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30年代,各剧团成立负起推动马来亚剧运使命
(第廿一篇)

雪兰莪精武体育会话剧部演出《爱的毁灭》3名主角郑权洲(左起)、含芝和罗德功。(图片由杨柏志先生提供,摘自郑天轼编辑:《雪兰莪精武第二期》,精武体育会,中华民国十九年(1930年)。)

马共的成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结合着马来亚社会的情况,提出了在民族民主革命阶段中的两大基本任务,即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它明确地指出,马来亚各族人民与英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是马来亚社会的最主要矛盾。(见世界知识出版社编,《沿着完全的民族独立的道路前进——马来亚共产党文件选编》,世界知识出版社,1960年,第2页)

戏剧,成为“马共”重要的宣导革命武器之一。此时,马共党人已经迫不及待要扫除马来亚落后的文明戏之风,推动社会的变革。因此,所谓的“新兴文学运动”,主要以马共党人所倡导的“革命文学运动”。



在马宁的主导下,发表《南洋新兴戏剧运动的展开》,强调在马来亚建设“新兴戏剧”。他参与成立“马来亚普罗剧运联盟”,反对帝国主义和争取民族自觉运动。

马宁,以笔名“静倩”在《光华日报》(1931年)和《民国日报》(1933年),分别发表了《夫归》、《凄凄惨惨》、《女招待的悲哀》和《大学生与姨太太》。同时,又以别名 “王信”,在星加坡青年励志社,根据以上前3部剧本易名为《芳娘》、《绿林中》《侍女》和根据荷属一件新闻改编《兄妹之爱》,于纪念1932年“一二八”死难同胞一周年时,在星加坡维多利亚纪念堂公演,引起轰动,开启了马华新兴戏剧运动的先声。

《大学生与姨太太》,则在1933年5月13日,由中南学校在星加坡同乐园庆祝“中南游艺会”时演出。(见《南洋商报》,1933年5月15日,第7版)文史学家方修先生称马宁为“南洋新兴戏剧的主将”。

时局造就剧团的剧作演出

什么样的时局,就有什么样的剧团会选择什么样的剧作演出。由于政治和戏剧的关系紧密联系,随着“马共”成立、“南洋新兴戏剧运动”展开、”马来亚普罗剧运联盟”成立,标志着革命式的新兴戏剧运动的火炬,在马来亚点燃了。不管是新新剧团或旧剧团,只要有共同意识和目标,都当起了火炬手,承担责任将火把传递。



30年代初期,不少剧团成立了。梁达流和黄丽亭等人创办了“钟声白话剧团”;杨耀基、黄章元、林立裕、黄文哲(楚云)和朱绪发起组织的“萤火剧社”;王国钦、梁桂棠、区健夫等人成立的“文冬泽南剧社”;陈超然创办的“福建超然白话新剧团”;陈奇木、杨伯銮、黄锡、李锦波等人组织的“峇株巴辖华英剧社”;陈振、黄寿华、李惠平、沈竞豪等人组织的“昔加末筹赈白话剧团”,都负起了推动马来亚剧运的使命。

与此同时,“明镜义务白话剧团”、“华侨剧团”、“青年励志社”、“星洲唐洋货行剧务部”、“南庐学友会剧务部”、“崇武体育会”、“精武体育会”、“觉侨剧社”、“霹雳慈善社”、“吉隆坡人镜白话慈善剧社”、“槟城艺群剧社”、“马六甲明星慈善社”、“铃兰音乐剧社”、“万业余话剧社”、“吾吾白话剧社”、“爱华音乐戏剧社”、“霹雳州的万里望中华剧社”、“槟城华侨女子剧团”、“吉打州吉礁鹭江新剧社”等话剧团,都不约而同地在剧作中,揭露黑暗社会与现实的一面。

反应

 

商余

吃苦,就是吃补——展望2023/沈国明

文图|沈国明(心向太阳剧坊主席兼研究员)

新一年到了,2023年第一期的〈商余〉特邀约一直努力不懈推广“戏剧运动”的沈国明,书写去年的斩获,以及对新一年的期待……〈商余〉诚祝读者:2023年,平安快乐!

