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东方角度重新诠释
辛●香●料

槟城出生、现居于台湾的香料女王陈爱玲(Spices Tan)出书了。 

《辛香料风味学》481页,34种辛香料是她周游列国、追根究底的心血。她说:“西方人把东方香料带往西方,一直以来无论是观念、用法、甚至写在书籍里,大都是从西方人观点来诠释,我写这本书的目的是要从西方人手里重新拿回主导权。以东方角度重新诠释‘辛香料学’。” 



关于“Spice”这个字眼,中文一般译为“香料”。陈爱玲也是到了南印度IISR辛香料研究学院上课后才懂,Spice乃是由辛、香、料,3个区块组成的。 

●辛:(辛料/Spice),具辛味,有整合众辛香料的本事。—— (辛就是辣。辣椒、姜、芥茉子尝起来触动刺激舌头,带来辣意识的食材,全归类料在辛类里。)

●香:(香料/Aromate),有醚、酚或醇等挥发性的味道,增添香气层次。—— (香就是会释放香料的物质。食材中会释放醚粉这类化学物质,八角、桂皮等会释放香气的全被定义为香 。) 

●料:(调料/Condiment),发挥调味与上色的功能。—— (料指调味料。辛香料的调味料除了能释放本身味道,还要有上色的功能。具有色香两大功能,就被规范到调味料这一块区域。例如,阿叁(Asam Jawa),它既有酸味也有上色功能,黄姜也是,鱼露也是调味料之一。)



巧妙运用提升风味

在马来西亚,想到辛香料直觉会联想到印巫族群,于是,即刻问人在台湾的陈爱玲,为什么华人的思维里,想到辛香料相关菜色,直接就会联想到巫印群体的料理,相对的,华人在这块的印象记忆却很模糊? 

刚好人在线上的她即刻反驳说:“谁说的?中餐也有八角丁香肉桂草果,还有五香粉。” 

再问:“可是在中文里,它们被定位于药材而不是香料。” 

她笑答:“不同的区域称呼不同而已。在印度称之为辛香料,中国称药材,都可以当香料使用,吃多了就是药,走入厨房不就是调味料。” 

那如何不过量? 

“其实,香料用在菜肴里头都没有过量的问题,因它就是调味。试想,今天做一道罗望子虾,你会将罗望子大量加到虾里,然后让虾吃起来只有酸而没有鲜吗? 

“辛香料在应用时只有一点要注意,烹调时,首先要思考这道菜里所需要的分量有多少?再巧妙的运用一些香料帮助它提升风味。” 

菲律宾胭脂子

单元分析香料应用

至于她大声呼喊的“西方国家拿回辛香料”主导权,这又是何解? 

“辛香料原产于东方,东方也是吃香料最大的区域,现在我们不过是要拿回主导权,也就是借机告诉西方人,东方人是怎样用香料的。 

“西方香料著作上很少见到他们将辛香料和习俗相提并论,书里我会解释这一块,譬如丁香篇,就会提到当地人的习俗,孩子出生时都会用到丁香,这是过去西方人所不知道的。某种程度来说,这就是拿回主导权,也让东方人明白,自己日常是怎么对待这些香料的? 

“每一个单元都会分析,东西方过去怎么应用香料。其中好多篇幅着墨在东方人如何看待和使用单方香料,它如何跃入我们日常菜肴中。尤其在台湾,大家对香料普遍陌生,但每一个人又对它很有兴趣,究竟要怎么用?书里就会有一五一十的配料剖析,教你弹性应用它。” 

陈爱玲为《南洋商报》的美食专栏作者。

东西方香料面面观

————问答篇

问:古西方香料应用主要用在防腐上、调香;相对的,古中国辛香料的文献多出现在医书上…… 

答:确实,像在古埃及时代,这些辛香料主要用来做防腐,但也不全然是用来防腐,因为当时这些香料非常昂贵,只有上层社会像是古罗马或古埃及王或贵族才有能力、资格吃香料。在中国,多用在药理调味上,这里举个例子,像是花椒,花椒在东方本草经里,主要是用来治风邪、也治疗胃寒、也可以明目,这是本草经集里所记载的文献。 

问:印度人有用花椒吗? 

答:没有。很多香料有特定国界味道,譬如,欧洲人喜欢用茴香类,尤其是茴香子或者葛缕子;东方人常用的是姜、南姜、花椒、胡椒。说起来,胡椒也有它特定区域的一种差别待遇。胡椒产于东南亚,当地人会大量采用胡椒。但你无法想象到,远古的古埃及、古罗马或者十五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只有帝王阶级才有办法取得胡椒。在旧欧洲,餐桌上招待客人时拿出一把胡椒,那是极之有面子,且是非常高级的享受。 

欧洲食材搭配香料味道更好。

问:东西方在辛香料运用上有什么差异? 

