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与特朗普交手后充满信心
习近平为“中国力量”自豪

(北京15日讯)在中国即将与特朗普签署协议、化解将近两年的贸易战之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充满了信心。

习近平去年曾对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的威胁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警告,但在2020年伊始,他开始赞扬“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中国力量”。他在上周对中共领导层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我们都能够笃定前行。”



让习近平乐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世界两大经济体计划周三在华盛顿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尽管中国领导层仍然面临着经济放缓、债务激增以及香港和台湾的新挑战,但贸易协定至少使他们多少相信习近平能够应对特朗普的外交冒险主义倾向。

“中国领导人很高兴达成协议,不用在口舌上浪费太多精力,”前联合国经济谈判官、浩然资本创始人刘扬声表示。“他们对于如何与特朗普总统打交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因为他的行为风格几乎已被摸透。”

习近平

刘扬声说,“现在你基本可以看到,无论叫得多么凶,不一定会咬人。”

据报道,中国在协议中将承诺购买约2000亿美元(约8128 亿令吉)的美国商品,尊重知识产权,不操纵本国货币。该协议暂且搁置了更为敏感的讨论,例如中国赖以培育越来越多全球冠军企业的国家补贴和市场保护。

人民币走强



知情人士告诉彭博说,美国现在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的关税可能一直保留到总统大选之后,且是否削减将取决于北京是否遵守双方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美国财政部长努钦周二晚对记者发表讲话,否认关税减免与大选之间有任何关联,并表示关税的降低将取决于贸易谈判的第二阶段协议。

尽管双方谈判的反复让人们对休战的持续性产生怀疑,但投资者是乐观的:人民币兑美元攀升至五个月高位。中共旗舰英文报纸《中国日报》甚至称讚中美同意签订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体现了“求同精神”。

2020年伊始,共产党领导人还有其他乐观理由。经济放缓显示出企稳迹象,经济学家将2020年经济增长预测上调至5.9%,而香港去年爆发的历史性民主抗议活动在频率和暴力程度方面都有所下降。

“习近平在2020年面临的挑战无疑是很多的,但从他的角度来看,美国全球领导力和影响力的下降,无论是现实的还是感觉上的,也带来很多机遇,”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中国问题专家Jude Blanchette表示。

“战术性”

这项贸易协议使中国相信,通过谨慎调整报复手段并避免直接批评美国领导人,可以抵御特朗普竞选带来的压力。与此同时,在新的一年中,特朗普的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参议院迫在眉睫的弹劾审判和美国与伊朗的致命矛盾。

“伊朗局势很好地表明了特朗普的做事风格,”浩然资本的刘扬声说。“你几乎一眼洞穿特朗普的主要目标。它们几乎都是战术性的。他不是思想家。”

特朗普在弹劾审判之后,还有艰巨的连任竞选之战。而习近平在国内的地位似乎一如既往稳固。上个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将习近平称为“人民领袖”——这个词曾经用来形容毛泽东,而之前已同意取消国家主席任期限制并将他的名字写入宪法。

长期斗争

贸易战缓和有利无害,鉴于中国共产党将在2022年举行下一次的全国代表大会,习近平争取到时间做准备,因为该次大会将决定他在可预见的未来是否会继续领导该国。经济学人智库(EIU)首席中国经济学家Tom Rafferty的报告指出,习近平今年可能“要继续巩固产党的领导地位”。

鉴于北京和华盛顿愈来愈有一个共识:即两个大国将要进行长期的战略斗争,最近紧张局势暂歇令人喜出望外。一面庆祝一个小小胜利的同时,中国的决策者们在为一场旷日持久的冲突而厉兵秣马。

前中国外交官、前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的翻译高志凯说,中国现在面临许多挑战,其中许多挑战都源于华盛顿。无论是新疆,香港,西藏还是南中国海,应有尽有,总是会看到美国越来越明显的身影。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邱坤玄“习马二会”见证历史 追求和平无悲观理由

作者:张殿文

台湾政大教授邱坤玄现场观察“习马二会”,认为“为了追求和平,没有悲观理由”,也突显台湾岛内只有国民党才能和平处理与中国的关系,更期盼青年人继续促进两岸关系。

作为仅有两次“习马会”的见证学者,台湾政治大学荣誉教授邱坤玄经过11天的中国旅程,回台湾后48小时内接受《亚洲周刊》独家专访,强调“和平之旅”也是历史见证,从黄埔军校到兵马俑,从卢沟桥到北京人民大会堂的“习马二会”,反映前总统马英九不计毁誉,追求两岸和平展现无尽的耐心和乐观。

特别是在5月20日赖清德就任总统之前,“习马二会”上场,突显唯有蓝营才有能力处理两岸和平的关系。邱坤玄行前叮嘱同行的“大九学堂”20位大学生未来要变身为两岸“和平天使”,以同理心与相互尊重,与中国学生交流互动,从广州到北京,也创下台湾学生与北京最高领导人第一次见面、互相聆听和对话的纪录。

“习马二会”后,《人民日报》头版连续大篇幅报道,向全世界发出两岸和缓的讯号。

美肯定马英九中国行

评论者认为对岸“统战”积极,当全球走向“去风险化”远离中国市场之际,马英九不应该受邀访问,但是最终证明冰冷的两岸已注入一股暖流,美国国务院也肯定马英九的中国行,可以降低两岸紧张和促进两岸关系,也将对照赖清德“五二零”对两岸和平的宣示。

