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癌,是另一种爱》
出版社:大马海星公益平台
报道|吴梅珍 摄影|姚春显
10月是国际乳癌防治月,大马海星公益平台推动的“光头与美5.0”癌症醒觉运动今年的系列活动之一就是出书,记录抗癌英雌王淑侬在逆境中锤炼勇气的经历,激励更多人积极乐观面对挑战。
惟王淑侬提议邀请BELove成员、医疗人员和家属一起参与,共同成就这本书的出版。
新书《癌,是另一种爱》发表会上,大马海星公益平台主席郑秉吉提起,在王淑侬引荐下,见到BELove发起人兼主席吴紫燕(Carol Ng),吴紫燕笑意盈盈给了他一个癌症新注解和诠释:“癌症是幸福病”,刷新他对癌症的腐旧观念。
新书推介礼上,吴紫燕解释说:“与突如其来的的心脏病或中风不同,癌症给予患者治疗的机会,让患者有机会做出重要的安排和改变,所以相较之下,身患癌症尚算幸运。”
郑秉吉解释,为什么《癌,是另一种爱》从王淑侬的个人抗癌励志故事,蜕变成BELove成员、医疗人员和家属参与?
他说:“王淑侬是我多年好友,我见证了她确诊乳腺癌后,经历多次化疗和治疗,最终战胜疾病的过程。她乐观应对疾病的心态深深地鼓舞了我,甚至连护士和医生都称赞她是少见的典范病人。

郑秉吉
在抗癌的那一年,她的团队甚至创造了比以往更出色的业绩。她代理的保险集团于今年颁发《逆境英雄奖》给她,表扬她在逆境中释放正能量和热爱生命的积极精神。
“我鼓励淑侬出书,用她的故事鼓励更多癌友从逆境中走出来。可是淑侬告诉我,只写他一个人的故事流于单调,她建议也将她在病中认识的朋友的故事也写在书里。”
癌症2040年翻一倍
2020年马来西亚的癌症报告显示,每10个人中就有1人被诊断患有癌症。女性最常见的癌症分别是:乳腺癌(9%)、结肠癌(9%)、子宫颈癌(8%)、子宫体癌(5%)和卵巢癌(2%);男性:肺癌(17%)、肝癌(7%)、结肠直肠癌(4%)、鼻咽癌(4%)和前列腺癌(3%)。
马来西亚的癌症病例预计将在2040年翻一倍。
众所皆知癌症病人在化疗过程中都会出现脱发,最后被迫剃光头的现象。因此许多患者抗拒化疗,有者甚至陷在光头的自卑中,把自己封闭在孤立世界里。
同样由大马海星公益平台主办的“光头与美”以剃光头行动唤醒大众关注癌症,关心癌友和家人。这项活动不仅是在思想上唤醒人们对于癌症认识,提醒人们预防胜于治疗,也透过筹款帮助癌症研究和资助砂拉越癌症中心。
“50年前,4个人得到癌症,只有一个人可以活超过10年。但是今天,4个人得癌,有一半的人可以活超过10年。有些癌症的痊愈力是相当高的。”——透过资助癌症研究,遇见希望。

新书发布会上,主持人邀请郑秉吉(左二起)、吴紫燕、王淑侬和韩美云上台分享这本书的故事。
韩美云:标题藏了小心思
德国有句俚语:“魔鬼藏在细节里”。
身为一本书的主编,韩美云为了更贴近“文中人物”的心情,都会亲临现场聆听“癌友”的故事。这有助提升在编书时处理“标题”、“小标题”的敏感度和情绪感受。
她说,譬如在<一位照顾者的真挚分享/威廉和凯特林的故事>里的小标题都用了“我们”,“借用‘我们’以示抗癌这段路程是一起、并肩作战。因此在小标题一直都用‘我们’表达他们的同心、同力去面对癌症的想法。”
文中小标题
·当我们在一起时……
·发现癌,我们一起面对
·癌细胞卷土重来,我们顽抗到底
·出国旅游,共筑我们的快乐足迹
·我们接受这样的安排