答:就举花椒和茴香子做为例。原产于中国的辛香料流到国外,人们一般只会把它当成是某一种特定菜肴的主要调味料;但,我举茴香子,它来自地中海国家,在地中海国家,早期辛香料当地人是用来控制体重的,在茴香子篇你可以看到,茴香的希腊文叫Marathon,即中文的马拉松,运动员用它来控制体重的;而在北美洲,人们大量的吃它来帮助乳汁分泌;中世纪时,英国人常常吃茴香子,它们还认为茴香子是奥丁九大药草之一,西方人会用茴香子调味,叶子还可以染色,种子还可以用来调香和提取精油,很多精油其实也来自辛香料。

全世界有产香料的地方,除了以色列之外,我几乎都留过足迹,这是曾在佛罗伦斯住8个月的留景。

●香料小故事●

咖哩—— 咖哩变成咖哩粉

咖哩字眼是属于“英国人”的。 

饮食是一本人类历史汇集学,它融合了当地文化、地理和人的日常,所以走到一个国家,坐在餐桌上品尝当地人的家乡味,若你具有基本的饮食知识,只要将它稍加的融汇贯通,往往一碟菜就有一个属于当地人的故事。像我们天天在吃咖哩,它是怎么走入这个国家,就请陈爱玲用她的“辛香料”分析当中的来龙去脉。 

“大马人的认知中,咖哩源于印度。可是,印度人不会说自己的菜肴叫“咖哩”。咖哩(Curry),其实是英国殖民印度时,赋予它的一个总称。(不信,可以到印度餐厅翻开菜单,绝对翻不到咖哩的字眼。) 

配成粉带回英国

到底,咖哩到底是怎么演式出来的? 

“英国人从印度撤退后,就强迫印度人要配出一种叫咖哩粉的东西让他们可以带回英国,未来可以在英国依照配方继续吃到这么美味的料理。可是,这有点为难印度人。因印度人都是信手拈来就成菜,他要煮蔬菜,脑海就自动知道要加胡荽、大小茴香、葛缕子、葫芦巴,但是印度人没有一种即成品叫咖哩。由于是英国人的要求,印度人唯有依据平时煮菜、煮肉、煮海鲜会添加的调味品,将它们混合一起让英国人带回国,英国人就称这种调味粉为咖哩粉。”

 

调配原乡味道

那英国人所创的咖哩粉是什么时候来到东南亚? 

“其实是在十六、十七世纪,有一位印度商人把Gujarati和南印度的食物引进东南亚,再结合中国商人带来的八角、丁香、肉豆蔻,发展出东南亚独特的咖哩风味了。颇有意思的是,早期印度人配给英国人的咖哩粉,风味都不一,全取决于是在印度的哪个省、哪一位师父调配的,每一样咖哩都依附着印度当地原乡的味道。来到英国的咖哩粉,再随着印度人移民到东南亚落地生根以后,结合了当地人爱用的香料,发展出新的风味——属于东南亚系列的咖哩,这些单方香料被组合起来,就统称咖哩粉。” 

作为一个离开家、才因恋家,开始了香料探索之路的香料达人,陈爱玲感触良多:“在书里,更主要的是想要介绍这些我们常吃的单方香料究竟有什么食疗功能。我们常吃,却对它陌生。请问,你知不知道,大马的咖哩面中有多少种配方呢?你想,你问十个人,十个人都不懂吧!” 

咖哩粉

阿叁叻沙—— 调整味道不重迭

食物是会说话的。 

阿叁叻沙是一道非常槟城的地道料理,做为槟城人,陈爱玲是如何诠释这样的一种饮食结合呢?

“阿叁叻沙是非常有趣的组合。早期的华人移民是不吃辣的,可是抵达到大马,与友族接触后,彼此就会互相学习,譬如早期大马巫印,也不会吃红葱头酥,可是现在他们都吃了。关于阿叁叻沙,其实它是本地华人发展出来的一道独特味道,就是加了当地的罗望子,还有友族吃辣的概念。当地人常在用的南姜、香茅……我的书中有提到结构问题,为什么要特别强调结构?因当你理解结构,就会变化出自己的味道,它是非常具有商业价值的。当你学了套理论,就可以在自己的配方当中做出适合调整,味道也绝不会重迭。” 

说到阿叁叻沙,自然提到“罗望子”(俗称阿叁)这味辛香料。 膳食纤维含量高

陈爱玲在台湾一直在推动吃罗望子,虽然它外形黑得不起眼,但是果肉富含丰富钙质,膳食纤维含量高,不但能帮助消化,还能改善便秘和腹泻。罗望子具有多酚和内黄酮可以调节胆固酵,它所含有的酒石酸可以清热、消除脂肪、清宿便。 

陈爱玲感性地说:“研究辛香料的路上,我走了十多年依然有感于香料世界的博大精深。未来,我希望可以探索到辛香料的食疗层面,尤其是针对慢性病的食疗部分,深入去看这些辛香料,它的功效真的不得了!”

