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
指数
快讯
分享

更明智人道援助方式/江振鸿

- 文 +

我国日前出动大马皇家空军两架空中巴士,载送41名伤患和86名亲属来我国接受治疗,引起热议。

非回教群体尤其是华社普遍上的反应,固然大部分是持否定态度的。

然而,不管我们高不高兴,在以马来回教徒为主导力量的我国政治局势,支持,乃是绝对的“政治正确”。

因此,我倒乐见其成,因为毕竟比起伊斯兰党,团结政府尤其是希望联盟的回教议程是相对中庸开明的。

所以,我宁愿让团结政府尤其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于以巴课题上,在马来回教群体中获得喝彩,而不是让国盟伊党于马来回教群体中获得加分。

形式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当然,这个载送伤患来我国接受治疗的举动,恐怕是形式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

先算一算账,我国如此大费周章的载送安排计划,却只能帮助到区区41名伤患,而随行的亲属却多达86名。

这意味着,这整个载送安排计划的经费,有超过一半其实可能用在“刀口上”。

更何况,伤患者在我国的治疗期间,其这些随行亲属在我国的膳食住宿费用,也是得被包办的。

我们是否还有更好的方式去这些人?

首先,与其把这些伤患和其亲属载过来我国接受治,把上述载送安排计划的经费,包括其随行亲属在我国膳食住宿的费用,悉数换成物资直接捐赠给,是否能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记得当年我国疫情严峻,医院不敷使用时,武装部队出动,于医院旁边设立临时野外医院,帮助有需要的民众,减轻医院的负担。

所以,与其把这些伤患和其亲属载过来我国接受治,把上述载送安排计划的经费来充当我国武装部队出动前往当地设立野外医院的费用,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民众,是否是个更好的方案?

我国武装部队出动设立野外医院,也能锻炼军医战士们的战地医疗实际操作,让承平已久的武装部队,能获得保贵的战地医疗实际经验,可谓一举多得。

相关新闻

江振鸿
人道援助
巴勒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