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我们是否反应过敏?/江振鸿

爪夷文风波,最近越演越烈。

话说我有位巫裔女同事,年约40,大专毕业生,与我一样在槟城一间美资厂商任职工程师;没有戴头巾,在马来群体中少有的不愿多生育,因此只育有两名孩子,并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为人和蔼可亲,不抗拒使用英文,不但在日常言语中从不流露出一丝的种族性思维,在以华裔及印裔为主的工作团队中,与所有的同事相处融洽;而身为回教徒的她,对伊斯兰党的宗教日愈保守化却是很反感。



然而,这个符合了大家心目中开明及中庸巫裔回教徒形象的她,日前却以友善但带点质问的语气问我,华社何以对没有涉及宗教的爪夷文书法教学如此之抗拒?学多种语文难道不好吗?

可见得连开明及中庸巫裔回教徒如她,都无法谅解我们华社的这个抗拒反应,更何况是那些易受有心人士煽动的大部分保守巫裔同胞?

其实,诚如财政部长林冠英所言,这3页在爪夷文37个字母中只有14个字母的爪夷文书法单元,只是在介绍马来文的来源,就像是华文课本介绍甲骨文般。

也诚如财政部长政治秘书潘俭伟所言,爪夷文只是一个语言字母,无关回教,因此学习爪夷文根本与回教化无关。

因此,华社对于爪夷文,是否有点反应过敏?



不过,华社的这个激烈及过敏反应,其实是建立在对当权者教育政策严重不信任的基础上,因为担心如果先例一开,今天是爪夷文,天知道明天又会是那些政策?

对教育政策不信任

而这个对当权者教育政策的不信任感,除了展现在此次的爪夷文风波以外,因为担心把历代先贤得之不易的校地拱手让出,以致失去了主导权而型成了的所谓半津华小问题;因为担心关一间少一间,所以就算是得为了区区数名学生而浪费有限的华小教育资源,也都要死撑下去的微型华小问题,都是对当权者教育政策不信任的一种表现。

那个曾经当权长达六十年的国阵,既然已在上届大选中受到了判结的,且就无谓再谈了。

而打着要改革及为国家拨乱反正旗帜的希盟,在5·09上台执政后,除了增加些拨款予非国民学校之外的学校,例如华小、华中、独中这些糖果式的小恩小惠之外,却似乎没有任何在教育体制上、并把之列入相关法令明文规定的改革,因为这些明文规定的法令,除了可以保障我国现有独特的多元教育政策之外,也将让这些拿破仑官员没有了自行诠释或发挥的空间,有意或无意地破坏我国的多元教育体制?

反应

 

言论

PADU是否多此一举?/江振鸿

PADU系统,似乎多此一举。

首先,因为PADU系统的目的,是为了鉴定相关民众是否符合获得目标式补贴的资格。如果以普通正常人的思维度之,在输入收入资料的那一块,恐怕只会少不会多,或至少与申报所得税的收入相同(以避免税收局因为收入资料的不符合,而找上门来)。

所以,民众的收入资料,国家内陆税收局恐怕已是齐全,只要PADU系统能与内陆税收局的数据库连线,所有有申报所得税的民众的收入资料,一览无遗。

第二,此PADU系统也需相关民众输入其所负担的人数。

这点意义很重大,因为同样的收入,如果负担的人数不一样,其可支配收入也将不一样。如果有关当局是以扣除负担人数后的可支配收入来决定是否获得目标式补贴的资格,可也无形中,鼓励我国的生育率,因为这个补贴将是长期性的,不似一些华团那一次性的所谓生育率奖励。

而就如上述收入资料的例子,只要PADU系统能与国民登记局的数据库连线,所有相关民众的孩子乃至父母的这些资料,也将一览无遗。

补贴资格是否公平?

此外,PADU系统也需输入相关民众目前的保险及银行,包括车房和个人贷款的每月偿还负担数(Commitment)。

虽然政府尚未公布这项目标式补贴资格的计算方式,但是如果其计算方式是以收入扣除所有这些车房和个人贷款偿还负担数额后的可支配收入,来决定是否获得目标式补贴的资格,这则无法令人苟同。

因为同样的收入,有能力买车买房的人,比起没有买车买房且被迫租房帮屋主偿还房贷的人,更易获得针对式补贴的资格,是否公平?

同样的收入,那些买大车大房(车房贷偿还负担数额较高)的人,比起只买可负担的车子及房屋的人(车房贷偿还负担数额较低)更易获得针对式补贴的资格,是否公道?

而同样的收入,那些理财能力低下,所以得申请个人贷款来偿还因过度花费而造成的债务的人士,却比起因为善于理财,所以无债一身轻的人士更易获得针对式补贴的资格,这又是不是对于鼓励人民精明理财的目标,背道而驰?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