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窃国事迹 艺高胆大/胡逸山博士

过去这几年来,一些超巨额的公家财富被跨越几大洲地乾坤挪移的事迹,逐步被揭发出来,蜚声国际之余,其一些主要操作者的“艺高人胆大”,也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自这些“转钱”事迹被揭发后,国际上好一些首屈一指的媒体,都有与我做过相关的正式访问,或要求就事态发展作出评述等,我都尽量满足彼等,从各种蛛丝马迹以至根据多年观察政治经济所累积下来的经验所促成的“直觉”来发表一些意见。



庆幸这些意见虽未能说是权威,但大多都在国际上被广泛地采用与转载。

甚至有时因为当时本地媒体尤其是就该事故的报道尺度基于明显的原因受到严厉的钳制,我的一些相关言论还曾被巧妙地“出口转内销”,当成是一位外国评论员(我当时的确是在外国的机构里工作)在国际最知名媒体上发表的看法来转载。

有时,我自己不经意地瞄到这类转载都有点啼笑皆非,尤其是想到该项事迹里的公家财富的其中一部分据国际上一些最为权威的执法机构说,也是“出口”到一些阳光灿烂的离岸岛屿天堂去转几圈“洗干净”后,再转入“有人”的私人户头来“内销”的,虽然“有人”到了今时今日在最严肃的法定场合也还是极力否认是如此。

而后来一些来自国际上最知名媒体的记者们,就彼等对这些事迹所展开的调查式新闻工作所搜集到的资料,写成一本从书名即已引人入胜的国际畅销小说,里面也有引用我具名的话。

过去这几年来,一些超巨额的公家财富被跨越几大洲地乾坤挪移的事迹,逐步被揭发出来,蜚声国际。

将拍成电影



据说这部脍炙人口、令人越翻阅越爱不释手的小说,已然谈妥影片版权,不日即将拍成电影。

这在一定程度上当然也很具有讽刺性,因为当年被挪移的公家财富里的一部份,据说就是拿来“投资”在一至数部在国际上也还算是蛮卖座的电影。

当然,也有一些关心时事的友人们,会私下要求我就该毫无疑问攸关公众利益的系列事迹提出更为“大胆”或“露骨”的意见或假设,我也尽量满足,不过没有公开地、“在记录上”地发表过。

但近来一些“爆炸性”的录音资料被正式公开后,看来我的一些大胆假设,应该也还是有很大的真实性的,所以也不妨公开说一下。

巧立名目投资

从事迹一被爆发,我就觉得这是一宗本来被操作者们设计得几乎天衣无缝、但后来因为形势比人强,纸包不住火才出现漏洞的“生财之道”。

一方面世界上一些最混乱但偏又最富有地区的一些王亲国族们,基于朝廷内斗或其他种种原因,想要把彼等所在地的公家财富转移出去以供私用。另一方面,个别发展中国度的领导们也想如此做。

而这时就出现了关键操盘手,通过校园情谊、“投其(非常昂贵的)所好”等各种手段与两方都熟悉了下来,获得彼等的几乎绝对信任来处理这些财富转移事宜,主要就是巧立名目(如相互投资、合作项目、合组公司等)地用一方的公家财富,来“盖”另一方被挪移的公家财富,当然是双向、双赢的如此做。

当时的想法极有可能是拿这些被挪用的资金,来做出各项投资炒作(所以才有被揭发出来的各种在地产、名画、影片等的“投资”),以便钱能生钱,可以赚得更多。

亏空再举债

至于赚得更多之余,是否会归还原先被挪用的“本金”,那就不得而知了。这其实有点像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合作社风波,主要就是亏空公款。

而关键操盘手也真的别出心裁,除了设法挪用实实在在的公家财富(除了资金,也有土地等)外,也想到可以举债,再以各国借用其国家信贷皆可提出的主权担保,让这些债券得以有价值。

而举债所得款项,也大多被挪用掉了。

但我觉得破绽就出在于世界整体经济形势其实在之前就已走下坡(也持续至今),这些财富的挪移逐渐“盖”不住了,“投资”又没起色,所以才维持不下去,那盘账因而“见光”了。

随着各项事实日益曝光,这宗实实在在的窃国事迹,看起来也还是会继续高潮迭起。

反应

 

灼见

【灼见】耶伦再访华 美债求中国?/魏开星

美国联邦债务一再突破历史顶点,联邦政府在国会的临时法案中勉强避过关门的危机。

此乃权宜之计。问题是当国会放宽联邦债务上限后,联邦政府新发行的债务如何在市场中被消化、被认购,要靠世界上几个大的经济体、债权国。

当联储局将要降息之际,美债市场中却出现争先抛售的行为。这可如何是好?

