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强势领袖就是好领导?

《强势领导的迷思》并不是一本讨论经理人如何管理企业的著作,而是一本研究现代政治领导人的政治学著作。

难道人民会需要一个弱势的领导人吗?我们不会这么说。但是,一个强势的领导人就等同于一个好的领导人吗?答案也许不是。



书名:《强势领导的迷思》
作者:亚契布朗(Archie Brown)
出版:左岸出版
作者简介
◆英国牛津大学名誉政治学教授,曾任牛津圣安东尼学院俄罗斯与东欧研究中心主任。
◆2010年荣获英女王钻禧奖章政治学研究终身成就奖。
◆公认是研究前苏联、共产党、冷战与政治领导方面最杰出的学者之一,曾于前苏联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访英前夕给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夫人相关建议。
内容大纲
◆政治领导人在当今奉行民主制度的体制之下,究竟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很少有人认真地加以深究。由于对当下的政治体制,以及政治领导人的权限缺乏足够的了解,导致不少人对于政治议题抱有过时的设想,仍以为现在的民主体制下从政者,还能像从前的领袖一样,动辄就能对国家事务只手遮天。上述的情况,正是本书作者想要努力攻克的难题。
◆透过本书,作者主要以欧美国家的政治人物为案例,并根据这些政治人物的特质,在主政时期的处事风格,进行分类,其中包括开创型领袖、转变型领袖、革命型领袖以及极权领导等等,仔细地分析不同地区的在不同时期,其国家领导人实际所发挥的作用。
◆对于想要更进一步了解当代国家体制运作,与许多声明显赫的政治人物,在过去所实际扮演的角色,本书厚重扎实的论证,绝对能让读者获得足够多的有益见解。

给予国家领导人近乎无可挑战的声望,在许多地区都相当普遍,我国也不例外。

一开始,我便提到:“说到我们今天将要介绍的主题书,当中的内容对我国的读者而言,或许别有一番滋味。众所周知,就在去年,我国意外地完成了有史以来首次的政党轮替,并且选上了可能是奉行民主选举制国家有记录以来,最高龄的国家领导人,也即是我国现任首相敦马哈迪医生。这样的选举结果,一时间又让我国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而国人对于马哈迪再次回锅当选首相,主流民意也表现出相当满意,直到近期才有所回落。这一现象并不叫人感到意外。

“事实上坊间不少人在讨论到有关政治人物的议题时,也常只关注不同政治人物的领导作风强势与否的角度切入,例如安华大概就被视作不够马哈迪强,甚至有人评断前首相纳吉,最终何以失势下台,正是因为其政治手腕远不及政坛老手马哈迪。由此可见,国人对强势领导的景仰,甚至是崇拜,早已其来有自。”



政治人物爱自我吹嘘

我补充:“我们之所以如此痴迷于政治人物的领导风格,书中就有提到,一方面或许是受媒体偏颇的报导所影响。媒体主编大概预设了读者较好简单直接的归纳,所以便不断吹嘘有关政治领导人领导方式的相关内容。

“另一方面,这也有可能是特定政治人物自我吹嘘的结果,例如书中提到的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就喜欢在媒体面前,形塑自己能够在政界纵横无阻的强大形象,以便增加选民对其的信任与好感。久而久之,人们对政治人物的期许,也就有了大致一样的刻板印象了。

“事实上,布莱尔在掌政时期所握有的实际权力,跟他自己所标榜的说辞,有甚大落差,甚至到了执政晚期,布莱尔还处处受他所委任财务部长布朗所钳制,布朗才是真正能够左右政策落实的关键人物,直接决定了当时英国加入欧盟的进程。”

民主体制 领袖不能为所欲为

另一位主讲人陈宏耀说:“事实上,其实只要我们稍微认真地推敲一下,我们上述提到的既定观感,便会发现其实难以在现实当中站得住脚。尤其是在民主监督机制更为健全的西方国家,对于国家领导人所能行驶的权力,有明确的规范,至少在欧美国家,领导人基本上不可能直接操控立法机构,这就足以对国家领导人造成足够大的制肘,他们想要在施政上不受限制,大展手脚,其实相当地困难。

“当然,从政者并不会这么想,他们多半也会认为,自己之所以无法有更大的作为,关键就在于无法掌握更大的自主权。”

领导不能轻易呼风唤雨

那么,政治领导人无法轻易地主导整个国家的运作,算不算得上是坏事呢?

