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鱼吃慢鱼,速度为王。在变化一瞬间的今天,速度是成功的关键,所以很多人也在讨论“中国速度”这观念。
过去10年,很多人把中国的崛起归功于其快速的决策和执行力。中国的确在众多领域刷新世界纪录,无论在经济的发展,还是硬体设备的建造,他们的速度让人叹为观止。
不过,很多人把快和急混为一谈。我们做事应该快,但是别赶,勿急。急就会躁,躁就会乱。乱了就看不清真相,往往就忙中有错,会出乱子。
快也需要条件
快是神速,不延迟,不拖泥带水,但,快是需要条件的。预先做好准备和规划,先打好基础,若缺少了这些条件,就无法把事情做得快而准。速度快有时也会出差错,但若有坚实基础则可以及时纠正错误,不至于拖慢进展。中国可以快,创造所谓“中国速度”,是因为他们有强大的经济基础、高效执行力及高超的技术水平。
如果我们没有条件快,尤其是需要同时执行几个项目的时候,放慢脚步反而能避免出差错。一旦出状况就快不来了,所以就有“慢慢来,这样比较快”的说法。
话说有一位小贩匆忙地赶路赴京城,在途中,他问老人还需要多久时间才能抵达目的地。老人看看他行走的速度就说:“以你现在匆忙的速度,你需要一天;如果你放慢脚步,半天就会到了。”小贩听不明白,不理老人之言就急忙离开。才走不远就失足跌倒,他用扁担挑的东西掉了满地。等他收拾好东西准备再出发时,半天的时间已过,果然如老人所料,他耗费了一整天的时间才抵达京城。
手套业乱象
在经营事业时,很多人看到眼前的机会就急着扑上去,却没有掂量自己是否有条件长期获利。
最好的例子就是最近几年出现在手套业的乱象。冠病病毒造成全球对手套的需求大增,几家现有的手套厂生意火红,货量严缺,而新订单往往需要很长的交货期。这现象导致手套厂获利大增,公司股价直线飙涨,让人羡慕不已。因而有多家外行人,包括上市集团贸然急速投入,图分一杯羹。他们投掷巨额在不熟悉的行业,有些是通过收购现有小厂、有的是自建厂房购置生产机械投产运营。
2年下来,当疫情消退后,市场对手套的需求大幅降温,而手套产能过剩。因而手套业出现竞争白热化,手套利润断崖式下跌,导致生产商面临严重亏损。当初匆忙进场的新手被套牢,跌得头破血流。他们真是打错算盘,算错账!
忌追求快速成长
有说在不熟悉的情况下,摸着石头过河是最理智的策略。走一步看一步,可以避免犯大错;若发现河水太深还可以退回原地,或者改道而行。快反而欲速不达。
我们经营事业不应该一味追求快速成长,做快做大是错误的策略。把事业做好,做强才最究竟。当我们把事业经营得好,把管理做强,事业就自然会大。这就是“慢慢来,这样比较快”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