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前,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互不往来;一个感性、一个理性,根本就是水火不融。
但在网络年代下,商场上的博弈不再单靠冷冰冰的数字经济学,而是开启了心理学与经济学的交叉融合,向敌方挑战、与市场奋战时,心理学往往是定胜负的关键元素。
为什么?
让数字银行来告诉大家,后来人如何更快追上。
为迎合市场趋势,国家银行也不落人后发出5张数字银行的经营执照,当中GX Bank成为首个业者率先推出服务,套用最简单和最直接的经济学——先行者优势、掌控最大市场资源。
一出场,就大砸银子,提供高于所有传统银行的存款利率,高达5%。
先行者握资源
先行者是有能力掌握对本身必要的资源,才有了“先进入市场则获最大利润”的说法。
GX Bank确实成功以高利率,开通营销之路,即使大部分民众心里都会问“数字银行?什么来的?安全?”,最终还是抵不住利率的诱惑,纷纷开户存钱。
当GX Bank掌握到一定的资源(存款)后,很快就把存款利息调降到正常水平,目前为2%。
民众原以为“游戏结束”时,此刻后来人出击了!
一直避开与GX Bank硬碰的Boost Bank,待前者筹码耗尽,并提高了民众对数字银行的认知后,才来一场“一击即中”的市场战略。
Boost Bank仿佛心里在呐喊:你没能力再提供5%利率?是时候看我表演了。
心理学作祟
后来者并非一定是吃亏一方,很多时候,与其耗时耗力研究市场,不如先让路给先行者为自己探路,再从中参考,对以后的市场部署会事半功倍。
Boost Bank 10月1日才推行利率5%的活动,短短7天即“满额”,活动立刻喊停,利率调回至3.6%。
未大肆推广下,该行也能在短时间抢得大批存款额,说明民众已透过GX Bank对数字银行已有一定的认识,毫无犹豫下就把存款放进Boost Bank。
谁说后来人资源有限,现在的消费者都很聪明,当“对家”利率更高,都会第一时间取钱“转码头”,这便是心理学作祟。
先行者也好,后来人也罢,没有永远的领先者,只有洞悉消费者的内心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