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兆源
(南洋商报)独家报道:郭晓芳
(吉隆坡24日讯)专家建议中小企业维持审计账目,避免因节省30%的审计费用而因小失大!
上周,大马公司委员会发布新的私人企业审计豁免标准,营业额或资产总额不超过300万令吉、或员工人数不超过30人的中小企业,将无需聘请外部财务审计师。
这一政策在中小企业界引发热议,老板们对于是否审计账目举棋不定。
对此,专家认为,审计豁免政策的实施门槛可能会随经济增长逐步放宽,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忽视账目管理。未审计账目可能潜藏三大风险,可能使中小企业将来申请贷款、政府奖掖、辅助金、并购上市及内陆税收局查帐时受影响。
专家还指出,此政策可能对小型会计事务所的审计业务产生冲击,建议它们在三年缓冲期内转型,将业务多元化至商业咨询等领域,以提高竞争力。
回应中小企诉求
亚企理财中心税务与财务咨询总监拿督蔡兆源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表示,这项审计豁免政策是政府响应商界诉求,帮助小本经营者降低经商成本的举措。
他指出,这并非新鲜事,类似的宽松政策此前已以不同形式和更低门槛实施。
他说,此减轻经商成本的诉求,多个商会已向公司委员会要求多年,因有小公司反映,没必要如大企业或上市公司般审计帐户。
“大马首相署利商特工队(PEMUDAH)及相关单位在与会计领域业者商洽后,决定放松门槛。未来也将会根据经济发展落实,斟酌逐步放宽门槛,让会计行有适应空间。”
根据大马公司委员会的记录,上次豁免审计举措是在2017年8月,当时针对年营业额不超过10万令吉、资产总额不超过30万令吉或员工人数不超过5人的企业。此外,有限责任合伙企业(LLP)也被豁免提供审计账目。
不过,他强调,即使无需进行外部审计,中小企业反而更要谨慎处之,根据会计准则准备账目,以免账目出问题。
另外,他指审计豁免标准分三年推进,主要是为了让会计行有时间缓冲和转型,以提升竞争力。
“特别是小型会计行,应对此状况时需要顺应时势转型,可从原本的法定审计业务,多元化至为企业提供商业咨询和未来发展规划等服务。”

郑大勇
郑大勇:审计重要性不容忽视
大马创业促进会(PUMM)总会长拿督郑大勇博士也表示,新政策在会员间引发了广泛讨论。
他个人建议中小企业维持账目审计,因为短期内的节省并不足以弥补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
他举例,年营业额100万令吉的中小企业,包括审计服务的会计配套开销一年约3000令吉至4000令吉,无需审计的话,约可节省30%,等于1000令吉左右。
“申请银行贷款、政府奖掖及辅助金、企业奖,并购及上市都需提供具有公信力的审计账目,而内陆税收局查帐时,也会先盯上未审计账目。”
他说,一旦要用到审计账户,之后再补办,其费用将高于每年的常规审计,因为这个过程需耗费更多资源回溯之前的记录。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