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
指数
快讯
分享

别看不起自己/黄子伦

- 文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人都会觉得马来西亚是一个没有救的国度。当然,我国面对的各种挑战并非一日之寒。只是,许多人把这种不满进一步扩大到觉得马来西亚人什么事情都做不成,觉得外国人都是比较优秀。然而,这些是事实吗?

如果是没有工作经历,我是会直接认同“马来西亚人很差”这个结论,但事实证明,马来西亚人的竞争能力还是非常强,即使在东南亚,亚洲,甚至是全球,并不逊色。

我本来认为懂得三语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只要你曾经接触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当地人,你会发现马来西亚人的语言“天赋”真的是通行无阻。要是你曾接触过华语区的人们,即使是上市公司管理层,他们也未必懂得英文,出门都要带一位翻译,整个沟通成本大大增加。

大马人非常刻苦

除此之外,马来西亚人其实非常刻苦。要声明,马来西亚人的刻苦是一种相对的概念。我知道有很多读者并不认同,可是如果你曾和从国外过来工作的外国人有长期工作经验的话,你会发现马来西亚人还比较像工作狂。那些所谓外国专业人士不一定就比较优异,而且素质参差程度让人不忍直视。

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许多欧美国家的经济已经步入成熟甚至是下滑的阶段,许多当地人都倾向于享受人生,而不是奋力拼搏。这本没有对错之分,是个人价值观的追求,但所呈现的现象就是不够拼搏。况且,他们的税率还这么高,拼太多也只是便宜了政府的口袋,缺乏动力也是自然不过的事。

还有一件事情是很令人感觉遗憾的,那就是本地人总是说我国落后,因为没有让某些专才在本地找到合适或者薪金匹配的工作,有些岗位甚至是不存在。我认为这事情要分方面来解读。

市场小容不下人才

首先,所有的工种或者薪资匹配的岗位,都是建立在一个大前提上,那就是我们有足够大的市场来支撑。换言之,有这个市场需求。举例来说,如果你学得是人工智能开发,那么你理应去美国、中国、日本等市场去研究,因为他们在这些领域有足够大的投资。

马来西亚不是没有机会,而是你无法用其他更为先进的市场来和本地相提并论。要是你学了个冷门科系,那么本地就更难找得到匹配的工作机会,因为本地市场就养不活这个行业。

我们必须明白,有些事情真的是客观环境造成,而非人才不够优秀所致。

要记得,我们可是“贡献”了将近100万人的劳动力给邻国新加坡“建国”。如果马来西亚人的素质真的很差,凡事锱铢必较的邻国真的不知道吗?

相关新闻

人才
黄子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