陈宏耀提醒:“我们也不要忘记,领导人不能轻易地在政坛上呼风唤雨,也不见得是坏事。这在很大层面上说明了国家的监督机制有在正常运作,甚至也说明了领导人愿意采取与团队合作共谋决策的态度,但这一种极其重要的隐形作用,却容易为人所忽略,以致连曾亲近共事过的人,也会忘了从前的上级更讲究人情味的处事风格,其实对完成个别事项更为有利,但却无来由地与一般大众一样,希望国家领导人能够是作风强硬的人物。”

期盼救世主心态作祟

读者应该如何理解本书内容?以下的分享,或许能够提供一定的解答。

接着我再说:“说到底,人们会对政治人物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盼,大概也说明了现实的政治环境可能如一潭死水,各种现实条件导致改革始终裹足不前,让人感觉极为无力;又或许是人们根本不想付出太多代价去促成改变,才会期待会有一人出来扛下所有的事,得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类似的情况,大概就是我国的现实写照。这样的设想不但不符合现实,更危险的是,很容易就让个别领导人得以掌握不受限制的无上权力。”

提防权力过大

很多时候,人们会视著名的政治人物作为自己人生的楷模。不过,我们应该谨记书中开头后不久提到的警告——当政治领导人获得的权力越大,其实也说明了他要独自决断的事务,也会变得越来越多。我们很容易忘了一些很基本的常识——人的精力都有限,纵使是能力卓绝的政治人物亦然。

当整个国家的未来整体方向,都端赖一个人去作决断时,因重大决策错误所引发的灾难,就随时都有可能降临。

延伸阅读
《独裁者手册》

作者:布鲁斯梅斯吉塔
艾雷斯德史密斯
出版:远流出版

内容简介: 

全方位为读者解构独裁者掌权的各个过程,仔细介绍整个国家的各个面向如何全面沦陷失去所有的制衡力量,一般人又如何或碍于愚昧或其他原因,形成逃避政治的态度,让别有用心者最终成功架空整个国家,让自己一人独大。很多时候,独裁者以所以得以横行霸道,又起源于其追随者的盲从心态。

主讲人陈宏耀
主讲人黄麒达

反应

 

副刊

千奇百怪旅游业
揭暗黑真相!

《旅行的异议》一书,作者是伊莉莎白贝克(Elizabeth Becker),她认为观光报导接受招待的业界文化完全违反新闻道德,这也是大多旅游文章谈美景、美食、娱乐、休闲、体验,而从来不触及这些观光产业的背面。这本书从这角度出发,列出观光背后不为人知的黑暗面,诸如低薪资、环境污染、超抽地下水、土地征收驱离民众、赌瘾、性观光产业、黑暗观光等问题……



书名:《旅行的异议:一趟揭开旅游暗黑真相的环球之旅》作者:伊莉莎白贝克

        (Elizabeth Becker)

中译:吴纬疆

出版:八旗文化

关于旅行,一般人对其所知甚少。大概每个人都知道,要发展这个领域,会牵动举国上下,也会造就无数个就业机会,然而,要如何准确估算旅游业所带来的实际的收益,至今仍没有统一的标准。由此,说明了这个领域的复杂程度,远超人们的想象。不同国家在对待发展旅游业上的态度,也从侧面透露出许许多多可圈可点的有用讯息,值得我们深入解读。



