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
指数
快讯
分享

传彭德仁遭软禁在昆明 果敢军权转至彭德钧

- 文 +
彭德仁  彭德钧

果敢同盟军领导人彭德仁(左)传被软禁,彭德钧接班。

(缅华网)

报道:陈少鹄

领导人传在昆明一度被接班。果敢要想巩固政权,必须调整军事扩张政策,平衡发展经济,避免损害中方维稳局面。

自2025年1月18日午夜12时起,达成停火协议。而在这之后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司令员的去向,网络上一度流传被中国政府,也有说他已经病入膏肓,总而言之,的去向已成为局势中的最大谜团。自2024年8月腊戌会战以来,他极少出现在公众视野,2024年年终总结大会缺席。

来自同盟军内部的消息显示,直到2025年1月26日才从昆明返回猛拉,而实际主持会议、统筹事务的则是副司令父亲“果敢王”彭家声的侄子、的堂弟)。这一反常现象,让外界对的内部权力斗争浮想联翩。

是因健康原因主动隐退,还是被同盟军内部架空甚至?彭家家族的权力结构是否已发生深刻变化?

这些问题牵动着整个的政治神经,而隐藏在背后的,或许是一场更加激烈的权力重组。

果敢武装分子

掸邦兴威的果敢武装分子。

(美联社)

陷退位风波

曾是的灵魂人物,自2009年果敢战争后,他带领同盟军重新崛起,稳固了果敢在的主导地位,并在2023年末的战事中取得重大突破,扩展至1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控制区。然而,2024年以来,他的露面次数急剧减少,尤其在腊戌会战期间,完全未曾露面,所有军事行动均由全权指挥。

果敢年终总结大会上,他再次缺席,而则以最高领导者的身分发言。这一系列异常,使得外界怀疑他是否已经被彻底边缘化。

官方的说法是“年事已高,身体不适”,但这显然难以令人信服。在这种长期处于动荡的地区,一个领导人的去留,绝不仅仅是“健康问题”所能解释的。在战事尚未完全结束、果敢仍处于谈判关键期的情况下,作为最高决策者,按理应当稳住局势,而不是销声匿迹。

更重要的是,从未正式公布他是否退位,而只是由“代理”军政事务,这显然不符合一个正常的权力交接逻辑。

现实的可能性无非两种:要么是被迫让位,要么是遭到。从果敢的政治生态来看,后一种可能性更大。曾是强势的军事领导人,但近年来果敢内部的权力斗争日趋激烈,甚至可能导致他被架空乃至失去自由。

清水河口岸

清水河口岸是中缅贸易主要陆路口岸之一。

(缅华网)

彭氏家族内部明争暗斗

长期以来是家族式权力结构,彭氏家族掌控核心权力层。从表面上看,彭家内部关系密切,但实际上,各派系之间的矛盾已酝酿多年。

的实际控制层由、彭坤、彭德礼、彭德义等人组成,其中长期主导战略,而则负责军事。的儿子彭坤虽然担任外事部长,但毫无军事经验,在武装组织中根本无法立足。果敢的政治规则一向是“枪杆子里出政权”,没有军功,便没有话语权。

相比之下,早已成为同盟军的实权人物,主导了腊戌战役,并在停火谈判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果敢年终总结大会上,缺席,则高调发言,并全面部署下一阶段战略,甚至宣布与缅军的停火协议。这一系列举动表明,果敢的实权已经发生转移,家族内部的权力争斗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是否主动交权,仍是未知数,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已经不再是果敢的唯一决策者。

的角度来看,他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必须彻底扫清所有可能的阻碍,而无疑是最大的一块绊脚石。如果仍然保持自由,即便正式“退休”,依然可能在内部产生影响。因此,最稳妥的方式就是通过“健康原因”让其彻底退出政治舞台,并采取或限制行动自由的方式,确保他不会再度介入同盟军事务。

除了内部权斗,外部势力的介入也是导致“消失”的关键因素。与缅军的停火协议背后,离不开中国政府的斡旋。中国始终秉持“劝和促谈”的立场,不希望冲突持续升级,影响边境安全。在这样的背景下,内部必须做出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势。

扩张政策不符维稳

长期以来的军事扩张政策,与中国的“维稳”策略并不完全契合,而更倾向于务实路线,愿意在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之间寻求平衡。因此,中国政府可能在幕后施压,要求调整权力,以实现更稳定的局势。换句话说,的“消失”不仅仅是家族斗争的结果,更可能是中缅博弈下的必然产物。

另一方面,佤邦联合军在的影响力不容忽视。佤邦虽然没有直接介入腊戌战事,但他们始终希望维持的权力平衡,而的快速扩张显然已经触及了佤邦的底线。在这种情况下,佤邦领导人鲍有祥可能通过外交手段,进一步配合中国政府施压调整其内部,以避免果敢势力过度膨胀,从而影响佤邦在的主导地位。

的未来是彻底隐退还是东山再起?

