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武汉肺炎】鲁世巍:基于3点
中国有信心赢疫情战

鲁世巍指中国3点将打赢疫情战!

(槟城2日讯)中国驻槟城总领事鲁世巍博士表示,中国基于3点有信心打赢武汉肺炎疫情防控之战。

他发文告指出,近来中国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疫情发生后,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将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疫情防控工作。1月25日,农历年大年初一,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全面部署疫情防控,这在中共历史上是第一次。”

文告指,27日时习近平又作出重要指示,鼓舞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扎实工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之后不久,更亲自指挥部署军队积极支援地方疫情防控。较后,中央更成立了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各地的疫情防控工作。

建立疫情联防联控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亲赴疫情重灾区武汉一线指挥。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32个部门建立了应对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强化应对处置措施,动员全国各地各级政府部门、专业机构和社会各界力量,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共同推进疾病溯源、疫情防控、患者救治及科研攻关等各方面工作,全力以赴与疫情进行斗争。”

他也提及,近日中国政府派民航包机把滞留在马来西亚和泰国的湖北游客接回国,乘客们在飞机上高呼“祖国加油、武汉加油”,场面感人,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为民众排忧解难的负责任态度。



“与此同时,中方与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保持密切沟通,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通报疫情信息。中国同美国、日本、泰国、韩国等通报确诊病例的国家保持积极的技术协作,共同做好病人的救治以及疫情的防控,并向世界各国及时分享疫情信息和防控措施。

邀请世卫组织专家考察

“中方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了新型冠状病毒分离的情况,分享了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序列,邀请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到湖北武汉市实地考察,邀请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访华,积极参加国际卫生条例突发事件委员的会议,就疫情防控工作充分交换意见,介绍疫情形势和采取防控措施。世卫组织及国际社会对此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动员更多国际资源应对疫情

文告也提及,最近世卫组织宣布疫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表示,此次发布是世卫组织根据《国际卫生条例》做出的技术性决定,旨在动员更多国际资源应对疫情,帮助卫生系统脆弱的国家加强疫情应对。

“这绝非对中国投下不信任票,相反,世卫组织对中国控制疫情的能力充满信心,中方始终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及时发布信息,采取果断有力措施控制疫情传播,体现的不仅是对本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高度负责,更是对全球疾病防控的大力支持。

“中国采取的很多防控措施远远超出应对突发事件的相关要求,为各国防疫工作设立了新标杆。世卫组织强调不赞成甚至反对对中国采取任何旅行或贸易限制,对中方有效控制并最终战胜疫情充满信心。

“当前,全国上下采取的防控措施逐步取得成效,但形势仍复杂严峻,疫情防控处于关键时期,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社会主义优势

文告指,首先,中国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中国可以采取任何其他国家都难以做到的强有力措施,动员全国医疗卫生、交通运输、公安民警、教育科研等各部门力量,坚决遵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有效地开展工作。

短时间内,众多工厂迅速恢复医疗物资生产,6000余人的医疗队从全国各地医院紧急抽调支援湖北的疫情防治,十天左右建成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两所专科医院,加起来有2600张床位,集中收治现有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迅速出台各项应对疫情扩散的非常措施。中国人甚至改变了春节走亲访友的习俗,响应号召居家过节,阻止疫情蔓延。全国上下如此快速形成一体联动、联防联控的局面,可谓世所罕见,这就是中国的制度优势所在。

强大物质技术

第二,新中国7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有2003年非典以来建立的比较完备的突发、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有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积累的实践经验。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00兆亿元人民币,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巨大的产能、强大的医疗队伍,有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应对挑战、战胜疫情。

百折不挠民族精神

三,中国人有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延绵不绝,英雄辈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份份捐款、一个个口罩送往疫区。网上有句中国医生的话令人感动,“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一声令下,广大医务人员“逆向而行”,有的正在吃年夜饭,就告别正在团聚的亲人,紧急打起背包驰援武汉。

“84岁的锺南山院士第一时间赶赴武汉调研,92岁的敖忠珍医生再上疫情防控战场。这正是中华民族的古老基因,是支撑我们得以战胜任何困难的民族精神。就此大家坚信,中国必将取得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后胜利!”

