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多所大学发放 统考前可申请
培中获“校长推荐名额”

培风中学与台湾国立中山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左为培中校长黄雪莱。

(马六甲2日讯)让更多学生有机会到国际优秀大学升学,培风中学积极与国外大学交流互动,争取到不少由国际优秀大学直接向该校发放的“校长推荐名额”,

这让表现出色的培风生取得统考成绩之前,可以通过在校成绩和其他活动表现,优先提交申请、确定学额。



目前向培风中学提供校长推荐名额的大学,包括中国清华大学(世界大学排名第16名)、中国北京大学(世界大学排名第22名)、国立台湾大学(世界大学排名第69名)、国立台湾清华大学(世界大学排名第173名)、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立政治大学、国立中山大学、国立台湾科技大学、国立虎尾科技大学、国立云林科技大学、国立宜兰大学、国立台湾海洋大学、中国文化大学、淡江大学、中原大学、元智大学、长荣大学以及澳门大学。

校长推荐名额的程序大多在高三生参与全国独中统一考试之前就全部结束。

培中生升学率达90%

经过校方与大学方负责人多次交流互动、建立信任关系,培风生可以通过在校成绩和相关的资料提交申请。

培风中学辅导处主任郑淑贞说,目前向该校发放的该名额大学,主要集中在中台澳地区。



她说,其他地区的大学比较少有直接与中学合作开展招生项目,例如新加坡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两校把校长推荐作为申请者的加分附件,申请者可自由决定是否提交相关文件。 

根据培中数据,近年来该校不只升学率取得90%,2017年为例,更有一半毕业生到中港台澳、新加坡、澳洲、爱尔兰、德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留学。

校长黄雪莱认为获得国际大学的认可固然重要,然而培风中学亦不忘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学生寻求升学辅导的帮助时,亦提供符合学生个人能力与家庭背景的升学建议。

反应

 

灼见

市场规律牵动教育难题/胡逸山博士

市场经济规律的确是个很微妙的现象,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把它形容为一只无形的手,在奉行自由资本主义运作的社会里不能说是操纵,但至少显著影响许多社会经济、甚至政治经济的发展趋势。即便是被奉为立国之本的教育领域,又何尝不是如此?只要我国有关当局最大程度允许教育行业依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运作,加上适当的、主要是保证品质的监管,那么很多本来以为很难处理的、涉及政治较量的教育课题,也许都能迎刃而解,或至少不再那么棘手。

就说本地实施多年的公立大学固打制吧,每次都让入学固打不多的种族忧心仲仲,眼看学子们即便公共考试的成绩再优良,也难分配到所心仪的学系。而独中生的统考文凭不获有关当局所“承认”,就更别奢想得以入读公立大学了。所以当时有者就设法凑钱到国外深造,但也有许多优秀的学子就因没钱而失学,出来社会打拼,以后只好靠“社会大学”来“学习”了。

但后来有关当局开放高等教育行业予私人界来经营,情况就逐渐有了转变。从一开始,这些民营高教学府就不甘于自限予本地,而是勇敢地走出去,与外国的大学结盟办双联课程,让许多学子们得以在本地学府与外国大学本校分别读上1+2、2+1、1+3、2+2、3+1,甚至是3+0、4+0等年份组合的课程,不但大幅度地节省了到外国求学知的高昂费用,而且毕业时还得以领取国内外两校的证书,两全其美。许多家长与学子,从此就根本不再考虑到公立大学就读的选项,而是专注到此类私立高教学府就读。

我当年独中毕业时这类国内外双联高教领域还未趋成熟,只好直接到外国去深造,否则应该也会考虑如此的“价廉物美”的深造选项。而演变到当下,许多此类私立高教学府自身也已升格为完整的大学,不一定再与国外大学合作办学。但即便如此,看来许多学子也还是趋之若鹜地要到这些本地私立大学就读,这从每次公共考试成绩放榜时,五花八门的教育展上各大小私立大学争相招生的场景看出来。如此一来,“固打少而没书读”的怪像,也就得以在很大程度上,被教育领域的市场规律进展缓解了。况且,说得更白点,对于雇主来说,更乐意聘请毕业自公立还是私立大学者。

但同样的教育领域的市场规律,却也影响在另一个相关的教育课题上,也就是独中统考文凭不被有关当局承认一事。这是一个长期以来扣动本地华文教育捍卫者的课题,而对于如我般拥有此文凭者来说更为如此。

高三班级几乎办不下去

但近年来却也观察到一个起码对我来说是个怪现象,即许多独中的学妹学弟选择在高二时报考大马教育文凭,之后就跳过高三不读,当然也就不报考高中统考了,而是凭着教育文凭,直接到上述的一众私立大学去读一年预科,之后就继续就读到大学毕业。

个别独中甚至面对高三学生寥寥无几,高三班级几乎办不下去的困境。坦白说,长此下去,独中统考所面对的问题或将超越被承认与否,及办下去是否还有意义的存在问题了。市场规律强大的运作能力,实在不容忽视。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