目前来看,短期内已不太可能重返权力核心。除了2025年除夕他以缅甸民族正义党总书记、联邦第一特区人民政府主席、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司令员的身分发表了题为《集中精力搞建设,群策群力谋发展》的新年献词外,人们无法看到任何有关的影像流出。从这一点完全可以看出来已经在内部完成权力过渡,事实上已经成为新的领导者。

政经发展取代军事扩张

随着停火协议的达成,未来将进入一个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阶段,而非继续大规模扩张。这意味着,这种以“武力优先”为策略的领导风格已经逐渐被取代。

然而,是否会彻底消失,还要取决于未来局势的变化。如果缅军或其他民地武重新发动战争,的内部格局可能再度发生变动。而若仍然保有一定的支持者,不排除在未来卷土重来的可能性。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他的时代已然落幕,的权力核心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无论如何,被“消失”,意味着正在经历一场深刻且不可逆转的变革。这场变革不仅仅是领导人的更迭,更是果敢权力结构的重塑,也是果敢从传统军阀统治向更现代化治理模式过渡的标志。这不仅关乎彭家家族的内部权力再分配,也关乎未来在的地位–是继续扮演民族武装的角色,还是向更具政治性和经济自主性的政权过渡。

重组强化自治政权

这场权力交接的背后,折射出更大的政治格局调整。停火协议的达成并未让退缩,而是为其赢得了重组和调整的时间。

若能借此契机,加强自身的政治架构,强化经济基础,确保边境贸易的稳定,并维持军事实力,未来或许能够彻底摆脱对的依附,成为一个事实上的自治政权。但若果敢内部矛盾加剧,领导层斗争失控,或外部势力施加更强硬的压力,将面临更大的挑战,甚至可能陷入分裂或被缅军逐步蚕食的境地。

未来的果敢,或许不再是那个单纯依靠武装斗争生存的果敢,而是一个逐渐走向经济发展与政治平衡的新势力。但这条路远非坦途,要想在复杂的博弈中站稳脚跟,必须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多个层面实现平衡。

在与、佤邦联合军、中国等多方势力的博弈中,必须找到真正的生存之道。否则,再辉煌的战果,也可能在更复杂的权力斗争中化为泡影。

“果敢王”彭家声

“果敢王”彭家声: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创建者,2022年去世。

(缅华网)

以战促谈确保生存空间

作为领导人,长期奉行“以战促谈”的策略,既通过武力拓展地盘,又积极参与政治谈判,以确保果敢的生存空间。然而,2024年8月以来,他的权力逐渐被副司令接管,外界猜测其可能因健康问题或内部权力斗争而被边缘化。

2025年1月26日,他从昆明返回猛拉,但并未恢复实际权力,的领导层已发生重大变动。

又名彭大顺,1957年7月16日生于果敢红石头,高中学历,中将军衔,现任缅甸联邦第一特区主席、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总司令及缅甸民族正义党总书记。

出身于果敢世袭家族,其父彭家声是果敢的传奇人物,被称为“果敢王”。作为彭氏家族的长子和重要继承人,深受父亲影响,在的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彭家声曾是缅共体系中的重要将领,后来脱离缅共,建立,并在20世纪90年代与缅甸政府达成停火协议,获得高度自治权,果敢一度成为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然而,2009年,与缅军决裂,缅军发动攻势,彭家声被迫流亡,失去了控制权。

在此之后,在低潮期逐步接手了家族势力,整合残余部队,并在十余年间重建果敢武装力量,最终在2023年发起的“10月27日战役”中实现全面大反攻,相继占领木邦、腊戌等多达1万多平方公里的战略要地,使成为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武装势力之一。 

相关新闻

软禁
缅北
缅甸军政府
彭德仁
果敢同盟军
彭德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