两岸和平,已是世界和平重要的基石。2018年7月13日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和共产党总书记习近平会晤,此后中国领导人就没有接触过台湾领导人,时隔近6年后,中国国力更强,台湾首当其冲,习近平再见马英九却选在“东大厅”,作为国际元首会谈的大厅,包括美国总统拜登、俄罗斯总统普丁访中,习近平都在这里接见,过去会晤国民党主席连战、吴伯雄、洪秀柱等人,则选在福建厅或台湾厅。习马两人会晤超过40分钟,内容温暖却饶富意涵,特别是“习马二会”之前6个月,马英九曾受邀担任台湾总统大选蓝白合见证人,蓝白至少代表60%的民意,马英九受到双方信任,见证候选人共同签名,后来虽然破局,但已说明台湾60%主流民意的共同追求。

 

促使世界和平基石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马英九既没公职,也没有党职身分,中国方面却选择用正式国际领袖规格与马英九会谈,邱坤玄不讳言中国对马英九定性,是对“民族复兴”的贡献,与第一次“习马会”相比,马英九2015年还是“中华民国”总统,二会时已卸任,但3位政治局常委前所未有地接待,展现“非常坚固”的支持力道。

反倒是有心人士及媒体对于马英九中国行程预测与延伸的推论,充满臆测与杜撰,专业不足令人忧心,例如外界媒体都被误导4月8日就是“习马二会”的日期,接下来又出现了延期或取消的说法,是为了对抗美日,根本无中生有,靠想像力“丰富”编故事,如果媒体新闻来源是台湾“国安当局”,正曝露专业力不足,因为到北京行程早就安排规划好。邱坤玄指出,民进党政府动辄将大陆的政策宣示与行动,一律视为统战和认知作战的伎俩,未免过于简化,很可能产生误判与错误决策的后果。

历史性“40分钟”
开启两岸交流新阶段

“习马二会”定调中华民族的融合发展、青年交流,历史性的“40分钟”开启两岸交流新阶段,中国内部武统声浪势将暂时停歇,邱坤玄再一次见证两岸如何努力营造融合发展的氛围,习近平没有对稿照念,而是阐述其想法,综合回应马英九与两位台湾学生的发言。马英九已经不是领导人,中国却传达当前对台的政策走向,也对国际社会有所交代、更展现对台湾一般民众和执政当局可能会有所区别对待,不能否认这是中国“统战”的灵活和细腻,但是台湾不能放弃追求和平的努力。

以下是专访的主要内容:

问:这次“习马二会”在俄乌战争阴影、以伊互轰的不确定因素下展开,却出乎外界媒体意料,在双方感性对话中完成,习近平强调“任何心结都能化解,没有什么问题不能商量,没有什么势力能把我们分开,海峡距离阻隔不断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也将形成中国对台政策行动的指南与根本依循。您参加过两次会面,如何看这次习马二会?

答:这次不只是会面、会晤,而是会谈,大家坐在桌子前,好好陈述彼此的交流和期盼,而且和平的目标一致,这是过去前所未有的形式和内涵,这次会面座位安排是采取“正式会谈”的长桌形式,而不是礼仪性的“半圆沙发接见”方式,说明中国的慎重以对,特别是当前各国都面临地缘政治挑战的风险,美国、中国与台湾都在寻求一个“稳”字,美国已对中国提出再保证(reassurance),不支持台独、不挑战中国的底线,双方关系暂时和缓,台湾也应有稳定两岸关系的和平作为,而我们此行也达到这个目标。

问:过去8年两岸互相减少交流往来,没有想到习近平主动提出两岸人民应该互相多看看交流,这席话也使台湾旅游、餐饮业股票价格马上闻声看涨,当初有预期这样的经济效应吗?

答:开放两岸观光与学术交流,不仅是善意也可以作为两岸关系的护栏,因为人员交流数量越多,自然会降低冲突的可能,虽然科技业被美国封锁,但是这次旅程我们看见中国企业仍在奋战不懈地突破,台湾不应该放弃合作的机会,像农业也可以开始多交流,除了台湾的亚热带水果,也可考虑开放台方产量少、不会影响本土农业的中国温带水果进口,如苹果等。

问:过去您曾提到两岸和平的密码就是“九二共识”,这次“习马二会”的架构更宽,只要认同“中华民族”,您怎么看?

答:这次习近平连“一国两制”都没讲,而使用“家国团团”新名词,整体调性非常柔软,而在两岸交流的内涵当中,中华民族与文化是此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九二共识”的延伸空间,也将成为未来两岸交流与沟通的基础,在促统之前先促进融合发展,再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可能会成为中共未来一段期间的主要工作,而如此两岸关系就有了更多的和平时期。

问:这次最大亮点就是年轻人交流,你如何评价?

答:中共党主席或总书记首次与台湾青年团体见面,体现中国领导有诚意要跟青年交流。我们这一代对两岸关系的意见已经固化,但是青年相对没有偏见,青年是两岸的未来,习近平以实际行动,表达对青年的重视,并且多次以自己的语言阐释中共的对台政策。此行虽然学生人数不多,但是青年交流的议题,已经受到两岸人民高度关注,势必带动更多的两岸青年交流风潮。其实台湾曾是全球研究中国课题的重镇,但是现在受到意识形态影响,逐渐沦为西方抗衡中国的工具,我们应该回归中国研究的根本,分别从政治、经济、社会与外交领域深入探讨,才能理解中国对台制订策略的背景与作用。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