规管得宜的法国

全书对于世界各国政府在对待旅游业上的态度,几乎都没有好话,除了法国。法国的成功之处在于,全国上下配合到位,但又清楚知道国家的传统文化定位,不能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丢失,当中的拿捏恰到好处,造就了今天法国名利双收独占鳌头的局面。

上世纪战后的法国百业待举,因刚经历过战争的缘故,导致一时间根本找不到其他更快速的方式,让国家的经济,得以尽快恢复元气。为此,当时的法国政府不惜投下巨资卖广告,放下身段改善国内的招待服务,增建基础设施以及酒店套房等,主打吸引美国的游客前来观光消费。随着上述的举措奏效,从此便奠定了法国营造高品质旅游的发展路线。

如今,只要一提及铁塔,世人无不联想到那是法国人浪漫情怀的象征;说到葡萄酒,自然是法国的出产,最有信誉保证。可惜的是,这种深具前瞻性的策略目光,别国却学习不来,也无法加以复制。

慌腔走调的代表——威尼斯

说起威尼斯,即便未曾亲身游历过,相信很多人都早已听闻过这座举世闻名的水都,甚至心向往之。然而,随着当地政府过度开发旅游业,再加上无能的管理,威尼斯如今的真实处境,却未必为外人所知晓。陈文辉补充书中内容说道:“简单来说,现在的威尼斯几乎没有在地的威尼斯人了。”事实上,威尼斯的房价,被全世界各国慕名而来的游客炒高,当地承受不了居高不下生活指数,唯有陆续搬离自己的故乡。

我打岔:“书中有一段相当到位的讽刺言论,话说作者采访了威尼斯当地的异议学者,该学者调侃道——‘威尼斯一向来都惧怕面临陆沉的危机,现在好了,一旦洪水再淹威尼斯,死的都不会是威尼斯人了’。”

陈文辉接着说:“现在的游轮越建越大艘,但威尼斯政府对于巨型游轮的停泊却毫无限制,以致这些巨型游轮的发动器所溅起的海水,甚至已经伤害到这座历史古城的遗迹。然而,巨型游轮的频密造访,却没有为当地居民带来多少实惠。游轮上的旅客只获准在岸上逗留极短暂的时间,因此绝大多数的游客也只会听从游轮公司的宣传,到跟游轮公司有绑定合作关系的特定地点消费,因此最终只独肥了游轮集团的收入。”

主讲人黄麒达(右)与陈文辉在分享心得。

走火入魔的——柬埔寨

另一个因胡乱经营旅游业,而为国家带来各种负面影响的国家,当属柬埔寨了。有道是,旅游业是贫困国家振兴经济的利器。柬埔寨的洪森政府当然也不例外,长期极力发展当地的旅游观光业,来赚取外汇。

我说:“旅游业之所以容易受到经济刚起步的国家重视,原因无他,相比起其他的领域,旅游所需投放的资源,所涉及的技术门槛更低。政府需要做的,仅仅是清楚地告诉外国人,自己国家的特色所在,就有可能吸引到外国游客前来消费。”

将国家悲惨史变旅游卖点

陈文辉说:“柬埔寨政府对于发展旅游业毫无下限的态度,大概是后来酿成各种负面效果的主要原因。举例而言,很少政府会直接将自己国家过去最为悲惨难堪的历史,毫无掩盖地展现给外人看,更遑论将其设成卖点,成为赚钱的手段。然而,柬埔寨却主动打造所谓的暗黑旅游观光路线。

“在当地,过去赤柬恐怖统治期间坑杀平民的万人冢,一下转变成任意展示成千上万个人骨头颅的展示馆,其中没有关于死者的任何记录,对待过去悲惨的经历毫无尊重可言,展示阴森头骨变成目的本身。更叫人难以想像的是,当时在打造这些所谓的纪念馆时,也没有对找获人骨尸首,进行过任何传统的膜拜超度仪式。这样的展示,卖弄血腥惊悚的效果多于一切。”

