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向“钱”看有方向
创业不吃亏

白手起家、用脑赚钱、发达后一朝得志语无伦次、派对到天亮、6个月把上市公司搞破产、再战江湖……别人用一辈子才体验过的成就与失败,陈彦宏(Andrew Tan)早早就尝尽了,他今年才39岁。

昔日的大起大落,造就今日的他。他大方分享自己的经历让创业者避免重蹈覆辙。



陈彦宏说,许多人虽然有好构思、愿景、概念或很强的执行能力,但创业需要一个可实行的计划才能一一落实。他会建议先把根扎稳,学习行业所需的知识、资源、人脉、技能、才出来创业,可少走一些冤枉路。

陈彦宏如今是风险投资家、企业导师及书本作者。你或许不认识他,但对于他以前的公司业务绝不陌生,比如下载手机铃声、荧幕壁纸、商家发送3及6开头的短讯、付费听星座、笑话、鬼故事、追踪人用的Friend Finder。

在诺基亚、爱立信当道的年代,从英国毕业返马的他觉得功能手机太单调无趣,推出上述服务,赚到不清不楚。那时候,一年赚30万令吉可以在吉隆坡股票交易所自动报价板(Mesdaq,今ACE创业板前身)上市,陈彦宏1个月赚40万至50万令吉,公司成立26个月就上市自动报价板。

成功太快沉迷玩乐

但从高峰跌落谷底,他只用了半年。回想当年,39岁的陈彦宏分析,成功和财富来得太快太容易,他迷失了自己。年方26岁的他“发颠”,无心工作只忙着玩乐饮酒,联邦大道曾有一把马来剑雕塑就是被白天喝到醉醺醺的他撞断,在医院躺了3个月。

他觉得自己“行运”,自信心爆棚认为什么都能做之馀胃口也很大,把业务复制去印尼和泰国,但强龙难敌地头蛇,最终亏损巨大,再加上公司内部股东纠纷,上市6个月的公司玩完,“当时上市是因为无端端趋势来到所以上市,每天乱乱做事所以乱乱出事,欠人很多钱,6个月搞垮卖掉。”



要说他学到什么教训,那自然是:

1.做企业,股东的股权、责任、权利和风险都要事先讲清楚,以免日后出问题。

“很多人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富贵,钱一多,身边的好朋友都是假的,每个人有各自的主意,开始有很多纠纷。而且当时又不会股权,哎哟……兄弟你可以啦,相信你啦,你做你做……其实很多时候公司被掏空了……我觉得只能说一句,能骗你最多钱的是你最好的朋友,普通人骗不到你的钱。”

2.亲力亲为。“26岁时,你是不会想这些东西,当时只想着怎样挥霍钱,并没自己亲自参与。”

“以前投资生意只想要赚钱,现在除了赚钱我更重视该盘生意能不能对人类、社会、环境带来好的冲击。 ”

变卖资产克服逆境

公司破产后,变卖资产抵债陈彦宏还拖欠176万令吉、他的护照被取消,被转介到信贷咨询与债务管理机构(AKPK)安排定期还款。

可……屋漏又逢连夜雨,母亲不久后确诊心脏病,他找朋友借3万令吉手术费。古人都说了,患难见真情,昔日他风光时得罪人多,身边围绕的是酒肉朋友,借钱当然失败。无计可施之下,他安排母亲在政府医院接受治疗,自己跑去夜店当侍应生,尽管以他的硕士学历足以当白领。

贵人借钱还债

陈彦宏坦言,当时他已迷失,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找一分几千令吉薪水的工作亦不会有任何结果,事实上他确曾想过去上班但是欠缺机会,“有想过申请工作,但是很多人不敢请我,他们讲你是谁啊我们请不起。”更重要的是他一心想赚快钱也觉得自己没有面目见人,躲到夜店避世就能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

