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农艺专家预测,水牛的命运会像渡鸟一样,迟早会绝种。
耐劳而行动缓慢的水牛给农村供应劳动力,用牛耕田种稻、运载农产品,还有牛奶、牛肉、牛皮革、牛角等副产品。
在农业时代,勤奋工作,一直是人们奉行不渝的生活信念;然而随着更多更大的耕地广泛应用机械,作为农业社会好帮手的牛,就变成没有用的东西。
其实过去有好些新闻报道,例如台湾的水牛养殖数量不断下跌,水牛渐趋稀有恐将走入历史;在国内,还有说“吉打的水牛失业了,只能为旅游业而生存,给游客观赏”。
今日的生活世界变化多端,一切变得很快,水牛失业了,还可能濒临绝种就是一种警诫。它告诫人们对工作要有正确态度,特别是年轻人,不是只想找到一份差事就够了,更要给自己创造工作机会的能力。
工作不仅是一种考验,能有持续工作和不断寻觅的伸展力和移动力,才能让自己更有自信,才能让你到达你想要的地方。
所以年轻人在不断寻觅时,更须认真工作,不断充实知识,扩展你的才能,才会有不断的突破。
躺在舒适圈睡大觉
不断创新的工具正在改变工作的场景,特别是AI时代的到来,环境的变化不断加速,将来会有更多新的工作代替今天的就业岗位。
突然想起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最近的谈话,他建议明年起,规定国内的玛拉理科初级学院(MRSM)和全寄宿学校(SBP)的70%新生,必须选择就读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课程,以应对未来就业及生存的需要。
的确,新技术的兴起,工作场景不断发生变化,且难以预测,只有专注学习,将学习紧系于未来,塑造远景,才能让未来深具意义。
艰难的就业市场正告诫年轻人,必须掌握专精的知识和技能,要以开放心态去接纳外界的新事物,切莫只求躺在舒适圈睡大觉,只为目前而活,而是随时随地都要能预期一个全新的自我。
过劳的牛变成别人餐桌上的菜单,最后还濒临绝种,不就是给人最好的警惕?一切后来的美好,其实都要靠自己去努力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