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林国安盼政府疫情期
减税助商家渡难关

马六甲五金机械建材磁商联合会盼政府减税。左起曾年锡、林国安、刘金裕、苏德招、曾年梁、廖俊雄及黄志勤。

(马六甲18日讯)马六甲五金机械建材磁商联合会,盼政府在新冠肺炎冲击经贸的过度期,给予商业包括房地产税务折扣,让企业商界能够撑过难关。

该会的会务顾问拿督林国安说,税务折扣包括商业执照、地方政府的门牌税等等,这也是其中一项协助商界应对肺炎疫情挑单的振兴经济配套与模式之一。



他认为该疫情不只给人民,也对企业经贸商界带来很大度程的冲击。

“现时段高需求量的口罩、搓手液都缺乏货源,中国进口货源亦相对大量减少,从商的商家更面对货源短缺、马币兑美元4令吉15仙,以及价格上调的困境。”

林国安今日在记者会,这样表示。

在场者包括马来西亚五金机械建材联合总商会署理总会长兼马六甲五金机械建材磁商联合会执行顾问拿督斯里曾年梁、主席苏德招、署理主席拿督刘金裕、副主席曾年锡、总务黄志勤及副总务廖俊雄。

他也说,来自中国的五金货源延迟出口到我国,间接构成本国原有货源供不应求而价格上调,这都是使到商家成本增加的因素之一。



“希望政府在这时期能够了解企业商家的处境,降低税务来协助商民渡过难关。”

商界冀邮政公司暂缓或重新探讨邮费

商业与社团组织信件邮费高幅度上调约120%,商界冀邮政公司在新冠肺炎期间,暂缓或重新探讨邮费。

马六甲五金机械建材磁商联合会主席苏德招说,归纳为白信封普通的商业和团体组织信件,由原本重量20克的60仙,自本月开始上调1令吉30仙。

他说,重量50克至100克的膳业信件邮费,亦上调至1令吉50仙。

他认为高数额的上调幅度,对每个月需要邮寄约500封商业往来,以及每年需要2到3次寄发会员大会通知、活动和年庆信件的社团而言,确实是个非常沉重的负担。

林国安说,上调邮费后,邮政公司也应当提高服务质素,并非如以往一封信件需耗时一周才能够寄到收信人手中。

须加强通讯系统

他认为,国家要在未来10年迈入先进国,首先必须加强国家的通讯系统,包括5G互联网来应对人们互联的需求。

“可是,我国的通讯在一些地区的信号,仍然不足以应对需求。”

曾年梁鼓励商业朝向电子邮件传送和接收发展,亦可以通过社媒来与商业伙伴互通,除了应对高涨的邮费之外,也节省邮费的支出。

他也会在马来西亚五金机械建材联合总商会的会议上提出和反映邮费事项,并通过该总会与邮政公司会面,讨论邮费课题。

反应

 

言论

华文教育理论建设刍议/林国安

尽管上诉庭已经宣判国民型华淡小使用华淡语文教学没有违反联邦宪法,联邦法院也驳回有关败诉组织提交上诉的申请;教育部长法丽娜也宣称现行教育法令认可多元语文教育源流学校的存在,但是,近来仍有种族主义政客责问教育部允许“不同语文媒介、不同课程纲要”的母语学校存在,叫嚣关闭多元母语学校,实施一元化教育;更有大学教授大放厥词“多语源流小学助长族群偏见、阻碍国民团结”。

这一波“关闭多元母语学校”论和“多语源流小学阻碍国民团结”论,有论者认为是“对多语源流学校新一轮攻击”,是“别有心机的教育折腾”,群起论争。

但有关争议多见于报刊言论版,偶闻华基政党领袖零星呛声几句。至于华教组织机构这回倒是“噤若寒蝉”,似乎陶醉于法院“标杆式判决”,或对“老调重弹”充耳不闻。

基于《联邦宪法》精神和华人公民地位,华文小学是顶天立地的庄严性存在,而不是消极的被动性共存;华文小学的存在,也是华文教育事业发展的根基。

华教发展仍存局限

上述种族主义者和别有居心者对华小定位的质疑与歪曲,从一个侧面反映国内政治与形势的变化,客观上仍存在对华文教育发展这样那样的局限。

不仅华文小学企盼“平安建设”(参见拙文《华小企盼“平安建设”》,《南洋商报》言论版,2023年11月28日),华文教育更亟需加强理论建设,以应对形形色色的舆论挑衅。

加强华文教育理论建设的途径,无非是深化对华文教育教学方方面面的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华教界对华文教育教学研究认识不足、力度不够,尚有偌大空间待发掘与深耕。例如华教史的研究似乎满足于那一两本“华教两百年奋斗史”,认为其它没有什么值得论述的了。

实质上,华教史研究除了历史的叙事,还需结合教育发展思潮的视角,从教育活动、教育现象深入教育事件本质的论述。

这是当前华文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和研究成果质量的问题。其次是母语教育教学基础理论的研究。

当前我国华教组织机构仍沿用上世纪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取缔教育歧视公约》和关于防范歧视和保护少数民族权利的建议,作为维护与发展母语教育学校的理论依据。

整合华教研究资源

其实,近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机构关于母语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例如“国际母语日”倡导“母语文化意识”,“可持续发展教育”以母语为优质教育基本要素,《世界语言大会苏州共识》确认母语教学的教育价值功能,都是用以论述母语教育教学优越性、民族语言文化传承、身分认同、族群智慧开发、中华文明分享的坚实理论支撑,以及批驳各种悖论的指导思想。

还有,目前我国华文教育研究态势比较零星,研究者多为“个体户”,单打独斗;有者倾向学术探究,有者流于高谈阔论,一些选题也未必切合问题解决需要。华文教育教学研究亟待整合,发挥作用。

欣闻新纪元大学学院成立华文教育研究院,或能为研究者提供平台,整合人本资源,有系统地收集、整理、分析国内外华文教育教学发展态势;树立数据化意识,采用大数据挖掘华文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人、语言、文化、教学等方面的特征,发现其中规律,构建华文教育理论体系。

另一方面,这个华文教育研究单位,可整合各方教育资源,进行华文教育专项课题研究,如“华文教育发展思潮研究”、“跨文化教育情境与民族语言文化传承研究”、“华小非华裔学生学习问题与对策研究”等,以形成一批有应用价值的智库型研究成果,助力华文教育理论建设。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