特别收录中西方医生的专业知识,解除癌症的迷思。

照顾者篇的小题都特意用“我们”,象征在抗癌路上他们不是一人孤身前行,而是携手抗癌(有爱在心中)。
站在同理心位置
韩美云认为身为一名文字工作者、旁观者,在出版“生命关怀”书籍必须要站在“尊重、同理及理解”的心情去处理文字中的心情。
“很多文字如果处理得不够敏感,没有注意到受访者的感受,可能会勾起他们一些不太愉快的情绪。书中最后一个受访者是一位照顾者,也是一名医生。在完成他们的故事时我将文字给这位照顾者看,他又把整篇文章交给长辈(双方家长),基本上没什么大改,可是有些字眼却被很用力的圈起来。一些小字眼,写故事的人和当事人的心情是迥然不同的,我们认为无关紧要的字眼,可能触碰到他们的伤口……但他们都要改。因此,我一直强调,在出版生命教育丛书时,是要快,但不能急,而且要站在同理、尊重的角度去处理文字。”
《癌,是一种爱》一书,讲述5位癌友的生命故事:吴紫燕、王淑侬、陈玉真、詹芯婷和许淑媚,也分享了一位照顾者威廉的故事。
照顾者也要被关爱
一个家庭若有人生病,人们的焦点都放在病人。往往照顾者的心理是被完全漠视或者忽视的。韩美云有感的说:照顾者的心理——应当被看见!
韩美云曾经也是照顾者的角色,照顾失智的妈妈。当时不懂何谓失智症,看到与昔日完全变了一个样的妈妈,她只觉得妈妈在乱发脾气,她照顾到情绪濒临崩溃,妈妈也崩溃。整个家庭是笼罩在愁云惨雾当中的。幸好韩美云有阅读习惯,她透过阅读吸取正确资讯认识失智症,在照顾妈妈时,站在同理和理解角度,纾解很多紧张、焦虑情绪。
“故事中最后一位受访者是一名医生,他有医疗方面的知识,他知道要怎么样辅助太太在疾病时面临的种种问题。这位医生,也很坦诚,他在照顾太太的时候,近乎有崩溃的情况。”
透过书中照顾者的故事,她望照顾者的心理也要被照顾。
威廉也在书中坦诚写道——“我曾经开着车,哭着回家,也不敢先上楼,得在车内梳理好自己的情绪,才有能量去包容凯特林的坏情绪。”
“照顾者本身亦需要有喘息的空间,以减轻身心压力,所以他决定接受心理辅导,好让自己释放情绪,从紧绷的高压中走出来。”
引导家有癌友者
书中也提到“安宁疗护”的重要性,是“家有癌友者”一个很好的引导。
威廉在书中写道,在此之前,他对安宁疗护一无所知。后来接触到安宁疗护他才懂“安宁疗护给予患癌家庭全面性的支持和照护,提升整体的生活品质,让末期病患的生活不只是过一天、算一天……”而是更有尊严的活着。
她也希望每一间诊所都可以放一本《癌,是另一种爱》,让更多患者有机会接触它,懂得如何与癌共存,活出不一样的癌人态度。
吴紫燕:从求生到帮别人抗癌
BELove发起人兼主席吴紫燕表示,“原来我们都上了电视的当,癌症病人不一定就是要躺在病床上,唉唉呻吟,原来癌症病人经过化疗后,部分人也可以照常煮饭、载送孩子上学。”
她说,很多患癌病人在走过癌症治疗都会想出书和人家分享他们的故事是,他们会发现,“哎哟,这些年来,我们都错误解读癌症了,我要告诉那些被癌吓到的人,癌,其实有一些你们不懂的迷思,读懂了,癌——是另一种爱。”
一度拒绝治疗
2021年,吴紫燕在短短3个月内,前后被诊断患上干燥综合症(一种免疫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是眼睛干涩和口腔干燥。)与乳腺癌,万念俱灰的她一度拒绝治疗,长达3个月抱着寻死念头,尽管医生三番四次告劝乳腺癌是癌症之中,康复率最高,她都活在自己迷障中,直到某一天老板一语惊醒梦中人。
老板说:“相信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上天给你这个病,可能就是有其意义。”
后来家婆的骤逝,更让她醒悟到“原来天若要你死,不一定是给你一个病。当时我以为自己会死,结果不是我,而是家婆没病没痛却突然走了。”从那刻起,她决定好好珍惜每一天。

