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新年话团圆

农历新年是华人最为重视的节日,而春节与“团圆”二字最有关连。

余丽琼的《团圆》是一部将民族传统文化、现代生活内涵、儿童心理情感恰切而有机地融为一体,具有人情味、历史感、艺术美的感人作品。



其文字故事自然素,没有夸饰的言辞,没有过剩的意绪,主题意蕴含而不露,情感表达酽而不烈,结构安排疏而不漏,既为绘画提供了坚实的展开基础,也给绘者留下了广阔的创意空间。本书讲述了一个爸爸常年在外,回家过年团圆的故事。

书名:《团圆》文:余丽琼

绘图:朱成梁

出版:明天出版社



华人的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而农历新年是华人最为重视的节日。海水到处有华人,在世界各国的华人,一定不会忽略春节,而庆祝的规模可大可小。

因此,春节来临前,看看各国的唐人街,大红灯笼高高挂之外,财神爷或舞龙舞狮轮番上阵,好不精彩啊!连金发老外也对春节感到好奇,甚至涌到唐人街的人群当中看热闹,学讲一句“GONG XI FA CAI”。

如果问:春节除了象征万象更新,大地回春之外,还有什么意义吗?相信大家都会毫不迟疑地吐出“团圆”二字。

是啊,在那个科技不发达,众得翻山越岭,花上三两天时间才能回到家的年代,春节是游子们排除万难,都要回家吃上一顿团圆饭的节日。

于是,春节和“团圆”自然而然地便划上了等号。然而,到了今天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众更加在乎的是网络当中的虚拟世界或是现实世界中人与人的面对面呢?最近,一家人坐在下来好好吃顿饭是在什么时候呢?

团圆时刻 摆在心里

《团圆》是第一届(2009年)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首奖作品。绘本说的是在中国过春节的故事,读起来跟马来西亚的情形有些不同。绘本的封面是一家三口躺在被窝里的温馨画面,夫妻俩临睡前还有聊不完的悄悄话。而在睡梦中的女儿露出了满足、安稳的模样,因为爸爸只有在春节才能回家几天啊,在爸爸在,一个家才算团圆,不是吗?

翻开绘本,一页日历跃入眼帘,日历上面写着“除夕”,而小女孩在看着妈妈的打扮自己。原来,在外地盖大房子的爸爸今天要回家了。爸爸每年只回家一次,妈妈当然要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啊!接着,爸爸提着两只大皮箱回来了,小女孩却站在远远的不敢靠近。

爸爸样子有些不一样

原来,一年不见,在小女孩的心目中,爸爸的样子到底有些不一样了。爸爸带回不少礼物,有小女孩喜欢的帽子,还有妈妈的新棉袄。等爸爸到理发店之后,小女孩发现“镜子里的爸爸越来越像以前的爸爸了”。理发是春节前必做的事,盼望新的一年顺顺当当的。除此之外,绘本里的爸爸忙进忙出,在大门口贴奉陪,到了晚上还亲自包汤圆。爸爸特地把一枚硬币包进汤圆里,并说道:“谁吃到它,谁就会交好运!”

第二天便是年初一,一大早,全家人吃着热腾腾的汤圆,突然,小女孩叫了起来:“好运硬币!好运硬币!”这真是作者别有用心的安排。过后,全家人一块儿去拜年。在闹市中,小女孩遇到了好友大春,迫不及待跟对方炫耀自己的好运硬币呢,还说好运硬币比大红包还来得珍贵!

好运硬币竟然不见

大年初三,下起了大雪,到处积满了厚厚的白雪。小女孩跟朋友们在院子里堆雪人和打雪仗。回到家后,发现好运硬币竟然不见了,小女孩哭得可伤心了。即使爸爸想要用另外一枚硬币代替,小女孩就是不肯停止哭泣。到了临睡前,好运硬币突然从棉袄里掉了出来,小女孩才才破涕为笑,孰不知这是原本的那一枚好运硬币,或者是爸爸后来偷偷放进去的新硬币呢?

才过几天,爸爸就要走了。妈妈在为爸爸收拾行李时,别过脸去拭擦泪水,为的是不想破坏气氛。小女孩似懂非懂地站在一旁舔着红色棒棒糖,当她被爸爸紧紧地搂在怀里时,她兜里掏出好运硬币。“这个给你,下次回来,我们还把它包在汤圆里噢。”爸爸没说话,搂着女儿不松手。最后一页,只画了母女俩跟渐渐远去的车子挥手,一粒字都没有,可是啊,我相信此刻读者肯定跟我一样,鼻尖一酸,泪水已模糊了视线。团圆的尽头便是分享,这一次分离是为了下一次的团圆,周而复始。

绘本爱好者都知道,封底也在说故事。果然,待我轻轻合上书时,封底画上爸爸回到工作岗位,桌上除了放着工具之外,还有一家三口的合照 。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天天团圆,而团圆倒也是时时刻刻摆在心里了。

绘图场景  喜气洋洋

《团圆》讲得是春节的故事,理所当然用了不少农历新年不能缺少的元素和代表喜庆的红色。绘本里到处都可见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场景,红灯笼跟满地白白的积雪对比,显得格外引人注视。屋子内外贴上奉陪,墙上有代表吉祥的挂饰。街上有舞龙,而小贩在卖桔子、酒,还有红彤彤的风车或气球。画中人物的衣服、棉袄、围巾、帽子、手套、鞋袜及细小的发夹,皆用上了深浅不一的红色,喜气洋洋的味儿藏也藏不住啊!