巨型游轮的崛起

有关巨型游轮为旅游业所带来的全新冲击,书中也另辟一大章专题申论。我引用书中观点说:“我相信不会有人会去认真分辨,究竟乘搭巨型游轮,算是在海上游历?还是其实是到外国旅游?答案应该是介乎两者,但又两者皆不算。说乘搭游轮不算到海上游历,因为许多乘客在整个旅程中,主要仅是在使用船上的各种设施,从头到尾都接触不到海水。游轮提供岸上游历的安排,比走马看花的方式还要不如,所以也不会让游客对国外的风光留下印象。如今这种在国外盛行的旅游模式,正是上述两种元素相结合后的产品。而正是这种全新的旅游概念,被视为是旅游业的救市灵丹,曾在全球经济不景气时,仍能为业界带来上百亿美元的收入。”

陈文辉接着说:“这种崭新的旅游形式究竟会带来哪些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游客们上了船后,都会进行哪些活动。简单来说,已在船上的游客,其实身处于完全封闭的状态,与外界没有直接的联系,这样便很容易受到游轮公司的摆布。游轮公司的用心也非常简单,尽可能让船上的游客不断地消费。例如有些游轮公司会订下极为严苛的规条,要求乘客遵守,严禁游客私带酒水上船,违例者甚至以中途拒绝继续接送为惩罚手段威吓众人。”

乘客难以逃离消费陷阱

我接着补充:“游客要享用酒水,便只能在游轮上消费,而游轮上的酒水定价也不比岸上便宜。游轮各处显眼的地方,都会设有售卖酒水的销售点,好让乘客难以抗拒对酒水的诱惑。除此之外,船上还会不断举办各种拍卖活动,销售名画或钻石,乘客接触多了,也就容易买下这些平日不做消费考量的物品。结果,原本标榜廉宜的游轮之旅,整个旅程中乘客难以逃离各种消费陷阱的设置。”

最后,文辉总结:“看回年分,这本书成书的日期较早,大概是在2013年。因此,书中许多的判断,尤其是那些最为乐观的把握,在现在看来可能都已经不是那一回事了。现在,整个旅游行业,可能正在向更加失控的方向发展。”

全世界各国虽深知旅游业可为国家带来丰厚的收入,但碍于对此领域的认知落后,规范的力度远远跟不上业界发展的速度,更多环境会因而受到破坏,大概已是不可逆的趋势。

作者简介

◆记者生涯始于1972年担任《华盛顿邮报》驻柬埔寨战地特派员,并曾担任《纽约时报》特派员,在欧洲、亚洲以及南美洲进行采访。

◆曾荣获罗伯甘乃迪图书奖(Robert F. Kennedy Book Prize)、海外记者俱乐部奖( Overseas Press Club Award ),并两度获得杜邦─哥伦比亚大学奖 (DuPont-Columbia Award),表彰其新闻报导之专业。

内容大纲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如今已犹如会生金蛋的鹅,人见人爱。各国政府意识到旅游业可为国家带来丰厚收入而大加宣传,一般人也会视旅游为排忧消遣的最佳途径。坊间有关旅游的书籍,内容千篇一律以介绍到名胜吃喝为主,说明人们对于旅游行业的认知,很多时候仅停留在表面玩乐的部分。究竟旅游业整体操作,是否如表面般正面风光,并没有太多的专书对此进行反思以及批判。本书的出现算是填补了上述的缺失。

◆本书作者以世界各名胜为探讨个案,如游客耳熟能详的威尼斯、叫人纸醉金迷的杜拜,再到近年受人重视的中国旅游市场等,逐一说明这些地方因发展旅游业而催生出的各种扭曲现象。

◆全书内容资料翔实,主题明确,作者文笔清晰易懂,是一本难得可以刷新人们认知的著作。

活动讯息 全新衣鱼说书会

书籍:《观看的方式》时间:2月16日 2pm

导读:黄麒达、黎震雄 

地点:吉隆坡苏丹街商务印书馆

电话:03-20315368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