2022年我所忙碌的工作内容:

抢救、收集、清理、归类、典藏,不停地在保存和整理戏剧文史资料;

阅读、梳理、慎思、书写、校稿,不间断地在发表马华戏剧学术文章;

催稿、校阅、编辑、排版、印刷,完成4册学术性马华戏剧书籍出版;

宣传、摆档、接单、包装、邮寄,书籍从厂房至读者手中皆亲力亲为;

拜访、交流、解说、分享和呈交计划书,积极地向各领域争取认同戏剧研究的价值;

写信、发函、联系、接受电台专访和报章采访,向社会大众发出戏剧文史的声音。

成立戏剧文化馆

同时,为了搭建资料研究中心和学术研究交流平台,正式落实成立“戏剧文化馆”;为了向大众传达唤醒和提高保存文史资料意识,到各地跑透透推行“金丝带”宣导讲座会。

以上这些,是我于2022年在“心向太阳剧坊”从事马来西亚华文戏剧任务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对于一些人而言,这些工作,是“工作”吗?

回想过去一年,我似乎没有变,也似乎没有“长大”,更似乎没听取长辈们的意见,依然不听话地、坚持己见地呆守在心向太阳剧坊,继续推行收集马来西亚华文戏剧史料的工作,甚至推动“金丝带”文史资料保存宣导运动,并已经陆续在全国大城小镇展开。

做戏剧演出有钱赚吗?搞戏剧研究,经费从何而来?这是身边朋友常会问的两道问题。这两道题目,却不是我所在乎的问题。我关心的是:戏,得要继续演下去;戏剧研究,得要坚持做下去。

为了让戏剧研究可以持续进行,建设一个资料中心是必要的。因此,打造一个资料库作为戏剧研究的场域,刻不容缓。于是,“戏剧文化馆”在大家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正式诞生了。该馆藏书万册,书籍含油印剧本、演剧特刊、照片、手稿等,这些都是心向太阳剧坊近年发起“抢救百年马华话剧史料运动”,从各地收集而来。

另外,也有不少书籍是心向太阳剧坊成员近十年到中国和韩国巡演舞台剧,以及在中港台出席学术研讨会时,获得主办方和学者赠送。同时,剧坊成员也到各个地区的二手书店,购买大量的戏剧书刊运回我国。书籍种类包括戏剧理论、编导演知识、剧场实务、票房行销和各国戏剧史等等。

如何发展“戏剧文化馆”?我相信,伟大的“戏剧文化馆”不是靠宏伟的建筑来成就的,应该是靠多年累积的书籍和文献资料而形成。惟有不断地丰富馆藏资源,才能形成一所有分量、有特色的“戏剧文化馆”。

被看见和赏识

2023年即将来临,总觉得2022年过得比往年快,是工作太过充实忘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轻轻溜过,还是年龄大了开始健忘了?2022年,我获得第16届花踪“报告文学奖”首奖,给予了自己和心向太阳剧坊成员很大的鼓励和肯定。终于,我们的一些作品被一些人看见和赏识,戏剧研究也间接引起文史哲爱好者的关注。

未来的展望是什么呢?我仍殷切地恳请社会大众能够认可和接受戏剧文化工作者,我们不是吃饱没事干、不务正业、逃避现实社会的一群。戏剧文化,是我们的正业、职业。恳请社会大众支持戏剧文化工作者、给予我们实际的支持与帮助。我们真的不愿把太多的时间耗在无谓的社交活动,也不愿把太多的时间花在大量的联系和文书工作,结果换来一句:“我们没有拨款了!经费已经用完了!”

“吃苦,就是吃补!”心向太阳剧坊成立22年,剧坊成员一路走来服用了无数贴的“补”药。我们不怕吃补吃苦,愿大家给我们一次机会,我们会做出成绩。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