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宾星(前排中)在出席第三届马来西亚银行大会后与主宾合影。前排右二及三分别为凯鲁沙烈和阿兹曼哈欣。(AICB提供)
(吉隆坡11日讯)银行业正密切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可能提供价值1134亿美元(约5341亿令吉)生产能力的机会,为我国经济注入强心针。
亚洲特许银行家协会(AICB)主席丹斯里阿兹曼哈欣表示,金融界向来是技术创新的先驱,而银行业在其价值链中使用人工智能,已有一段时间了。
“我们作为国家健康金融体系的管家,意识到银行业在建设国家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阿兹曼今日在2024年第三届马来西亚银行大会上说,银行业需要具备技能和知识、能推动人工智能公正转型的适应未来的银行人才。
“学院已推出了多门有关环境、社会和治理、数字和人工智能的课程,进一步支持行业的能力建设需求。”
他说,由该协会、大马回教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大马保险学院(MII)共同发起的‘未来技能框架(FSF)’,将于本月22日推介。
“此框架是国家银行2022年至2026年金融业蓝图的重点之一,旨在推动整个金融业人才生态系统的技能掌握和持续学习,培养未来的劳动力,以及推动我国金融业发展。”
2024年第三届银行大会是由亚洲特许银行家协会和马来西亚银行公会(ABM)联办,从昨日起一连两天在吉隆坡举行,主题为“GenAI时代的银行业——重塑银行业、开拓新经济、加速可持续发展”。
这场活动旨在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科技在塑造银行业未来方面的变革潜力。
大会也强调大马银行业正值革命性转型阶段,该行业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重新定义银行业务、风险管理、客户体验和能力建设。
根据咨询公司埃森哲(Accenture)发布的2024年银行业人工智能报告,银行业有望从生成式人工智能中比其他行业获益更多,在有效采用和扩展生成式人工智能科技,未来3年内或提高30%员工生产力和6%的收入。
可成东盟数据中心枢纽
数字部长哥宾星说,我国拥有成为东盟首要数据中心枢纽的优势,包括充足的电力供应、海底电缆网络的便利条件,以及对投资者相对有利的战略地理位置。
“数字基础设施乃数字经济的支柱。随着全球掀起人工智能热潮,增加了世界各国对计算能力的需求,尤其是在数据密集型的银行和金融服务领域,以及下一代数据中心。”
他说,金融机构在使用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时,需考虑3个重要问题——基础设施、网络安全及技能提升或再培训。
他说,银行业员工须了解GenAi新技术带来的挑战,它会影响某些工作群体,公众必须接受数字经济对国家的重要性,因它将对国内生产总值做出巨大贡献。
“到明年底,我们可以实现数字经济贡献国内生产总值(GDP)25.5%的目标。我认为我们可以达到更高的数字。”
针对网络安全,哥宾星指出,其部门昨日在国会下议院提呈及通过一读2024年个人数据保护法令(修正案)。
他说,修订案主要是提高原本的30万令吉罚款至100万令吉,以对付抵触个人数据保护法者。
“也将会在本届国会上提呈二读,以证明政府对网络安全和个人数据保护的承诺。”
大马银行公会主席拿督凯鲁沙烈表示,大会深入探讨了金融机构如何负责任地采用和发展GenAI,并利用GenAI的力量,为金融机构创造价值,提升客户体验、生产力和营运效率。
“因此,GenAI应成为金融机构核心业务战略的一部分,而非单独的技术或数字化举措。”
视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