吴紫燕(左)创立BELove,目的是告诉大家,不要将病人困在病床上,癌症病人也可以活得像普通人,除了化疗中脱发,很多癌友根本看不出来像有病;王淑侬的抗癌语则是“一生中不会没有逆境,关键在于我们面对逆境的态度。”
家婆骤逝醒悟
她也以自身的真实病况告诉癌友,谁说癌症会搞到一个人骨瘦如柴,面无血死?长达一年的癌症化疗,她的食欲大增,体重飙升10公斤,表面上看来完全不像癌症患者。
从家庭主妇到成功的职业女性,再因患癌失去事业,如今再走上没有盈利可言的义工之路。吴紫燕病后的醒思是——我找回了小时候真正的梦想,成为义工。这场病让她看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与其把最厉害的口才放在赚钱的心思上,不如用来帮助人,于是她选择成立BELove(Believe in Love),帮助患者找到活下去的勇气。
她也要告诉天下人“癌症并不恐怖!”
身为一位癌症患者,吴紫燕特别强调:“病人不喜欢被别人视为病人,而是当作正常人来看待。所以家人的谅解非常重要。
王淑侬:逆境中锤炼勇气
癌友王淑侬知道患癌的恶讯后,第一个念头就是:“苦与笑都是一念之差,无论怎样的心情,终归还是要面对。”
她和先生说:“在开始化疗前,我们应当拍一张合照。转个念头,化疗也可以留下甜甜的笑。喜乐是良药,跟着医生的脚步走,以正能量面对我的疾病吧!”
她笑说:“知道自己患癌后我的第一通电话是拨给摄影师,告诉他:我下个星期二,有一天空档,如果你不是有太重要的事情,请你排除万难,我要拍全家福。”

新书推介的场面温馨。
留下一张全家福
身为保险经纪,她在帮客人处理保单申赔过程中,见过很多成功抗癌者,至今没有一个客户离开,这个事实仿如给她打了一针强而有力的定心针——癌症,是会好的。可是,人生总有一个万一。
万一,她的疗程不太顺利,就总得留下一些较有价值的、纪念性的东西给孩子。
“我觉得全家福很重要。它是家庭的凝聚力。拍了全家福,我就要亲口告诉孩子,我患癌的事。我希望孩子不是经由他人管道获晓,而是由妈妈亲口告诉他们……我患癌会面对什么心理状态?身体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我要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所以要给孩子充足的资讯和理解,她们才能在安全的状态下生活。这是我拍全家福的目的。”

王淑侬知道自己患癌即刻拨电话给摄影师拍摄的全家福照。
业绩不退反进
被问及为什么在抗癌期间,她的保险业绩不退反进呢?
王淑侬笑说:“我患病的时候,就聚集团队,约他们在一个咖啡馆吃早餐,而不是选择在办公室。进食过程,我就告诉他们一句话:我希望我的暂时离场,不代表我们今年年初所设立的目标有任何变动。”
她深知,只有安排好所有的人,安下他们的心,她才能真正安下心去养病。就连原本计划要出国深造的女儿想要留下来陪她,她都婉拒。
“每一个人都要往前走,你有你的梦想,我有我的责任。这个病我会治疗好。你去追求你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