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黄明国:报读人数未达10%
吉独中仍有发展空间

移交献金,黄国荣(左起)、钟添克、王韵麒、蔡培恺、林玉龙、陈蔚波、黄明国、尤雯禾、骆南氙、江裕顺及吴桥根。

(亚罗士打17日讯)亚罗士打新民独中董事长黄明国说,吉打州华小小六毕业生每年报读独中人数未达到10%,显见吉打州独中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他说,近年来,由于国家经济不景气,加上华裔人口日益下降,全国华文独中学生人数也出现滑落的现象。



黄明国吁请吉打州董联会寻求对策,配合校方加强展开独中的宣教工作,让更多家长了解及掌握独中教育发展讯息,把孩子送往独中就读。

他今天出席该校举行的第55届高中暨第59届初中毕业典礼上时,这么说。

贷助学金资助贫寒生

他指出,为协助家境贫寒学子接受独中教育,该校于两年前在热心华教人士的支持下,设立一个拥有百万令吉的贫寒子弟助学金,以保障及更有系统化的资助贫寒学子。

“校方也设立大学贷学金,协助贫寒子弟进入大学深造。”



他说,近年来,该校也获得诸多热心华教人士提供各方面援助,包括赞助学生的学费、住宿费及膳食费,以减轻贫寒学子的家庭经济负担。

他促请家境贫寒的优异生家长,大可放心把他们送到新民就读。

“目前,本校拥有完善教学设备及学生宿舍楼之外,也有一支强大师资团队,明年将增聘一些专才强化学校行政团队,把新民办得更好,造惠莘莘学子。”

校长陈蔚波勉励毕业生,逢山造路,遇水建桥,才能渡过人生平坦的道路,面对问题时寻求解决,才能创造美好的前途。

黄明国、副董事长林玉龙局绅及鉴学主任吴桥根过后主持颁发毕业证书仪式。

毕业典礼也颁发新加坡何俊财助学金、吉打斗母宫助学金、许德安庄秀珍夫妇助学金、黄国生助学金、吉打德教会济阳阁贫寒学生助学金拿督林朝宗奖励金及已故拿督陈继成奖励金。

毕业生代表王韵麒与蔡培恺移交献金予母校,由董事会财政尤雯禾与黄明国接领。

反应

 

灼见

【灼见】毁灭创新 勇敢变质/胡逸山博士

上篇谈到,其实如果允许市场经济规则更充分运作,而非人为、蓄意知易行难地去干预,那么好些即使多年以来看来棘手的社会政治课题,几乎都能得以迎刃而解,而在教育领域也是如此。

我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当局允许商业化私立大专院校的运作,已然演变成为本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一大功臣。然而,有利也必有弊,例如越来越多独中生选择不考高中统考,也不等高中毕业,而是在高二考了大马教育文凭后肄学,转读上述私立大专院校的预科班,过后直接进入这些大专,或与这些大专有双联课程安排的外国大学就读可也。

如此一来,不但独中的高三有些因为学生人数不足而办不下去,甚至连常被华社视为重要的文教课题,例如政府承认统考文凭与否,也不再受到许多家长与同学们的在意,因为,这课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然被市场需求所“超越”。一些独中为求生存,也必须顺水推舟地另辟教育新天地。

转型可负担私校

一些别出心裁的独中,想要逐渐转型为更可负担的私立学校(其实独中在政府眼中本来就是私立学校的一种,只不过是非营利的),因为眼看许多家长基于对公立学校欠缺信心,都忙不迭地把孩子送往昂贵国际学校或私立学校,那倒不如打造出一个更可负担的私立学校版本,总能吸引到一些家长,基于性价比高的选择。这说白了就是一个市场定位的实践,其经济效果的高低,应该很快就能见真章。

也有一些较为谨慎的独中会为高三“加料”,或更贴切来说是提供教育“自助餐”,要考高中统考当然欢迎继续考,但也可兼考或转考如A水平或其他国际上认可之后,可直接就读大学的一些文凭考试,包括一些通常只在国际学校或私立学校的考试等,以吸引同学们留读高三,或吸引家长把孩子送到这些独中就读。

这也是市场经济促进创意,甚至是如著名经济哲学家叔本华所谓的“创意性毁灭”的一种做法,其实是推进经济(以至教育)转型升级的“妙方”。

华文水平为卖点

有的独中,顺应着国际上学习华文越来越重要的趋势,以相对高超华文水平为“卖点”,努力招徕来自国内外,有志于让孩子得以更好地掌握华文的家长们,送孩子到这些独中就读;又或主要来自国外,想要孩子能比在当地能掌握到更好英文的家长也把孩子送过来就读。总之就是充分发挥独中多年以来所强调的三语并重教学方针,使其得以真正的发扬光大,让独中得以浴火重生、再创新高。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在近年来好像越来越敏感的另一项课题,即越来越多非华裔在华校(包括独中)就读的考量,是否会引致华校“变质”。在我成长的沙巴,一般华校都有许多友族同学就读,尤其是一些在乡区的华校,更是有着七八成的非华人子弟就读,所以我们都已习以为常,不觉得是一项问题。

当然,这其实也是一项市场经济运作的体现,因为华校办得好,所以才会吸引友族甚至国外的家长送孩子来就读。即使在社会政治层面,这也是促进多元族群、多元文化的国民团结融合的一大工具。

如果有一天华校真的“变质”了、变得更差了,那么市场那只无形的手也会令到华校不再成为家长的首选。所以我们不应恐惧“变质”,而是要哪怕是毁灭性创新,也要把华校的品质变得更好!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