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读《红潮》,
看那些年的文革潮文学

如果左翼马华是马来亚民族主义的重要推动者,该如何解释六十、七十年代发生在本地文坛的“文革潮文学”现象?



“文革潮文学”是朱成发在《红潮:新华左翼文学的文革潮》一书中提出,指的是从1966年至1976年期间,受到中国文化大革命思潮影响的新华左翼文学。尽管书中特指“新加坡”,但由于马新两国一衣带水,文革潮文学也同时发生在对岸的马来西亚。

文革潮文学发生期间正值国际冷战高峰,以美国为主导的文化冷战,在本地区催生了许多反共或鼓吹自由主义的文化阵地,包括《学生周报》、《蕉风》等,现实主义文学处于挨打局面。另一方面,在严刑峻法之下,“共产主义的幽灵”(《共产党宣言》之语)无法曝光,只能躲在暗角秘密宣传。在此情况下,竟还可形成壮观的文革潮文学现象,多少有点不可思议。

“文革潮”如何在马新华社肆无忌惮,书中有几笔记载:在新加坡每个月售出的《毛泽东语录》高达8000本。这些小册子经由中国海员私运进来,售价高达5元至6元。此外,还有数千张中共领袖的复印照片,每日售出10张至20张。不仅大搞人物崇拜,当时还发生不少暴力冲突事件,红卫兵们高喊口号、拦截焚烧巴士。放弃议会斗争走上街头

政党政治方面,开始走激进路线,放弃议会斗争走上街头。示威者与镇暴队不断起冲突,许多人因此受伤、死亡、被捕、被虐待,直至整个左翼阵营遭到瓦解为止。一切才又恢复平静。

文革冲击世界各地



文革潮的冲击范围不限于马新两国,还包括香港、欧美等地。在西方有所谓的毛主义,影响许多思想家。在香港,1967年左翼发动对港英政府的暴动,放置土制炸弹,残杀异见人士。当时吉隆坡《浪花》杂志刊登一篇文章《从鲁迅的论费厄泼赖谈起》(作者署名“生根”)指出,“香港居民正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抗暴斗争,人民高举造反大旗,打得殖民主义者凄凄惶惶。林彬之流黄皮狗,早先在电台叫喧反调,但是,没有多久,香港居民回敬了它一首民谣,歌词道:……没有大陆橘,就请你吃土制的苹果。”土制苹果就是土制炸弹,局势之险恶可想而知。

文学遭政治绑架

回到《红潮》这本书。根据朱成发,从1966年9月17日开始,社会主义阵线的机关报《阵线报》举办一系列“文艺笔谈”,讨论“文艺为谁服务”、“文人的思想改造”、“文艺运动的人物与方向”等课题,掀开了文革潮文学的序幕。

文革潮文学的基本理论都是照搬中国的论述,例如毛泽东在1942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江青等人提出的“三突出”(在所有人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根本任务论”(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主题先行论”(文艺为阶级斗争服务)等。

文学失去自律自觉

在如此的文学论述氛围底下,文革潮文学的样貌可想而知,相当教条、呆板、僵硬,根本不利于文学的发展。换言之,文学遭到政治绑架,文学失去了本身相对自律的发展条件。

朱成发在《红潮》中,分别探讨了“工人小说”、“红色诗歌”、“革命戏剧”、“批斗文论”、“上山下乡报告(生活体验报告)”等面向,为读者勾勒了一个“文革潮文学”的大致面貌。举个例子,“红色诗歌”中,有不少诗歌几乎不怕被政治检举,光明正大地歌颂文革、赞颂毛泽东。戏剧方面,由于公开表演需要获得政府批文,文革潮戏剧不得已转为发展地下戏剧,透过艺术形式鼓动群众,参与新加坡的“文革”:对抗政府、改造思想等。

概略来说,这些作品都强调反帝、反殖、反封建,这类主题先行的作品最终形成了固定模式,都是关于底下阶层如何被无良的资本家迫害,最终在身影高大的正派工友带领下取得胜利,或斗争未完结,但留下一个光明的未来。

这些作品能够吸引的读者应该不多,最多只能吸纳一些同温层吧。就如许多宗教文学都有了固定格式,教徒透过这类不断重复性的阅读经验,如同神圣仪式,加强自己的信仰。在这个意义上,左翼文学相当程度上与宗教文学无异;尽管他们彼此分属世俗与神圣两个不同领域。

文坛爆发大论争

回到本文开头提出的困惑。为何我会有此困惑?我们知道,1947、1948年在马华文坛爆发了一场大论争,史称“马华文艺独特性与侨民文艺大论争”。大论争可分成两派,一派主张作家必须以“此时此地”为写作对象,关注新马社会现实;另一派则主张马华文艺双重任务,即中国与马来亚的反帝反殖民斗争,其中又以中国的斗争较为急迫。

学界对此有诸多不同看法,一些学者认为这些论争与文学无关,因此毫无意义。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这是马华知识与文化界的本土意识的重要转型,它说明马华社会不再以“侨民”自居,而是以马来亚为自己的家园。换言之,马华知识社群建立了自己的“主体”身分,它与中国在政治与文化上的关系已经得到厘清,不再困惑。

被学界高估

然而,设若如此,为何1960、70年代的马华文坛仍然对中国文革文学亦步亦趋、随之起舞?尽管在马华左翼文学中看到明显的“祖国”(马来亚)认同,但,又该如何解释他们对共产中国的无限向往,对毛泽东的盲目崇拜,对中国理论的不假思索地拿来主义?

从这个角度看,“马华文艺独特性”的精神史意义,恐怕多少被学界高估了吧。

反应

 

要闻

【独家】季候风及红潮影响渔获 石斑鱼供应料大减

独家报道:林秀芳

(吉隆坡6日讯)年尾东北季风刮起,加上北马养殖业受红潮袭击,12月份渔获大幅减少,预计热门的中高档鱼类食物如石斑鱼可能会消失在餐桌上。 

大马渔业总会总会长谢添僖表示,每年年尾季候风都会带来大量雨水,加上气候不佳影响渔民外出捕鱼,都是导致渔获大减的原因,属于正常现象。 

“不过,上个月,东海岸的渔获不错,目前库存仍充足,只是大多数属于平民鱼,如沙丁鱼、甘望鱼等之类。” 

谢添僖:中高档鱼年尾难捕

针对高档渔获是否大受影响时,谢添僖向本报指出,实际上,年年如此,中高档的鱼类如石斑鱼在年尾比较难捕获,因此华人农历新年期间,渔民也只能销售所捕到的鱼只。 

他补充,一般农历新年需求的年菜如虾子、石斑鱼、上白皂等,都视乎接下来渔民是否有渔获销售。 

“有捉到就有,没捉到就没有了,为此,当季的鱼、虾捕捉量往往会减少约20%至25%的。” 

他也针对北马养殖场出现“红潮”现象指出,这是自然现象,往往出现在淡水河口,而且会时不时发生,主要受到气候影响所致,据悉气候环境不好时,该藻类会减少,否则就会增加。 

“红潮属于一种微生物,数量过多会进入鱼只的鳃,影响其呼吸道而引发死亡,至于该藻类是否有毒,则不得而知。” 

此前,槟城养殖业者于9月期间遭遇红潮来袭,并蒙受大量鱼只死亡的损失,而且有业者反映经济不景,需求减少,包括泰国客户订单也减少,惟相信农历新年期间将获改善。 

大马气象局发布通知,我国11月至1月将迎来东北季风,受影响州属包括吉兰丹、登嘉楼、彭亨、柔佛和砂拉越西部等。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