反应

 

德国之声

那些年中国总理记者会的“金句”

(北京6日讯)今年的中国全国人大尚未开幕,中国官方就发布了会后不再举行总理记者会的消息。已有30多年历史的总理记者会一直被视为两会重头戏,既是中国总理的高光时刻,又是外界了解中国领导人个人风格的难得机会,有时甚至很有料。

中国已故总理李克强2020年5月28日在当年推迟举行的全国人大会议闭幕记者会上说:“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现在又碰到疫情,疫情过后民生为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没有就业那就是9亿张吃饭的口,有了就业就是9亿双可以创造巨大财富的手。”

李克强的“数字经”

2020年正值习近平要求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最后一年。当局大力宣扬“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在这个时候,李克强爆出“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这样的拒绝粉饰太平的数字,无疑让牺牲民生,执意推进新冠清零政策的习近平脸上无光。

李克强不止一次在总理记者会上揭露问题,在2019年3月15日的人大记者会上,李克强也透露了一个涉及民生的重要数字,他说:“我们的医保虽然覆盖全民,但是水平不高。尤其是我们的农民,人均年收入不到1.5万元(人民币),遇到大病靠自己扛是很难的。”

温家宝的“名言警句”

2003年3月至2013年3月担任总理的温家宝被视为擅长以温文尔雅、平易近人的风格打温情牌,回答记者提问时总是旁征博引、名言警句信手拈来。

在2003年“两会”记者会上,新出炉的总理温家宝坦言“当好中国的总理不容易”。他还引用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来表达自己不顾个人安危,一心报国的心愿。谈两岸关系时,温家宝引用了国民党元老、书法名家于右任的《望大陆》中的诗句:“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2012年3月14日,温家宝作为时任总理在他的最后一次记者会上罕见地正面谈论政治改革问题,并告诫警惕文革复辟。他说,“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改革和建设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社会上新产生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每个有责任的党员和领导干部都应该有紧迫感。”

温家宝的这番话没有成为先声,而是成为绝响。作为中共二号人物,温家宝多次呼吁政改,但却无法推动政改。现如今,人们看到,温家宝担心的这些问题正在葬送中共提出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的成果。

朱镕基的“自嘲”

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任总理的朱镕基语言朴素通俗,也不乏幽默,甚至敢于自嘲。

在人大闭幕后的记者会上,他曾被问道:“人们称您为‘经济沙皇’等,您对此有何感想?”朱镕基直言“我不高兴”,并表示:“我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谈到反腐决心,他说,“我准备了一百口棺材,九十九口给贪官,一口留给自己”。

2001年3月15日朱镕基在人大闭幕记者会上回答关于退休之后做什么的提问时说:“我是很佩服你们新闻记者的执着和毅力,总是要把这个问题追个水落石出,但是我刚才已经讲过了,连我自己都不知道答案,我怎么回答你呢?至于我本人,除了我确实是在埋头苦干地干工作以外,我没有什么优点,我不希望别人学习我,特别是某家香港报纸说我的本事就是拍桌子、捶板凳、瞪眼睛,那就更不要学习我。”

李鹏的“严谨”

据中国官媒报道,1987年11月担任代总理、1988年4月至1998年3月担任总理的李鹏在1988年4月13日举行的人大记者会上被记者请求谈谈人生信条。李鹏回答说,“我非常欣赏实事求是这句话,希望做事情不做则已,一旦要做,就要把它做到底。”

在这次记者会上,李鹏还回答了记者提出的包括铁道部部长丁关根辞职、对知识分子的所谓“压制、镇压”和所谓的总书记与总理“在改革问题上有分歧”等各方面问题。据中国媒体当时报道,针对美国《时代》周刊记者提出的关于他和周恩来的所谓“特殊关系”问题,李鹏坦然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背景,做了澄清。中国官媒称,一位外国记者评价李鹏总理很“严谨”。

在1993年3月31日的记者上,有记者向李鹏提问,“在今后五年任期内,您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主要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李鹏回答说,“我们要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特别要关心那些现在还没有解决温饱的群众的生活。”

李强的“绝唱”

现任总理李强2023年3月在人大会议上被任命总理,之后的人大闭幕记者会成为其“首秀”。中国媒体当时还以海报形式摘录其金句做宣传。谈中国经济前景时,李强说,“我想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长风破浪,未来可期。”

谈民营企业时,他称,“民营经济一定是大有可为的。”谈人口问题时,李强说:“人口红利既要看总量,更要看质量,既要看人口,更要看人才。”谈政府施政,这位新任政府总理表示,“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都要有服务意识、发展意识,特别是在履行审批、管理职能时,不能光踩刹车、不踩油门;不能尽设路障、不设路标。”这次记者会上,李强尤为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我长期在地方工作,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

中国官方3月4日在人大开幕前一天宣布,“今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不举行总理记者会。如无特殊情况,本届全国人大后几年也不再举行总理记者会。”这一消息意味着,除非出现官方语境中讳莫如深的“特殊情况”,2023年在人大记者会上的首秀已成为李强作为中国位列第二的领导人的绝唱,30多年来总理记者会金句频出的历史从此翻篇。

新闻来源:德国之声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