耐心;若遇失误,更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方能从经验中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社论最后指出:“郭氏风暴给予华商社群的启示超越个案本身:在家族纽带与现代企业制度间寻找平衡,乃基业长青的核心密码。”这一要害不容忽视。

如何让家族企业基业长青,是一个长期被讨论的课题。

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专家学者不断提出建议,但华人家族企业仍难以跨越聘请专业经理人参与管理的门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价值观的影响。“肥水不流外人田”这句俗话,仍深植于许多家族企业决策者的观念中。

笔者曾在日本清水建设(Shimizu Corporation)这家跨国企业服务多年。公司成立于 1804年,已有221年历史,是日本建筑业五大巨头之一,业务遍及全球。从北美洲到东南亚,马新大士第二通道跨海大桥(Malaysia-Singapore Second Crossing Bridge)便是由清水建设承建。

清水建设的创办人清水喜助,最初以木工起家。随着企业不断壮大,清水家族同样面临传承抉择——究竟要让家族成员继续掌舵,还是聘请专业人士管理?最终,清水家族选择后者。

引入专才 生生不息

220年后的今天,清水家族仅持有公司股份,而企业的经营管理则完全交由专业经理人负责。公司员工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俨然是一个“小联合国”。清水建设屹立国际建筑业界,成为行业龙头之一,足见专业经理人的重要性。

如何让企业持续发展、发扬光大?清水建设的成功,值得华人家族企业管理者借鉴。21世纪是“拼人才”的时代,企业掌舵者应积极引入专业人才,为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稳固基础,让企业生生不息,屹立业界。

相关新闻

城市发展
家族企业
陈文坪
郭益智
郭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