不过,画家对爸爸着墨较多。爸爸身材魁梧、皮肤黝黑,就是一个在工地搬重物、被太阳暴晒的形象。爸爸只是个粗人,不过为了挣钱养家,倒也是无怨无悔地常年漂泊在外。爸爸的话不多,做的事却很多。他细心地为孩子挑选礼物,一有空就忙家里的活儿(除了贴春联和包汤圆,还有刷新门漆和补窗户缝)。

爸爸是孩子守护神

当爸爸让小女儿骑到肩膀上时,我不禁抿嘴偷笑,呵呵,全世界的好爸爸似乎都会上演这一幕啊!等到离别那一刻,爸爸紧紧搂着孩子不松手,旁边的皮箱在等着出发。画家只画了爸爸高大的背影,可他的心已经揪成了一团。还有,当女儿把好运硬币递给爸爸时,爸爸的身躯突然放大了,就是在暗示他是孩子的守护神吧!

家人之间 心心相依

我中学就开始寄宿在外,加上大学4年在台湾,毕业后短暂在家。等到工作稳定后,便在城市定居下来,一直到结婚生子,事业家庭两边忙,因此也鲜少回家。“团圆”对我而言,感受特别深刻。

想想一个13岁读中一的孩子,每个月只有搭车回家两次,因此到了星期六一放学,我总是急急忙忙放下书包,拿起布包就去车站。车少人多,经常是站着到家。那个年代,巴士上没有空调,异常闷热,各种人的汗臭扑鼻而来,我却站着站也能睡去。才过了一宿,第二天吃过午饭,我又要收拾东西搭车回宿舍。

对团圆越加期盼

到了国外,一年回家一次。每次机票一订下,我就在倒数回家的日子。越靠近上飞机的时候,床边的行李箱就越重,因为我会用打工得来的零用钱买一些台湾特产回马。到了国外,我对团圆这事越加期盼。农历才过了几天,我就开始痛苦地倒数着搭机回台湾读书的日期。

现在有了孩子,我尽可能把他们带在身边。最近两年,我只要听升闻朋友让升中学的孩子寄宿在校,心里就莫名其妙揪在一起。那段聚少离多,团圆再分离、分离再团圆的往事涌上心头。那个时候,我从来没有在父母面前留下不舍的泪水,深怕他们再为我操心。我也控制好自己说话的语调,不让他们听到我在电话的另一边已经泪流满脸。所以,到了现在,先生会笑我,这一辈子都要做孩子奴,走到哪里都要带上他们。

寄宿为亲情留下缺口

当然,让孩子提早离家寄宿在校可以训练他们的独立和自律性格,可是在我心里,关于原生家庭的亲情这一块已是留下缺口,我不希望复制在我的孩子身上。当年,父母为了让我得到更好的教育,才让我寄宿在校,我从来不埋怨,因为没有其它选择。可是,当我读到蔡颖卿老师的《妈妈是最初的老师》一书时,她提到自己无论如何辛苦,都要把求学阶段的两个女儿带在身边。于是,他们一家人因为爸爸工作的关系,从台湾搬到曼谷住了几年,过后又去到新加坡。朋友劝说蔡老师让两个女儿礼仪寄宿在国际学校就好,可是她没有这么做,我特别认同蔡老师说:“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不只是生活照顾,父母也会是知识与品格教育的直接影响者。在她们高中毕业前,我们不想因为学校或教育制度的优势而考虑舍弃家庭所能给予的生活。”

团圆不只是农历新年前吃顿饭这么表面和简单,而是家人之间心和心的紧紧相依,并且互相需要对方。现今的家长对于孩子物质上的供给从来没有吝啬,可是跟全家人坐下来好好吃一顿饭相比,哪一个更加重要?

反应

 

霹雳

蔡再益:延续传统文化 新春团拜达团圆目标

(太平9日讯)太平霹雳济阳堂理事长蔡再益表示,新春期间,华社各界,特别是宗乡会的团体都举办团拜活动,除了延续发扬华裔的的传统文化习俗外,也借此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进而达致团圆的目标。

他也是《南洋商报》2023年传承文化团体奖得主,该堂也颁发会员子女奖励金和大学助学金。

教育基金主任蔡长敏则说,今届奖助学金得奖者共有18人,包括大专生5人,中学生8人及小学生5人。

出席者包括名誉族长蔡长深(也是南洋商报2020年杰出教育服务奖得主),副会长暨(南洋商报)2023年杰出企业楷模奖得主蔡长益,署理理事长蔡世平、总务蔡世缘、财政蔡尤明、蔡青年团团长蔡尚钊、妇女组主任陈美桃、嘉宾仁和公所总务张瑞发、仁爱音乐社总务黄奇发等。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