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从《1987:逆权公民》
谈大马佛教社群公民责任

“调查员大力拍打桌子,他就心脏病爆发而死了”。这当权者荒谬的理由,开启了韩国电影《1987:逆权公民》的故事脉络。



一名大学生因为参与学生运动,走上街头而被逮捕。当权者反共调查单位以共产分子为由,严刑逼供,最后导致学生暴毙。与其说《1987:逆权公民》是部电影,它详实讲述与记录韩国六月民主运动,重现所有主要推动民主进程的人物。

有的人物,经历重重打压,却未曾放弃争取国家的民主;有者躲进教堂与寺庙,暗中筹划,等待东山再起;有的公务员不因上头的施压与威胁,坚持秉公办理案件,调查真相;有的传媒冒着被政府关闭的风险,选择报道真相、还原真相;有的年轻大专生,不畏惧校方与当权者的压迫,依然走上街头抗争。也有人认为事不关己,不相信国家会有民主的一天,却因为事情蔓延至爱与自己,才意识独裁与霸权在侵蚀她每一天的生活。

一名天主教徒社会运动领袖,在政府打压与追捕的逃亡期间,佛教寺庙成了他的庇护所。天主教主教,透过在教堂进行的葬礼,公开那名被严刑虐待至死学生的真相,公然挑战当权者封锁民众知情权的禁令。这举措也引发成千上万的民众与大学生示威游行,进而推翻独裁政府。

推倒霸权 各方努力

这部电影的人物,每一个都是主角。有者毫无瓜葛,有者因为共同的理想而结合。电影告诉我们,推倒霸权,迈向民主自由,却不是一个人的事,是需要社会多个层面一起努力,才能成事,不管你的教育程度多高,不管你来自哪个宗教信仰,不管你来自哪个工作岗位。



国家发展的进程,何尝不是如此?我们的国家,马来西亚的发展,从成立至今,也是如此,才有今天的成就,才促成今天的多元与包容形态。

我们可以有不同身分与角色。我们可以是一名父亲、一名兴都教徒、艺术家、小贩、社团领袖、运动爱好者,但我们都有共同的名字——“马来西亚人”。佛教徒呢?也是马来西亚人。

佛教社群不能因为两个阵营为了政治利益,提出极端言论,那事关政治,无关宗教,而保持缄默;佛教领袖不能因为“马来人尊严大会”是种族课题,而不去关心,甚至作出回应;佛教徒不该以为小学爪夷文事件牵涉范围只有教育,而淡然处之;我们更不应该对政府使用恶法——“2012年国家安全罪行法令”(SOSMA)逮捕涉嫌参与“淡米尔之虎”人士,不闻不问,甚至一无所知。

佛教徒不该对国家的大小事毫不关心!

应参与国家公共议题

佛教徒活在这缘起的世间,生存在这多元的国度,任何政策与舆论,都会影响我们与身边的人,甚至延申至下一代。我们以为明哲保身,不参与国家公共议题的是非黑白,哪一天,当事情祸及佛教、触及佛教社群,谁还会为平时独善其身的佛教徒发声?

对国家与社会议题,我们可以通过佛教徒组织或单位,作出回应;我们也可以以一名公民的身分,表达对国家的看法。如果对政治服务领域有兴趣与热衷,佛教徒更受促加入政治改革,服务大众。我们不只要努力促进国家的发展,我们也要让不同的群众与信仰者看到,佛教徒作为这个国家一分子的楷模。

公民责任,除了履行家庭、职场之责,佛教徒还需积极关心国家、积极督促国家领导所思、所言、所行。

反应

 

登彼岸

【悼念星云大师】星云大师教会我的事/薛振荣

文:薛振荣(马佛青前会长)

曾经有一位佛教界前辈,知道马佛青联合不同道风与传承的全国性佛教组织,包括马来西亚佛光山,一起办大马卫塞节庆典,他如斯对我说:“为何我们不能纯粹联合‘本土’的佛教组织就好?怎么要跟外来的佛教组织合作?办大马卫塞节庆典,就该由所谓‘土生土长’的佛教组织联合办。”

我当时突然想到,如果台湾佛光山,甚至星云大师仍旧停留在这样的角度与心胸,就不会有“法水长流五大洲”。

1.时代前端的视野

佛教组织办活动,都会秉持“先以欲勾牵”,开方便门,举办看似非佛教且通俗的活动,以接引更多大众学佛。马佛青在数年前,曾在各地举办篮球赛,包括全国赛,以吸引更多青少年来接触佛教。

1950、60年代,星云大师就在台湾宜兰举办篮球赛。在一个对佛教属于寺院、诵经、吃素的认知年代,举办篮球赛根本就是离经叛道,不务正业。星云大师的卧薪尝胆,比许多佛教领导对推动佛教发展来得前卫,且走快了至少50年。

那个年代,佛教组织或佛教徒,只有对着经文唱诵,所谓的唱诵法器也离不开引磬、木鱼等。星云大师却勇于成立歌咏队,作词谱曲,使用吉他、钢琴等乐器,把佛陀的教育,以现代音乐,弘扬出去。

他深知,只要是为佛教未来的发展,而且是佛说的、人要的、净化的、善美的,任何世俗的管道,都需要尝试。

2:有容乃大的胸襟

教育,一直是星云大师重视的,不管是僧伽教育,还是世俗的专职教育。大师曾说:“我当年没有受更高教育的机会,但我让我有能力的弟子,都有机会受如斯的教育。”所以,佛光山的出家弟子,不乏博士僧,而且在各方面都有杰出的表现。

佛教能在在五大洲弘扬,佛光山功不可没。星云大师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即使自己多么能干与有才华,也不可能同时在不同区域出现。他于是把弟子们送往全球去弘扬佛法、设立道场。

星云大师重视青年,这是众所周知。80年代,星云大师应马佛青之邀前来大马巡回弘法,也为马佛青办“万缘法会”募款。大师了解到,在职青年没人脉,事业与经济也不稳定。所以,非常配合马佛青。这也造就马佛青那一代的元老们,非常感念星云大师的滴水之恩,甚至协助推动成立大马佛光协会,并在后来成为里面主要干部。

星云大师的待人处事视野与胸襟,一直是我当年在推动马佛青所秉持的精神。而且,这也与马佛青从创立至今的方针吻合,以一个前瞻性的全国佛教青年领导佛教组织,汇聚不同传承、宗派、年龄的佛教单位,建设大马佛教。

那天,我在宜兰佛光大学,看到某栋大楼墙上的一段话:汇千江之水,为教为众生。我想,这就是大师这一生最好的写照。

祈愿大师,乘源再来。人间需要更多的星云大师。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