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农历新年,我国迎来了好消息,跻身成为中国人民出境旅游热门国家的前5名。
马来西亚华人旅游业公会总会长包一雄指出,旅游业者单在新年期间就接待5000个中国团,有超过10万名中国游客前来旅游,估计为我国带来10到15亿令吉的经济效益。
旅游业在冠病疫情期间陷入寒冬,导致很多旅游相关行业相继倒闭,但随着今年中国游客比过往大幅增加50%,相信有助于旅游业的复苏,但这也有赖于政府继续拟定游客亲善措施,比如我国在去年12月开始对中国公民实施入境30天内免签证措施,就是推动旅游发展的强心针。
异乡过年同欢共乐
此外,我国堪称是中华文化保留得最完整的东南亚国家,新春气息尤其浓厚,从除夕至元宵节,无论是政府或坊间组织都陆续举行多姿多彩的活动,单是在槟城,就有庙会、拜天公、抛柑等,还有舞狮、舞龙、二十四节令鼓、传统舞蹈、剪纸等表演项目,将新年气氛炒得热哄哄,相信也让中国游客觉得格外亲切,因为他们除了得以在异乡体验过年的感受,也能目睹我国友族与华裔一起同欢共乐的场面。
更何况目前中国餐饮业如雨后春笋般在我国开业,加上华人食肆随处可见、华语普遍化等因素,所以中国游客在饮食、沟通方面应该不会面对太大的障碍。
无论如何,旅游业竞争激烈,除了我国之外,东南亚其他国家如新加坡、泰国、越南等也是中国游客春节出游的目的地,支付宝出境游数据显示,春节假期,中国游客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的消费金额比2023年增长近6倍,其中泰国位居消费金额榜首,我国的表现也不遑多让,是3个国家里中国游客消费增幅最大的国家。
为了吸引中国游客,各国也相继推出多项措施,比如在机场、旅游景点等增加中文标识;提供中国游客在当地使用数字支付的便利,其中泰国曼谷的轻轨已接受微信支付购票等。
加强旅游业服务素质
旅游业者的服务态度也是吸引游客的关键,问题是,国内部分旅游业者的行径令人不敢恭维,近期一名中国旅游博主“Amakusakiko”在“小红书”发布视频表示,她日前从槟城准备搭巴士前往吉隆坡,然后再前往吉隆坡国际机场(KLIA)搭飞机,不过却因为巴士公司超卖车票将她赶下车,甚至没有赔偿她或替她安排另一趟巴士。
姑且不论这名博主说的是否属实,我本身也曾经历新年期间购买长巴回乡,结果在未被告知的情况下被安排坐工厂巴士,当下就感觉自己受骗了,因为付出的金钱与获得的服务并不对等。
我国不能单凭中国游客在新春期间大增就判定旅游业已回春,反之应快马加鞭,除了加强旅游相关行业的服务素质,也应与其他部门合作改善各种社会措施,这样才能让游客玩得开心又安心,继而将马来西亚视为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