对美联储而言,今年势必要减息,若不降息,持续维持5%以上的利率水平,对美国财政部的国债利息支出是巨大压力,联邦政府的债务利息支出高企,将令政府赤字雪上加霜;减息,又令美债价格下调,美元走向趋弱,美资外流;一方面,美元地位进一步受到冲击;另一方面,资本再从美国本土出走,对高科技融资及振兴本土制造业不利。

不想降息还要推销国债

对美国财政部来说,只要美债的几个大债券国家,如中国、日本等不仅不抛美债,还能增持的话,美联储即可不将降息作为今年必不可少的动作;起码不是如市场所预计的减息3次,这样就可避过美元走弱的风险,通胀也不至于即时反弹,还能更接近核心通胀率2%的目标。这样,选举年现任政府的经济目标几乎可以同时对选民有所交代,对拜登政府争取连任有利。

这就是在美国政坛只有财政部长耶伦高喊“不与中国脱钩”的声量最大,因为美方各个部门都有各自的对华目标。商务部在负责针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封锁与打压,国务院负责印太战略,在南海、台湾问题上对中国的影响力与战略扩张的牵制;只有财政部因管理联邦政府的钱袋子,在联邦财政赤字上不封顶、像一只脱缰的野马一直往前冲的局面面前,有求于中国这个外汇储备达3兆多美元的债权国。

耶伦虽求人却握有筹码

问题是,凭什么中国要在面临美方多重打压之下,要单单与财政部配合?

耶伦老太太既然再次踏上中国土地,求上门来,自然有其筹码。

其一是美方是否针对中国的出口“新三样”进行“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并课以高关税,主动权还是在美方手上。

耶伦在访华前,也先来个下马威,对外宣称中国的产能过剩不仅冲击美国市场,还危害全世界。这就是对中国的警告。

可是,美国彭博社却以数据指出,中国的电动车不存在“产能过剩”,也未倾销到国外。这算是美国媒体打脸自己的财长。

尽管如此,中国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单靠内需将难以成事,产品对外输出是高新科技产业生存、发展及壮大的外部条件之一。这点作为经济学家的耶伦了然于胸。中国看在美国庞大市场的份上,也要支持一下财政部发行新国债的动作,希望以此换取美方对中国产品进口的网开一面。

买美国债就是支持拜登

其二是,拜登连任对中方利大于弊。现在支持耶伦等于支持拜登,等于支持拜登争取连任,也等于防备特朗普卷土重来。

虽然说,美国大选是美国的内政,中国无意干涉,但是从经济政策上、从双赢角度相互协调、配合,这不算干涉吧?何况这种干涉还是美方主动求上门的?拜登在当地时间4月2日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电话时,据说有要求中国不要干涉美国的选举。这话怎么理解?一方面可以理解为“正话反说”,为中方支持其连任打掩护;另一方面可以理解为若支持其对手——特朗普,就是干涉美国内政;否则,就另说了。

其三是,拜登亲自为耶伦再访中国铺路。拜登与习近平的这通电话,起码有大半是为其部下耶伦打的。虽然拜登在电话中强调的对华几个“不”,不仅老生常谈还当场打自己的脸,基本上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但是有说总比没说好,有沟通总比没沟通好。拜登在电话里特地告诉习近平,近期将派耶伦及布林肯访华。

既然耶伦老太太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即将转向之际,再次展开长达7天的访华之旅,我们就要看看中美接下来的经济层面合作将呈现何种新局面,以助白宫现任主人总统宝座捍卫之战,以解中国经济疫情后复苏乏力之困。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