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

【大千世界】医生寻上门狂按门铃
因为体检报告太吓人!

191013ys001

(北京13日讯)中国浙江杭州日前发生一起“医生追病人”的事件,一名16岁的女高中生因为恶心、呕吐,到大医院挂号看病,但报告出炉前就与父亲回家了,没想到看诊医生一看报告,立刻照着病历上的地址,追到女高中生家狂按门铃。



据报道,这起事件发生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该院的消化内科倪思忆医生8日接到一名16岁的女高中生病患,这名病患因为近日不断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因此他安排了血液常规检查等项目,交代病患30分钟后回来看检验结果。

倪思忆指出,当时他没有特别注意这名病患,只是觉得做完了检查,怎么迟迟没回来,后来一看报告,才发现这位女高中生的血糖值高达40.1mmol/l(721.8mg/dl),远超正常人用餐过后的指标,很有可能是糖尿病酮酸中毒,当场吓傻,不断联系对方,“她这样的指标,如果不及时处置,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虽然倪思忆试图通知对方回来看诊,但当时这名女高中生已经回到家了,在病历上留下的电话号码也是空号,只能透过地址去寻找。当时正好是倪思忆的下班时间,因此他照着病历上的地址,赶到女高中生的住处附近,不断按门铃。

透过邻居的帮助,倪思忆终于找到女高中生的家,与对方家人进行沟通,成功把病患带回医院,“这里是老小区,门牌不好找,还费了一番周折才找到她。”

女高中生的父亲说,女儿平时喜欢喝奶茶,常常跑厕所,身材也微胖,但家人没有很在意,“医生追上门来,还是第一次碰到。看到他那么认真负责,当然相信他的判断。”



替这名病患安排好住院手续,交代好病情后,倪思忆才发现,由于太过紧张,自己整个晚上都还没吃饭。经过检查后,这名女高中生被确诊糖尿病酮酸中毒。

这名女高中生说到,真的非常谢谢倪医生的暖举,不然很有可能会延误就医,“我总记得他说的那句话,我是他的病人,他就要负责到底,让我非常感动的。”

反应

 

大千

女医生治女病患更有效? 研究:死亡与再入院率较低

(华盛顿24日讯)最新医学研究显示,女性病患若接受女医生治疗,不论是死亡率或1个月内再入院率,都比接受男医生治疗还低。

研究团队认为,原因可能是女性病患较愿意毫无顾忌地向女医生讲述症状,且男医生较易歧视女病患,“认为女性的症状更多是因为情绪而引起。”

综合外媒报道,日本东京大学等团队在美国医学杂志《内科医学年鉴》(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最新发表的研究显示,接受女医生治疗的女患者住院后30天以内的死亡率为8.15%,比由男医生治疗的低0.24%;出院后30天以内再住院率也比男医生治疗的低0.48%,为15.51%。

该研究利用美国公共医疗保险的诊疗数据,对2016年至2019年间,约4.2万名医生治疗的近78万名65岁以上的住院病患调查。

结果显示,对于男性病患而言,医生的性别几乎对死亡或再入院率都没有显著影响。

研究团队成员、东京大学特任讲师宫胁敦士表示,虽然数据本身无法解释为何女病患接受女医生治疗的表现会更好,但有其他研究证明,女病患接受女医生治疗时,不太会经历“沟通不良、误解、偏见”的情况。

宫胁敦士提到,部分问题的原因在于,医学生在女性健康问题上所得到的训练有限。非营利研究和倡导组织医学诊断协会医疗官怀特(Ronald Wyatt)则指出,“医生倾向于对女性有刻板印象,无论年龄,会偏向认为女性的症状更多是情绪所造成的,或者她们的疼痛其实不那么严重。”

根据统计,在美国女性和少数族裔患者被误诊的机率比白人男性高30%。研究团队认为,另外一个原因是女医生更懂得倾听,女病患也更愿意在同性面前毫无顾忌地讲述病情,让医生更好做出诊断。

女患者不必换医生

不过,密歇根大学医学教授马拉尼(Preeti Malani)也提醒,这并不意味着女患者应该要换医生,因为整体差异仍小,“认为需要找和自己性别和族裔相同的医生是错误的,更主要的问题是了解这些差距背后的原因。”

德克萨斯州贝勒医学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教授辛格(Hardeep Singh)表示,病患从住院到出院,除了医生外还接受了整个医疗团队照顾,“医疗结果不太可能取决于个人,而是整个临床团队和当地护理的环境。”

不过,辛格也提到,此研究确实表明女医生有更好的沟通条件,因此希望卫生单位能够彻底了解者些女医生治疗女病患时做对的地方,再将其推广出去,让医生和患者间有更好的信任关系。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