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马哈迪是政治边缘人/陈福星

冠病病毒还没离去,政客又乱成一团。忽然想到一个不雅,可又贴切的形容词:狗改不了吃屎。

环顾国内政党,时朝时野、乱七八糟,5·09大选创下的改朝换代纪录被抹掉了,而抹杀这个纪录的人,恰恰就是带领希盟打倒国阵政府的马哈迪。



22年的第四任首相政治生涯,马哈迪在巫统的庇佑下度过,巫统(联盟/国阵)在朝61年,马哈迪的执政期超过三分一,因此,要是巫统浑身是病,则其中肯定带有“马哈迪病毒”。

当然,马哈迪本人不会这么想,所以,他大咧咧地揶揄如今身在土著团结党的首相慕尤丁患有“巫统病”,无视土团党党章、只手遮天。

慕尤丁绝非省油的灯

在下脑筋转得慢,就是不明白为什么马哈迪将“巫统病”跟慕尤丁打上等号,但如果说这是对独裁者的一种暗喻,那么论独裁,谁又会是马哈迪的对手?



慕尤丁任相不到100天,是不是治国之才言之过早,但从他成功阻止马哈迪辞去第七任首相职,然后想二度回锅当第八任首相的一役观之,慕尤丁绝非省油的灯。

马哈迪、安华、林吉祥,反对党领袖一个接一个跳出来指责慕尤丁如同鸵鸟,不敢面对国会对其支持度的审核,18日的“一日国会”更沦为“一小时国会”,毫无民主可言;国家诚信党主席末沙布更质问慕尤丁,是不是要迫使希盟将事情带上街头?

反对党炮打执政党,那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可在此之前,反对党是不是应该先撇清彼此间所存在的暧昧?

希盟没问题,反对党身分毋庸置疑,但土团党马哈迪派系,或许要等到18日国会有了座位编排后,才能放下其政治边缘人的面具。

倘若马哈迪是身在执政党,那他发动投首相不信任动议,就是一种窝里反,在政治上是不道德的。然而,从他和安华发表联合文告炮轰慕尤丁和国盟政府来看,马哈迪显然已经以反对党自居。

至于安华,他早前指反对党不会在18日国会投慕尤丁不信任票的信誓旦旦,难道形同放屁?又或者,他安华永远逃不出被马哈迪骑在头上的政治宿命?

 

 
 

 

反应

 

灼见

【灼见】土团如意算盘打得响?/杨善勇

土著团结党的仓促成立,是顺应当年首相拿督斯里纳吉罢黜副揆丹斯里慕尤丁之后的时局发展。显然,土团党当时旨在替代巫统。一旦琢磨党名,大家想必觉察:“土团”对应“巫人”,“团结”则寓意“统一”。

但土团党终究不是巫统2.0,无论兵力、组织、财力、党产,稍加比较,便可看出两党的南辕北辙。更何况,土团党出师的定位本就尴尬:对外面向巫统,有心无力;对内则处处要看伊斯兰党的脸色。

想靠非巫裔臂膀壮大

理解这一点,就能明白土团党为何试图通过“非巫裔臂膀组织”来壮大自身。

马青柔佛州森布隆区团团长林耀进、马青柔州前副团长黄玉盈、柔佛马华青年团秘书汤良福,以及马华前总会长丹斯里廖中莱的前政治秘书梁捷顺,皆先后加入。此外,民政党马六甲前主席蔡连财也已转投土团党。

显然,这些接二连三的动作并非偶然,而是提前部署,对准本届国会下半场可能出现的契机,希望争取上阵机会。

此言非虚,细读土团党柔佛州非巫裔臂膀组织主席邓烈康的谈话便可见端倪:土团党锁定来届有胜算和上阵空间的国州议席,因此求才若渴,广召志同道合的非巫裔人士,尤其青年才俊入党。

然而,母体如此,非巫裔臂膀组织岂能轻易走出“红海”?况且,不论外部环境或国盟结构,都处境艰难。夹缝在行动党、马华、民政党之间,胜算到底还剩多少?

话虽如此,现实是:此时此刻再加入民主行动党,已为时已晚,难有被重用机会;留守马华,恐怕最终连一席都无法上阵;至于民政,连前总秘书麦嘉强也已投向马六甲伊党拥护者大会党(DHPP)麾下。

门面“橱窗”稍微好看

尽管如此,有了非巫裔臂膀组织,就有了制衡势力的可能。那些原属马华的国阵传统配额,如今不再理所当然地划归民政,黄佳祯的“侥幸”未必能重演。而通过臂膀的旗帜和诉求,土团党自然也能从中获利,争取一定的国州议席。

更何况,有了非巫裔臂膀,门面上的“橱窗”也自然更好看。这笔算盘打下来,不论怎么看,对土著团结党都是一桩划算生意。

只是,一切不能一蹴而就,一切都要等到票箱打开之后再定论——如果一席不赢,啥都别谈。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