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控令延长回响】复工恐物流断链
建筑商忧建材涨价

(吉隆坡12日讯)政府允许建筑业在行动管控指令执行期间局部复工,让承包商喜忧参半,因为还得面对资金周转及建筑材料可能供应不足,建材起价的烦恼。
马来西亚建筑商公会会长符绩理向《南洋商报》指出,管控令期间,许多行业停工,所以建筑业复工后,建材供应可能会供不应求,建材有可能会涨价。
他指虽然本地有生产建材,不过一些需要依赖来自外国原料生产的建材,恐怕因为物流问题出现供应断链。
他提到,承包商开工一个月后,还需要等至少3、4个月时间,才能领取工程的第一笔付款。
停工一个月损失110亿
“国内每年的政府和私人工程项目价值约1320亿令吉,建筑业停工一个月,估计损失110亿令吉。
“无论如何我们感谢政府听取我们的要求,允许建筑业复工,依赖建筑业的下游行业约140个,建筑业劳力占劳动力约15%。”
已向贸工部呈优先名单
盼关注承包商资金周转
符绩理说,大马建筑商公会前日已向国际贸易及工业部提呈数百个承包商和供应商的优先名单,并希望工程部尽快宣布建筑业在管控期间复工的作业标准程序。
他指该公会也希望政府能关注承包商资金周转问题,因为承包商施工一个月后,需等待顾问来确认工程进度,然后交给发展商核准再付款。
“我们已向政府反应这方面的问题,并提出数个建议,希望政府能协助承包商克服周转问题……欢迎政府允许建筑及建筑相关服务复工,不过目前还需等待工程部发出复工的作业标准。”
符绩理相信获准复工的不仅G1及G2的主要承包商,并指G1和G2承包商主要负责小工程,如清理水沟、油漆和修路修等政府工程。
至于采用七成工业建筑系统(IBS)的建筑项目可以复工,他则指该公会不确定采用七成工业建筑系统的标准,是适用于施工项目还是新项目。
大马建筑商公会就克服资金周转方面,向政府提出数个建议:
●尽速发放消费税退款、税务退款;
●接受每一项发展工程的5%保留金由银行担保方式取代;
●外劳人头税豁免延长到1至2年;
●外劳工作准证因为管控期无法更新的罚款作废;
●豁免共用设施订金和其他方面的收费。
为打造东南亚物流枢纽铺路 玻州内陆港1700万提升货运

各方于买卖签约仪式后合照。左起潘志成、旺阿末扎希德、周枚輷、阿里夫利达、沙峇鲁丁及张耀文。
(吉隆坡23日讯)玻州内陆港(PIP)获1700万令吉投资提升货运处理能力,为转型成大马及东南亚区域未来物流枢纽铺路。
为加强大马陆路物流基础设施,玻州内陆港开发商兼营运商Mutiara Perlis私人有限公司宣布,将斥资1700万令吉,采购15台全新卡尔玛品牌货柜装卸设备。
采购由其指定合作伙伴Mach1集团负责。该集团为卡尔玛大马官方经销商。
Mutiara Perlis日前已在吉隆坡与Mach1集团完成买卖签约仪式。
出席嘉宾包括Mutiara Perlis集团执行主席拿督沙峇鲁丁、槟城GF叉车服务私人有限公司分行经理周枚輷、玻州内陆港董事经理兼总执行长阿里夫利达等。
此次采购设备包括6台卡尔玛正面起重机、3台空货柜堆高机及6台码头牵引车,以满足该港多式联运货运操作需求。
借助这些新设备,有望大幅提升该港货运处理能力,朝2030年实现每年处理100万个标准货柜(TEU)目标迈进。
Mutiara Perlis私人有限公司董事经理兼总执行长旺阿末扎希德表示,此采购致力于将该港打造为陆地港口服务领导者,不仅投资于设备,也投资于国家物流的未来及玻璃市转型。
该内陆港位于印马泰增长三角区(IMT-GT)战略地带,紧邻马泰边境,可成为区域物流格局变革推动者,借助泛亚铁路网将大马贸易路线连接至泰国、寮国和中国。
Mach1集团总执行长潘志成说,这不仅是设备供应,更是长期支持的开始。
“我们提供全天候技术支持、卡尔玛分析系统及位于新加坡的备件中心,确保该港运营达到世界级标准。”
卡尔玛亚太、中东及非洲市场(AMEA)副总裁张耀文承诺,将为该港提供坚实、可扩展的平台,以跟上全球港口发展趋势。
他说,此次合作为长期伙伴关系的开端,支持该港崛起为北部走廊的主要物流枢纽,提供更智能、更永续的搬运解决方案。
该港首阶段将于今年7月完工,届时年处理能力将达到30万个标准货柜,是目前巴东勿刹货柜码头13万个标准货柜的两倍多。次阶段预计于2027年前启动,届时目标处理量将达60万个标准货柜。
该项目预计将在玻璃市创造逾500个新就业机会,推动区域贸易流动,缓解海岸港口拥堵问题,并进一步巩固玻璃市在北部经济走廊(NCER)中的关键角色。
视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