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
指数
快讯
分享

教育+AI的未来之路/孙德俊

- 文 +

最近,学院邀请我上他们一档播客节目《新鲜事集》接受访问,聊聊将会如何影响教育,又如何在未来可以帮助到各科系的毕业生等课题。

节目的主持人是学院的副校长郑诗傧博士和品牌与创意部副总监黄子扬,另外一位对谈嘉宾是新纪元的计算机与创新技术学院院长洪阳宜博士。

我们在一个半小时的节目录制过程中,聊了许多课题,我觉得这些分享对教育界或是人才的培养方面都会有所帮助:

1. 机算机: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开始学习数学的基本知识,认识了加减乘除后,进入考场时是不能携带计算机(我这里指的是Calculator)的。

长大/中学以后,开始学习更高深的数学时,我们被告知进入考场是可以携带计算机的。这个原因/分别是,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认知之后,他们被允许可以通过工具的使用从而达到快速完成工作的目的。

今天的我们/学生应该如何看待呢?我认为就像是以前我们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计算机。

学习基础知识对学生来说还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建构一个牢固的认知框架,从而对这个世界有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

当基础的认知建设起来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工具如工具的使用,学习如何更快速地去完成工作。

2. 书僮:传统上的教学,老师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上了大学之后,除了教授之外,我们也有助教帮助大学生学习。这样的学习模式,在时代肯定会有所改变和提升。

我相信,未来的学生,除了老师之外,都会有一个 Tutor 帮助他们学习。我们就把这种 Tutor 叫做“书僮”吧。

新纪元大学学院播客节目《新鲜事集》

新纪元大学学院播客节目《新鲜事集》录制现场,新纪元大学学院副校长郑诗傧博士(左起)、计算机与创新技术学院院长洪阳宜博士、作者孙德俊,和品牌与创意部副总监黄子扬,在节目中进行对谈。

侧重人格塑造及软技能

百度百科是这么样定义“书僮”的:“旧时在有钱人家侍候主人子弟读书兼做杂事的未成年的仆人”。

未来的书僮其实就是侧重教育功能的工具或软件,它是一个学习伙伴,在学生做功课的时候,提点和引导他们完成学习和功课。

在有书僮的时代,老师的角色已经不再是教授知识为主了,他们扮演的角色,应该更侧重在人格的塑造和软技能的培训上,例如:如何好好做人、协作、沟通、项目管理、阐述思想等。

例子之一是,老师不需要侧重教导学生如何使用ChatGPT这种工具,而是应该教导他们使用这些工具的正确态度和心法。

3. 默认:记得30 年前(九十年代中期)刚刚出来工作的时候,大家的履历都需要注明会否使用微软办公室(Microsoft Office)软件如Word、Excel 和 PowerPoint 吗?

一眨眼30年就过去了,现在这些技能已经是职场人士的默认(Default)技能了。

我觉得现在的工具就像30年前的微软办公室软件一样,这个时候如果你去找工作,并且告诉雇主你会使用工具的话,一定会加分,也是你更具有竞争力的明证。

但是,久而久之,会使用工具的能力会慢慢成为职场人士的“默认”能力。事实上,历史不断在重复,换的只是技术层面和技术需求而已。

4. +:在播客的录制中,我被问到同学们应该在时代做好怎么样的准备,来迎接这个新的时代。

我提出了一种叫做“+”的概念。也就是说,所有的传统行业都会进入一种“+”的模式。

Accounting+ 会否让数据告诉会计师更多的资讯?Law+ 在让律师快速生成合约的同时,是否让律师有更多的时间为客户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

从这两个例子推展开来,未来+,就会产生无限的可能性了。

这两年来,生成式工具的大爆发,对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也开始对教育界产生了冲击。

我国的教育界应该为此做出改变,帮助新一代做好准备,让他们在时代更具有竞争力。

视频推荐 :

相关新闻

人工智能
AI
孙德俊
新纪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