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科技盲

近年到中国,发现中国发展一日千里。基本建设,科技等,发展之快令人乍舌。

基本建设中,高铁快铁就不用多说了,中国的宏愿即是把全国主要城市全部衔接起来。也意味着,跳上快铁,即可从香港通达北京,从上海亦可横跨至成都。



科技方面,80-90 年代新加坡是许多国家的模范,当时中国还得向他们学习,20-30过去了,新加坡科技进展不大,中国却展翅高飞。

以前新加坡提倡“不用现金社会”,购物一卡搞定,中国现在跑得更快,一部手机大部分日常生活付费/收款都搞定。打车、搭地铁、买东西、看电影、脚底按摩甚至去跳蚤市场,交易都是用手机“嘟”一声,完成付款。

中国生活须学习科技

在中国生活必须学习使用这些科技,用App进行交易,不然就会与社会脱节,成为科技盲。

有一次去光顾快餐店,发现有个布告写着“网上订餐,这里取餐”的柜台。



我走近小小声对柜台说:“我是外国人,只有现款。”柜台点点头,指了一下说:“过去哪里排队。”

真惭愧去到中国,我承认我就是个科技盲。

与一位科技老前辈聊起,他说:“中国的进步是跳跃式的,新加坡的进步是渐进式的,马来西亚的进步是龟爬式的……”

我再同意不过了。

喜见马国网络价格降价,速度相对更快。无论如何马国必须加倍努力,迎头赶上。不提升网络效率,马国竞争力与邻国相比就会处于下风。

再也不能以龟爬式的方式前进,要成为兔子以跳跃式迈向前。

反应

 

商余

俗气的智慧/张毅全

【人在江湖】文与图|张毅全

过年时亲朋好友相聚,共度佳节。一位充满好奇心的小朋友提出了一个问题,引发了一场关于传统与文化的有意义讨论。

“舅舅,为什么华人过年时总是有些传统,比如说要买新裤子,团圆饭桌上必须摆上‘鱼’等等?”小朋友的问题简单而纯真,却触及了深层的文化传承与象征意义。

舅舅微笑着回答:“小朋友,这些传统都有它们特别的含义。我先说新裤子的传统。在广东话中,‘裤’和‘富’发音相似,买新裤不仅仅是购置一件新衣物那么简单。它象征着新的开始,寓意着穿上新裤的人在新的一年里能够经过努力工作获得更多的财富,过上更好的生活。有些老人还保留着在大年初一剪裤子的习惯,这种‘裁裤’音似“财库”实际上是财富积累的象征。”

关于“年年有余”的传统,舅舅继续解释道:“‘余’与‘鱼’在发音上相近,‘余’意味着丰收和富余。把鱼摆在团圆饭桌上,是希望不仅五谷丰登,而且财富充裕,即使遇到困难,也能有足够的积蓄应对。”

积极思维传承数千年

舅舅的话语中流露出深深的敬意:“在古时的农耕社会,老百姓过着节俭朴素的生活,满足于衣食无忧,稍有积蓄已然心满意足。尽管过年的这些习俗看起来有些俗套,但其中蕴含的期待与思维方式,正是现代所说的积极思维。这种态度与你花费成千上万去参加激励课程是一样的道理。数千年前,我们的先祖已经拥有了这种积极思维,他们一直都在激励自己和身边的亲朋好友,而且这一切都是免费。”

这并不是俗套,而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我们的先祖是多么睿智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