最神奇的是,他在夜店遇到生命中的贵人。一名来自中国浙江温州、从事电子废料行业的老板借钱给他还母亲的手术费和债务,代价是为对方工作。

陈彦宏当时也不相信有人无缘无故借钱给认识6个月的陌生人,但他猜测,或许是因为对方资金雄厚不在于百多万令吉、或许对方觉得他是可造之材、又或者是他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介绍不少大企业客户,让对方赚取数百万令吉收入。)

2007年底陈彦宏去温州上课学习。接下来的7年,他跑遍世界各地为对方买卖电子废料,过程中他也捉住机遇(越来越多国家禁止出口原始电子废料),在多地开设电子废料加工厂把电子废料加工后再出口。2014年他协助温州老板把公司在香港创业板上市,顺带也把自己的公司打包卖给对方,带着丰厚身家回马。

8年时间克服逆境

从3万令吉手术费都拿不出到实践财务自信,提早退休,陈彦宏用了8年时间。对于克服逆境,他直言没有一套方法可套用。

“我当时真的没有什么方案去克服。环境可能是一个推动力,当时我一心想着怎么帮家里解决问题。但是在过程中为什么我能突破,我觉得只可以相信自己的相信,不肯放弃的去做。今天再发生在我身上,我可以克服吗?可能不可以了。”

投机胆量决定成败

其实,陈彦宏还干过不少大胆的事。18岁他带了几十令吉到吉隆坡闯荡,又跑到夜店当侍应生赚学费;拿奖学金到英国深造时,他一边和大马朋友合作卖手机一边在英国兼职(洗碗盘、代购、仲介、跑腿、印刷课本出售)赚生活费。

当时的手机生意靠刷信用卡进货,无奈销售不顺周转不灵,朋友跑路,他拖欠卡债被银行起诉,靠着所赚的英镑解决。(因为不懂股权,当时注册为合资企业)

人生第一桶金

网购热潮兴起后,他在中国生产“近似名牌设计”的袜子、饰品在网上贩售,赚到人生第一桶金。后来还写了一篇如何反网上欺诈的论文在校内得奖也引起ebay注意,这种自投罗网的行为导致他的ebay卖家帐户被封杀(原因是卖高仿产品),却也被招募进入ebay工作,直至父亲生病才返回大马。

他也曾经创办Airbnb产业管理公司,亦曾以短租达人身分分享Airbnb生意模式。他坦言起因是自己与友人在市中心团购数十个产业,打着出租给外国专才补贴房贷日后出售的如意算盘。岂知人算不如天算,油气业不景气,约40个产业的租户都撤离,每月几十万令吉房贷压得他们几人唤不过气,恰巧他得知Airbnb来马拓展业务,干脆入场一搏也尝到了甜头,抒缓了房贷压力。

紧贴趋势创业指标

纵观陈彦宏的一些决定,可以发现或许他的大起大落与胆子大勇于尝鲜有关。他笑言,自己是先行动后思考,“我觉得可以做就先做,做了再想。我永远相信自己的相信,你问我有没有本事做完,我不知道,做先咯。能赚到钱就做咯,不能赚到钱就明天想怎么解决。”

何以他胆子那么大?或许这与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有关,因为只能靠自己且没有退路,所以唯有奋用前进。但他有个特别之处——还未入场之前先想好怎么退场。“假设我今天投资10万令吉,明天我不想要了可以拿回4万令吉,我会亏6万令吉,Ok,Let’s Try。”

另外,他紧贴潮流趋势为创业投资指标,“没有一种生意可以永久,但潮流的生意可以在最短时间帮你杠杆最大的利润,”所以他永远跟随外国趋势,找出市场趋势,了解自己的资源和知识后顺势切入。

他也指出,胆大也可能是因为无知故无惧,今年他联合两名好友进行36小时直播商业演讲便是因为无知才放胆尝试,如今叫他再来一次还真是小生怕怕。

屡创屡败屡败屡创

在陈彦宏的履历表上还有一个头衔叫连续创业家(serial entrepreneur)。一般这被用来形容连续创业成功,他则形容自己是屡创屡败,屡败屡创。

来自巴株峇辖的他从8岁开始在茶餐室帮忙父母,他早早就立志要摆脱这种靠劳力赚钱、几十年不变看不到未来的命运。十来岁起,他开始兼职和创业,做过派报、送牛奶、上门推销厨具、洗车、卖冰淇淋、卖盗版光碟、卖电话……初期都获利,但因为他把赚到的钱悉数投入,也因为“朋友”建议各种投资而失焦,加上自己没有善尽本份、未有亲力亲为,最终以失败收场。

