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李振兴:筹建威南日新国中坎坷
“4年艰辛终梦想成真”

耗资3000万令吉建设的威南日新国民型中学。

(威南11日讯)以拿督李振兴为首的威南日新国民型中学建委会,在短短4年内筹获3000万令吉建校基金,过程之艰辛坎坷,一言难尽。

回顾这4年的经历,李振兴只有一句话:“建委会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威南拥有一间国民型中学,这梦想我们实现了。”



李振兴接受华文媒体联访时侃侃而谈崎岖不平的建校之路。

“建校工程以捐款筹获多少就建多少的方式进行,2015年间是最艰辛、寸步难移,几乎不能再走下去了,当时很想唱一首济公活佛的歌,‘鞋儿破帽儿破……’。

他说,当时仅筹获约1800万令吉,建委会考虑经费不足问题,决定放弃兴建其中C座八层楼或仅打好地基,等筹获建费后再继续。”

丹斯里黄荣盛博士(右三)巡视威南日新国中建筑工程。右四和五为拿督陈福星和拿督李振兴。

李氏基金会伸援手800万“喜从天降”

李振兴说,他和建委会走遍了槟城各区大街小巷领捐款,包括农历七月中元庆典每晚三四场的奔波,但距离目标还是有一大段距离,正当大家都“软”了之刻,突然“喜从天降”,来了一笔800万令吉捐款,解决了当时工程几乎停顿的窘境。”



他说,这笔来自李氏基金会的800万令吉是他们误打误撞,陆续写了2封申请信给李氏基金会,结果都批准了,共计800万令吉,过后丹斯里黄荣盛博士答应筹备400万令吉,建委会着实松了一口气。

“建委会从2012年3月成立,4月在槟岛展开首场筹款活动、6月在大山脚进行第二场,10月在华都村礼堂,一连展开3场大型筹款活动,过后于2014年在汽车城、高渊和隔年在大山脚及黄荣盛于高渊培德办最后一场筹款活动,每一场我都很清楚。”

威南日新国中动土礼上,陈福星、郑奕南(右)和林冠英(打桩机内)曾放话,3人要手牵手一同走入学校礼堂。

再难也不言弃

李振兴说,教育部于2011年教育部破天荒批准一间全新的国民型中学给威南日新国中,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因此,虽然建校之路不易,他也不轻言放弃。

不忍学子舟车劳顿

“我也是大山脚日新国中学生,我了解威南子弟去大山脚就读的舟车劳顿,因此,希望能贡献一份力,大家一起来实现威南人的梦想。”

他说,当时外界在传,没人要做的位置偏偏他拿来做,其实当时他的想法是,若大家都不扛起这责任,这张破天荒的新国民型中学执照肯定会被收回了。

亚莎士世界献出8亩地给威南日新国中建校用途,威南7华小成员出席见证。

拼命筹款不怕丢脸

李振兴坦言,当初扛起这责任时,他并不知道路是这么艰辛困难。

“2013年1月19日举行动土仪式时,拿督斯里郑奕南、时任首长林冠英和亚莎士世界有限公司董事经理拿督陈福星曾说过一句话——“学校一旦建竣,我们3人手牵手,一起走进学校礼堂”。

“我当时听了,心里感觉很压力和害怕,还没开始动土就说一起走入学校礼堂大门,这句话提醒了我,建校费3000万令吉你要拼命了,当时他们还嘱咐我一定要成功。”

他说,过后他就没有想太多了,开足引擎马力尽量的去做,能做什么就去做,可以申请的就去争取,也不怕丢脸,因为争取到的每一分钱都是学校的。

“义卖活动时,我都站在路旁协助,义卖大马彩时,我也帮忙推销。”

他说,其实他63岁这年龄,是应该在家里含饴弄孙了,为什么要劳碌奔波?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威南有一间国民型中学。

威南日新国民型中学建委会于2012年3月在敬群学校校友会会所成立。

见首批新生心中忐忑

威南日新国中于2017年开课,首日看着首批学生走入校园,李振兴坦言,他心里很害怕,这批学生将擦亮或损害学校名堂?

他指出,学校建竣后,开课前他坚持一定要收威南7间华小学生,因为威南日新筹建过程中有威南7间华小三机构的参与。

威南日新国民型中学于2016年底建竣,2017年开课,迎来首批213名来自威南7间华小新生入读初一;第二年和第三年也接收220名新生,目前全校有650名学生。

威南日新建委会2014年动工兴建,该校共有4座建筑物,分别是A座四层楼,B座五层楼,C座八层楼和D座四层楼。

反应

 

言论

由疫情催动的教育革新/林煌达

面对冠病影响,结合了互联网与智能教学的线上学习,似乎已在“老师要教好,学生要学好”的前提上,成为了人们推崇的“教育新常态”。

近几年来,随着多媒体、电脑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开始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改善原有的教学方法及教育环境;然而,此种做法也间接导致了传统学校和教师的角色,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及挑战。



学校作为一个接受正规教育的场所,长期以来以传授符合国家与社会发展目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任。许多现代的学校其实是早期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并以培训工厂员工所需的工作技能为主,甚至向精英阶层传授管理政府、企业与军队的知识与学问。

如今,这种应工业需求而生的被动教学模式已显落后,也不适用于21世纪强调自主学习的大环境。因此,不论是教育结构、教学模式或学习技术,全球的教学资源及教师角色,都无可避免地面临着多样化及颠覆性的革新。

此外,身为教学的主体与中心,教师亦须在不影响教育水平及教学质量的情况下,通过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改善原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本位的教学功能,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潜力。

师生身分重叠模糊



时至今日,教育的核心已从“教”转移至“学”,课堂的目标也不再是老师的教学进度,而是在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台湾著名作家严长寿曾说,我们应该从未来的眼光审视现在,而非用过去的经验框限未来。

对此,我们不难预测,今后“教师”与“学生”的身分将经常重叠,而日渐变得模糊;“学校”也将成为一个求学的地方,转型为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话虽如此,教育不应因科技的进步而变质,其传承知识、启蒙创新、立德树人的本质更不能够因为新技术的介入而被抹去。

教育不能仅着眼于现在,而是必须放眼到宏观的未来。面对新科技带来的各类冲击,有些教师是表现得不知所措,有者则固守权威,其中自然也不乏过于看重技术的更新,而漠视了人文素养的教育工作者。

有道是,培养人才靠教育,而教育成败的关键则在于教师。而今,在以“创新学习”作为新理念的教学环境中,如何高效地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以及改变现代课堂中教师的角色,诚然也是教育界中的重大议题。

换个角度来看,学校、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变,除了可被视作推动教育改革的契机之外,或许也是某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即让一众教师重新审视往日教学方法的同时,亦能为旧的教育观注入新血、赋予新内涵,并用以栽培适应时代发展的栋梁之才。

互学新知为后代谋福祉

适逢今年我国教师节的主题为“为知识学习,塑造下一代”(Berguru Demi Ilmu, Bina Generasi Baharu),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及“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之理,在居家抗疫期间可谓比以往更具启发性。

有鉴于此,教师应时刻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及深化对教育的理解与认知,并借此引导学生树立相应的自主学习方法、策略及观念,且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互学新知,踏实地通过教育为我们的下一代谋求福祉。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