罗望子(俗称阿叁)。

新书分享会:

 

●11月8日(8pm)Mano Thinking杂志分享会 

54,Jalan Putra,50350,KL 

●11月9日(3pm-5pm))城邦分享 

41,Jalan Radin Anum,Sri Petaling,57000,KL 

●11月10日(3pm-5pm)Mano Plus 

37A & 37B,George Town,Beach St.10300,

George Town,Pulau Pinang 

反应

 

美食

外皮似红毛丹 爆开却是香料?

香料寻奇|陈爱玲(《辛香料风味学》作者,专研香料,目前任职大学讲师)

疫情后第一站迫不及待飞到越南中部,距离上一次已经7年了,相较于北部比较华化的氛围,南越胡志明受法国殖民文化影响,我对中部香河蜿蜒流经岘港、顺化、会安更念念不忘。

这次的行程只有短短的8天,由于不想太劳累奔波,就选择从岘港进入越南中部,这座建于公元192年,当时为占婆王国,全盛时期势力范围延伸至现在头顿市(Thành pho Vung Tàu),最终在15世纪被扶南人所灭。

吸收中华文化

岘港与顺化不到2小时的路程,这里却是古代占婆与中国汉代所管辖的分水岭。11世纪李朝(Ly dynasty)延续孔老夫子思想,设立翰林院培育知识分子到陈朝(Tran dynasty)立都,国号大越,在最初100年间有贤君当政。

15世纪之后阮氏王朝(Nhà Nguyen)可就没有这么幸运,先是家族内哄,后又试图向邻国真腊(Chenla)、暹罗(Siam)拓展版图,消耗国力引起民怨,最后不得不求助法国,最后沦为保护国。

越南从过去一直吸收大量中华文化,当然也包括饮食,尤其在前面提到的王朝皆选择在顺化建都,各种精巧饮食于焉诞生。我一路从蚬港走到会安,中部米食尤其最爱一种名为胭脂籽(Annatto)的香料,其原乡远在地球的另一端——南美洲。

它来自小型热带树胭脂树科(Bixaceae)胭脂树属(Bixa)果实,外皮裹着短毛,乍看如红毛丹,果实成熟会自动裂开,内有大约50颗大小的艳红色种子。

血液神圣象征

玛雅人将它视为血液的神圣象征,以胭脂汁墨书写经文,借新鲜种籽泡水或浸泡释放出亮丽色彩彩绘身体借以掩饰身分,防止敌人侵袭。成分中有类胡萝卜素亦能抗紫外线防止晒伤也能免以蚊虫叮咬,既可染发或制作古代胭脂膏,所以又有唇膏树(Lipstick Tree)的别名。

胭脂籽的拉丁文:Bixa orellana是为纪念16世纪西班牙征服者法兰西斯科·德·奥雷亚纳(Francisco de Orellano)发现亚马逊而取的名字,紧接着哥伦布出航,抵达他认为的“印度”,后来才证实是美洲,15年后麦哲伦帮他圆梦,登陆菲律宾群岛。同时也开启欧洲人来到广南省最大的秋盆河河口附近,也就是现在的“会安”,聚集在此进行贸易。

微胡椒淡花香

中国人用丝绸、沉香交换盐、肉桂等民生用品;日本人用五金换取糖及中国商品;欧洲人从四面八方寻获奇珍异宝,包括胭脂籽也在这时期进入会安。

胭脂籽带有微微胡椒及淡淡花香味,越南人会取胭脂籽炼油释出橘黄色泽,或用油炒肉、炖肉、腌肉。越南面包内馅里有一片金黄色烧肉就是来自胭脂籽上色的效果,许多中部米线汤碗沿浮一圈金黄色泽,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辣椒油,这是因为种籽内含有脂溶性的胭脂素(bixin),还有水溶性的降红木素(nor-bixin),越南人取之制作各种米食类的汤头,以及用在鱼板上色、炭烤肉串,呈现亮丽金黄色泽,让人食指大动。

近年来医学证实胭脂籽的生育三烯酚(Tocotrienol)有抑制胆固醇的能力及抗癌功能,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纳入合法、安全且具有商业价值的辛香料。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