经验传承与分享

从电子废料这一行抽身而出后,陈彦宏休息好一阵子,后来在少年时代就结识的生命导师点醒以及思考未来后,他又找到新的动力:经验传承与分享。他成立风险投资公司TBV Capital Sdn Bhd(也称为TinkBig Ventures),也先后担任国外内创业加速器导师、风险投资金司基金经理人。

那期间他也联合成立创业加速器Appshacks并仿效美国真人秀节目《创业鲨鱼帮·Shark Tank》,办真人秀提供平台给新创企业获取金主投资赞助,这个商业点子吸引令金主向他买断整个项目,陈彦宏带着翻了好几翻的资金离开。

他也与友人共同成立全马首个众募平台CrowdPlus.asia并担任总执行长,过后觉得应付大量投资者并非自己所擅长,再加上与股东意见相佐,他抽身而出,专注在风险投资和教育工作,以自己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指导新创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关于资本市场运作如股权结构、筹资、上市、对接资源……等。他的愿望是希望打造出100家成功的大马跨国企业。

陈彦宏:创业勿怕吃亏。

给中小型企业的建议:

 

1。—— 贷款前先想清楚这笔款项可为企业制造多少新价值(可制造多少业绩?赚多少盈利?钱几时可收回?能否还贷款?),永远勿过度乐观认为能借一定有本事还。

2。—— 钱,不要借到刚刚好。若你需要50万令吉,建议贷款80万令吉,剩下30万存入银行以备用来还贷款的,这令你起码在一年内没有还贷款的压力。

3。—— 面对现金周转困难时,学习砍掉和降低成本,必要时砍掉顾客。许多企业现金周转问题是因为顾客还款周期太长所导致,若顾客还款周期超过60天,何妨忍痛砍掉。

4。—— 政府有多机构或管道可帮忙,万一陷入贷款、破产困境,不妨查看AKPK、大马信贷担保机构(CGC)、中小型企业银行及贷款……等获得援助。

5。—— 销售额是假象,现金才实在,企业家必须会看账目,尤其是现金的数量。

反应

 

职场

许咏胜播客之路 5年成个人理财“金话筒”

报道|郑美励   摄影|王宥文/受访者提供

在马新一带经营播客(Podcast)能够维持生计,甚至发展成为一门事业吗?至少许咏胜(Reggie koh)证明这种可行性是存在的。

许咏胜是新加坡知名个人理财知识播客,他涉足声音经济的驱动力是源自于对“投资大师”的怒火。是的,创业动机和理由千千万,打假也是一种动力。

人称Reggie的许咏胜是新加坡个人理财领域播客网络The Financial Coconut的创办人。这个由他创办的播客节目诞生于2019年,从个人理财知识的分享起步并将内容扩展到职场、房产投资、股票和创业等领域,采访了许多新加坡个人理财界的大咖,国会议员林志蔚、新加坡总统候选人黄国松也曾上过节目接受访问,5年以来,累积上线英文节目超过500集,中文节目70集。

从5年前的单打独斗,一人包办企划、拍摄和剪辑,如今的许咏胜已经拥有一组团队帮忙他分担工作,毕竟如今他已不止是录制自己的播客节目,也为知名企业品牌制作线上理财、投资节目。

回想当初,开设播客节目时许咏胜可没想过会有今天这番成绩。在投身于播客节目之前,许咏胜曾经是新创企业联合创办人、咨询顾问企业的联合创办人,2019年他远离高压的新加坡职场,来到吉隆坡休息抒压。

