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局大动荡】安华警告再有背叛事件
这些人“会被请出去”
学者:推动多元外交 安华出访不代表大马亲俄罗斯

潘金明
(吉隆坡19日讯)马来西亚国际回教大学东盟研究中心教授潘金明博士表示,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日前访问俄罗斯,并出席“俄罗斯-回教世界:喀山论坛”,并不意味着我国在外交上倾向“亲俄”立场。
他说,此行反映的是我国推动多元外交的原则立场,在深化区域合作的同时,继续维持对全球事务的开放态度与外交平衡,确保国家利益在多变的国际局势中获得最大保障。
“安华此行应被视为一项具策略性、坚持原则的外交努力,旨在提升区域层面的韧性,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与金融体系日益分化的背景下,为大马争取更大的自主空间与稳定基础。”
根据马新社报道,潘金明认为,将此行解读为“东方对西方”或“回教对自由秩序”的对立,既是片面解读,也无法准确反映其真正意涵。
他说,安华所推动的外交路线并非背离西方或趋向封闭,而是在多元与平衡之间寻求更大空间,巩固区域根基之余,维持我国对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开放接触与合作。
“安华与俄罗斯的接触,并不表示全面认同莫斯科的一切行动,而是强调东盟有权与所有世界强权进行对话,而非只限于特定阵营。”
他强调,大马作为一个成熟的民主国家,理应在国际舞台上清晰表达本身的利益与价值立场。喀山论坛,也不是对抗工具,而是一个汇聚的平台,反映大马致力于推动文明对话与回教团结,同时也不排斥与西方的合作关系。
“事实上,大马仍高度重视与美国、欧盟及英国在贸易与投资领域的坚实关系。但这不应妨碍与中国、俄罗斯、中亚国家或海湾合作委员会(GCC)等国家的正当往来。突显了我国一贯以来“多向度外交”的必要性。”
面对日益升温的回教恐惧症、中国恐惧症、贸易战和科技脱钩现象,潘金明认为,亚洲应回到基本原则,即对话、主权尊重、互利与合作。
他表示,安华与俄罗斯、中亚及回教世界的接触,是一种文明的选择,而非地缘竞争。大马相信,未来的国际秩序不在于对抗,而在于交汇。
早前,安华接受国际媒体网络电视金砖国家(TV BRICS)访问时,强调了一项体现区域合作重点的重要倡议——清迈倡议,这项由东盟加三(中国、日本和韩国)推动的区域多边货币互换机制,正逐渐发展为更强健的金融合作工具。
潘金明认为,喀山论坛、清迈倡议以及其他亚洲平台,都代表着大马和东盟,对经济胁迫的温和却坚定的回应,也是区域多边主义精神的再兴。
“换句话说,安华的外交政策不是反西方,而是亲亚洲、重公义、重韧性——这是当今世界最迫切需要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