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陈国伟:未来世界公民品质
大学生需有人文素养

陈国伟(中)和厦大代表及贵宾分享毕业生的喜悦。左起为王瑞芳、戴良业、分校捐赠人陈华春和厦大前校长朱崇实、右起为该分校捐赠人丹斯里郭鹤年代表郭孔演、黄家定、张荣和白天。

(雪邦28日讯)马来西亚对华特使陈国伟说,现代大学生需有国际视野、人文素养、人道关怀,这是未来的世界公民所需品质,人工智能永远无法取代这些强项。

他指未来人才的培养,也需顺应这全球大趋势。



他说,世界局势几乎是风水轮流转,中国已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大马也有望数年后实现先进国宏愿。

“但我们也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大学生已非以前的天之骄子,知识不再是精英的专利,随着经济发展和民主观念的推动,教育已普及化、平民化。”

陈国伟今日出席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首届毕业典礼时说,在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的未来世界,新一代大学生需尽快武装自己的思想,建立知识体系,自觉自立地与全球知识网络接轨,不断提升自己,才能真正地面对21世纪。

厦大马分校首届毕业生
马中一带一路首批结晶品

陈国伟说,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首届毕业生,是马中“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的第一批“结晶品”。



他指大马是四大文明交汇之地,学子在这里除了接受专业学科训练,也受到各种文化熏陶,成为新时代抢手的多元人才。

陈国伟也说,回顾历史,在封建时代需培养贵族和精英来领导国家;在民主社会的今天则需依靠大批有知识、有能力的公民来执行运转。缺少有知识、有思辨力、有判断力的公民,灾难将无可避免。

“我们对大学生的期许,显然不能局限于国家而必须以全球作为单位来思考。今天的问题不再是单一国家问题,也非单一国家就能解决。”

陈国伟也希望毕业生继承校主陈嘉庚的拼搏奋斗精神,加以发扬光大。

“作为厦大马来西亚分校第一届毕业生,应谨记‘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大学文凭只是进入社会的入门钥匙,卧虎藏龙的社会才是你们继续修炼、继续修行的人生平台。”

我们毕业啦!毕业生往天际抛起毕业帽,高呼庆祝。

贡献母校及两国友谊
白天促毕业生牢记使命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今日举行首届毕业生毕业典礼,超过1000名学生、家长、老师、贵宾参加了这场典礼,见证该分校发展历史性的时刻。

厦门大学校长张荣专程从中国厦门前来为首批毕业学生颁发学位证书。

今日共有371名大学生获得学位证书,其中242名为大马学生,中国籍学生有129人。毕业生来自汉语语言文学、新闻学、会计学、金融学、国际商务科系。

该分校首批来自马中两国之外的学生于2017年9月入学,预计将在2020年毕业。

大马对华特使陈国伟、中国驻马大使白天、张荣和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校长王瑞芳都上台致辞。

白天促毕业生牢记使命,追求有意义的生活,为国家发展,也为母校和两国友谊作出贡献。

他说,由首相敦马哈迪医生领导的政府致力发展马中关系,为两国带来更显著好处:“两国的民间来往日渐密切,我期盼分校在促进中马友好关系上,继续作出更大贡献。”

万名大马生留华

白天指目前在大马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超过5万人,在中国留学的大马学生人数则近1万人。

出席贵宾包括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总会长丹斯里戴良业、马华前总会长丹斯里黄家定等。

料明年可达6千学生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指出,2016年2月加入分校的首批大马籍学生就业情况良好,而今天毕业的中国籍学生中,超过70%将前往英国、澳洲、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继续深造,进行研究阶段的学习。

文告指从2016年2月22日迎来首批新生入学,到今天举办首批毕业生的毕业典礼,该分校在过去3年发展迅速,开设课程从建校初期的5个学士学位课程,增至16个学士学位课程和2个硕士课程。

“学生人数从创校的约200人,增至目前的5000名在校生,来自大马、中国、印尼、孟加拉、埃及、赞比亚、韩国、日本、斯里兰卡、缅甸等2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马中之外的学生超过300名。”

该分校预期2020年学生人数规模达6000人,最终学生规模达1万人。

反应

 

财经新闻

陈国伟:配合马中建交50周年 大马料办100活动

(吉隆坡17日讯)马来西亚对华前特使陈国伟指出,配合马中建交50周年,我国今年预料有约100场系列活动,涵盖商贸类、文教类、官方类、民间类和学术类,足以证明马中友情之深。

他表示,今年是马中建交50周年,由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提倡的“昌明大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可谓殊途同归,实现合作共赢,准备迎接亚洲世纪的到来。

他说,尽管表达语言不同,但“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昌明大马”都体现追求共同发展与合作共赢的愿景。

“它们皆强调国际社会应该共同面对全球挑战,实现和平、繁荣和永续发展的目标。因此,可以说它们是殊途同归的相似愿景。”

也是行动党顾问的陈国伟日前在《亚太日报》举办的第6届“丝路与亚洲未来”对话会暨主题晚宴上,致词时,这么说。

一带一路建昌明世界

他说,一带一路需要中国智慧,也需要世界智慧,共同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及“昌明世界”。

“一个繁荣的中国能让亚洲国家受益,而繁荣的亚洲也有益于中国。”

他指出,有学者预测将看到西方霸权时代结束,亚洲会重返世界舞台中心,因此深信21世纪是亚洲世纪,而一带一路被视为一股重要驱动力。

连续5届都在中国广州进行的“丝路与亚洲未来”对话会,今年首次移师海外,并选择在马来西亚举行。

金文胜:促进交流理解
拟推亚洲文化旅游节

《亚太日报》董事长金文胜指出,经济合作非常重要,但若没有文化交流,它就缺少一个基石,因此今年他们想推出亚洲文化旅游节。

“我们可以共同推动整个亚洲文化的交流理解,进而让整个亚洲产业升级。在这方面,我相信以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和英文水准,还有跟回教徒和亚洲国家的友好关系,可以成为桥头堡。”

他指,随着产业和科技的发展,中国将为整个区域的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因此希望能够与各国有识之士探讨国与国的合作机会,思考亚洲的未来。

“我们希望在执行和操作层面,通过民间力量推动亚洲国家之间的合作。”

另外,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主席拿督吴恒灿说,自马中落实互访免签证便利以来,在大马留学的中国学生呈井喷式增长,证明免签证不仅带来旅游便利,更重要的是让中国人民爱上我国。

他也说,由团结部和中国统战部联合主办的国际义净研讨会,将于7月11日至15日一连5天举行。

“不管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还是现在的一带一路,两国之间的人民往来都是非常密切的。”

出席者包括马新社主席拿督斯里黄振威、《亚太日报》总编辑刘莉莉、中建马来西亚副总工程师傅先珺及市场部经理曾小光、几内亚驻马临时代办奥马康德、塞内加尔驻马大使阿都拉耶、苏州芭蕾舞团团长王全兴、《星洲日报》执行编辑冯嘉麒和《南洋商报》数字内容主编刘慧嶙等。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