创办播客节目原因

过了半年悠哉闲哉的日子,他开始觉得生活有点无聊,朋友也在问他“你这么年轻就什么都不干了是吗?我就觉得有点心虚,不然就做点东西咯。”

要做什么呢?本就有收听播客节目习惯的他,决定从这里下手。

许咏胜并不是富二代,但他靠着早年投资股票、虚拟货币赚到的收入足以“上岸”。在网上冲浪时频频被各类“投资大师”的广告跳出来打扰令他不胜其烦;其次所谓“投资大师”贩卖焦虑、恐惧和不切实际的希望,更令他十分恼火。

当时他心想,不如拿起麦克风录制和分享自己的想法,放到网上去与“假大师”唱反调,“因为我觉得他们讲的东西是废话。”

声音可以创造收入

每一年的生日许咏胜都想尝试不同的新事物,给自己来点新意,2019年他的生日新搞作是制作播客节目,第一集他分享自己为何会在大马生活,为什么制作播客节目;第二集他开始聊如何储蓄;第三集开始聊如何针对薪资与老板讨价还价;然后是投资、保险、房地产等等……初期他只是分享自己的观点,但当自说自话已经缺乏新鲜感时,他开始邀请专家或权威人士作客。

经过几十集的积累,他的播客节目开始“火”了,收听人数增加之余也陆续有财经、金融、保险类商家找上门谈合作,这促使他改变想法,开始认真把播客当成事业来经营,“我也没有想过可以赚钱,就是打发时间,可是慢慢慢慢又好像可以啊,然后就慢慢慢慢做下去咯。”

“刚开始也不是特别专业,”随着节目慢慢累积听众,许咏胜越发意识到自己作为一种传播媒介,有必要传递正确的资讯,因此对于内容更为谨慎,他也开始摄取大量财经相关知识,确保自己的播客内容不仅有趣、言之有物也具权威。

创业之旅高低起伏

他指出,疫情爆发促使人们和商家把重心转移至线上,让当时属于小众频道的他也能分一杯羹,包括与一些银行配合,让他备感激励与鼓舞。

在巅峰时期,许咏胜的播客节目曾经一度每周上线5集(含旗下其他主持人的播客节目在内),但随着2022年全球股市前景不佳,广告客户大砍开支和预算,他也腰斩不少节目,2023年市场开始回暖,他的播客生意也上了轨道,有重复的客户以及广告预算提高,除了原有的英文和中文播客节目,他也锁定马、新、印尼文化圈,打算增设马来文节目。

这5年间其实他也多次有过想放弃的时候,但妙就妙在每每他想放弃时又总有机会(广告商)出现让他又有了坚持的动力,“那就继续做咯,然后厂商会累积的嘛,他们做的开心明年就会再找你,然后就这样一个一个累积上去,慢慢做起来咯。”

想当播客,有何建议?

1. 少说废话

在许咏胜看来,新涌现的播客聊太多废话而且并不精彩,既然如此何不往专业路线前进。他指出,如果自己是某个行业的专家,自然有更多扎实的内容可分享,但即便并非专家,却可以扮演好优秀主持人角色,为专家搭建舞台,让他们聊健康、金融、流行的产业甚至汽车,重点是让自己的播客节目成为相关行业的佼佼者。从现实层面来说,对于日后的变现也有所帮助。

2. 长期经营

“舞台站久了就是你的,是不是吴宗宪讲的?”许咏胜打趣的说,他坚持得够久,在新加坡同类型的英文、中文播客节目中,已经少有竞争对手,一些竞争者已经消失或奄奄一息或运营不善。

例如一些长期不与网络、新媒体平台配合的跨国金融机构如今也打破传统,开始和许咏胜洽谈合作,对他来说这是一种小突破。至于原因,他理直气壮的说:“因为我是新加坡唯一的中文财经频道,所以他就跟我配合咯。”

3. 内容为王

“你要让人家觉得说,这档节目好像来的人都很有意思,不一定要每个人都是大名鼎鼎,不是一定要No.1的医生。当然你会希望最终有名医名师上你的节目,这个对你的节目是一种突破,可是你跟听众的关系必须要建立在你可靠、可以信任、聊的内容有水准,我觉得这个还是很重要的。”

他形容,打造一个平台让很多厉害的人乐意把他们的经验在节目上分享,这便是该平台的亮点。早年要邀请受访者时,他也吃过闭门羹,但如今早他已不烦受访人选,反而在挑选受访者时有3大标准:

(1)影响力,是否为相关领域权威人物;

(2)网络上追随者/粉丝人数;

(3)是否有故事可分享,口才如何。他指出,甚少有受访者可以满足3个标准,通常都是3选2即可。

新马双城记:赚新币圆退休梦?

根据许咏胜的分析,听众群以白领中产阶级为主,当中约30%至40%听众推测是大马人、约30%的“新加坡听众”可能是在新加坡工作的大马人,因此节目中偶尔也会谈到大马人才到新加坡就业的现象。

●多少薪资值得加入赚新币大队?

许咏胜建议到新加坡求职网站查询市场薪资水平,若要求的薪资比市价低10%至20%,在新加坡雇主眼中便是具竞争力的人才。

“不是说大马人过去新加坡,要赚多少钱才划算,其实主要还是你过去新加坡后的生活方式,你想象的生活还有你可能10年的规划是什么,然后从那边去看,但是市场的估价还是很重要。”

他指出,新加坡中产阶级的中等收入约为5000新元(约1万7518令吉)左右,大学毕业生(不论新旧)的平均薪资介于8100新元至8200新元(约2万8379令吉至2万8730令吉)之间,这类人士极可能已是主管阶级,因此当一名已任职主管的大马人到新加坡就业(合理推测寻找主管的职位)也可以此为衡量。

他建议有意往新加坡求职的人尽早行动,而在大马累积数年工作经验后赴新加坡求职相对吃香,“因为你有经验,而且你愿意比新加坡人便宜一点点,而且你又愿意熬,当你要和公司讨论薪资时,这是最好的支撑点。”

●马新汇差持续扩大?

许咏胜指出,考量到马币对新币的贬值率约5%,换算之下相当划算,赚新币然后在家乡贷款买房俨然已成为赴新工作者的选择之一。除此之外,他认为,虽然新加坡当地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极低,但受政府规范的现金管理平台陆续出现并提供有吸引力的利率,当地银行亦在陆续推出新产品,新加坡股市、美国股市。

在他看来,若两国汇差持续扩大,在新加坡的大马人只需花更少时间就能达成提早退休、回乡养老的心愿,与此同时也会吸引一批新加坡人来到大马经商或过生活、退休。

他观察到一个现象是越来越多白领阶级把家人迁居到新山,然后自己在新加坡租住小房子来把控物价,至于每日往返新柔长堤工作,他直言虽然可以省下一些费用但却相当耗神,白领阶级委实没有必要这么操作。

●保险买多少?

大马人在新加坡因病因伤入院无力缴付庞大医院费的新闻时有所闻,许咏胜提醒关注自身安全保障。

“马新主要的不同在于大马的医疗是免费的,所以买医疗卡之类的都是希望可以去私立医院,在新加坡的话,其实政府医院是蛮不错的,所以这个必须和保险经纪商量买什么。如果你长期待在一个国家,买当地的保险比较划算,毕竟原有国家买的保险产品一旦出了国,一些保障就会失效或者打折。”

至于“保险应该占收入多少巴仙?”,许咏胜直指出这是错误的想法,重点应该是能够获得多少或多好的保障,而非根据薪资的多少巴仙率来决定保障,“我可以赚很多钱但我保费不一定很高,重要的是我可以拿到保险产品有多好。”

●吉隆坡飞新加坡的秘密?

许咏胜指出,往返马新机票最贵的部分是新加坡征收的机场税,而从吉隆坡飞往新加坡的单程机票,自然收取令吉,因此单程飞往新加坡的机票相对便宜,想节省塞车时间又省钱的人士不妨考虑从大马搭飞机往新加坡,但由陆路返回大马。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