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跟老板学创业

承认吧,谁不曾想过自己创业当老板,那怕是想一分钟也是想过。

只不过……老板还真不是人人都当得起,具备哪些特质的人才适合创业当老板?



企业家拿督雷智雄博士、律师兼房地产专家陈佐彬以及风险投资家陈彦宏——3个过来人从自己的实战经验中提出的意见和看法,让创业者和企业家在创业路上少走冤枉路。

3人之中,万利兴集团主席兼总执行长雷智雄14岁辍学打工,闯荡社会大学3年后再继承父业,带着公司展翅高飞,打造出自己的钢铁王国,更因为坚持学习,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亿达法务办事处创办人陈佐彬最广为人知的是他在电台、报章分享产业知识和提供法律咨询,事实上他第一次创业是设立音乐录音室(仍然运作)、他也曾担任某中文电台节目主持人、亦曾开设网络电台。

陈彦宏目前是TBV Capital执行合伙人,主力投资具潜力的新创企业。与目前的风险投资家身分相比,他人生中更刺激的阶段是——把公司两度上市但最后又两度破产,过后又再谷底反弹。



这3人来自不同领域和背景,却因缘际会成为好友。他们在闲聊时谈到创业者和企业家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最后3人决定跨界合作撰写《疗商止痛》,从各自的专业领域(时机和风险、资源和人才)针对创业者与企业家常面对面对的隐忧痛点来指点迷津、让他们缩短创业之路和避免风险的发生。

9月16日,3人为新书举行签书会,图中右起为陈佐彬、雷智雄和陈彦宏。

必须有颗强心脏

“工字不出头”、“打工太受气”、“觉得自己有很好的产品和服务”、“想造福社会”……每个人有不同的创业原因。

不管是基于什么原因而有创业念头,撇开资金、产品服务等外在环境因素不提,只把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扪心自问,你可曾想过自己是否适合创业?因为,创业一点都不难,难的是如何一年两年三年的……坚持下去。

如果你不具备以下的特质,或许该认真考虑一番。

承受长期痛苦的能力 

创业是一条很孤单、很痛苦的路程,创业过程中遭遇被拒绝、被批评、被伤害……更是家常便饭。对于这些磨难你当然能够忍受(为了取得成功嘛),问题是你能够坚持半年?1年?2年?

“要做一名成功企业家的最重要特质,就是你得有能力去承受长期的痛苦。”陈彦宏指出所谓的“长期”并没有一个肯定答案,或许是5年、10年甚至更长久也未定。

换言之,想创业的人若没有强大的心脏,他奉劝大家与其踏上创业之旅,还不如安份守己继续当打工族,领着稳定薪水在企业内逐步晋升,或许奋斗个十多二十年后,可能会被提拨为公司股东并领高薪。

可是……不是有很多振奋人心的成功例子如Uber、Grab、Wework……等?陈彦宏表示,这些是媒体放大了成功案例,事实上或许99%创业者倒在半途,成功案例也许1万个当中都不会有1个。

陈佐彬、雷智雄(中)以及陈彦宏(右)是好友,3人最近配合新书推介,办了一场长达36小时的直播商业演讲“匠说36”,更打破大马纪录。直播演说的地点正是图中所在处。

不甘于平凡须反向思维 

“成功是意外。如果成功不是意外的话,就没有人要成功;如果今天失败是意外的话,我要失败,”陈佐彬说的这番话乍听之下令人摸不着头脑,仔细一想却是铁一般的事实,而他也表示这是企业家所需要的反向思维。

承受排挤和压力 

陈佐彬指出,如果一个人不敢与众不同,不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反而想要融入人群,那就只能继续当个Nobody而不是成为Somebody。

“不是所有人都是领导,否则的话,试问试该领导谁?谁又被领导?”在他看来企业家是少数族群,成功的企业更是被保护动物,因为成功的企业家总有些“奇特”之处,或者说思维不同于寻常人。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可曾发现,读书成绩差或者纪律有些问题的学生,后来反倒成为企业家。为什么会如此?

他表示,正是因为这些人的思维不同于常人。当然,这也意味着要承受与众不同所带来的排挤和压力。

必须接受被孤立

“痛苦是一回事,你还必须接受你会被孤立,你会觉得自己很孤单。如果你不能接受这些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那你千万不要成为企业家。因为你要懂得是,好的时候,全部人都是你朋友,不好的时候……你以为不是你朋友的会是你的朋友。也就是说你必须有这样的心理建议。如果你是不能居安思危的,如果你是不能面对孤单的,你是要跟大伙团抱的,很难。因为到了某个层次时,你会无法与任何人倾诉也没有办法向后退。”

另外,陈佐杉也指出,倘若不能把自己的退路斩掉,就不可能成为创业家,“留后路的问题在哪里?第一,你不会全力以赴,第二是你也会容易放弃。”

责任、担当与能力

雷智雄认为想创业想当企业家,最基本的条件是有责任感、担当与能力,“老板要上天下地,无论什么问题都要自己解决;无论员工的问题都要自己解决;无论部门的问题,我们要给他很清晰的方向,所以如果你是打工的,我劝你不要创业。”

洞察力和创造力

他形容,这个世界相当公平,并不是说一个人来自富裕家庭,获得家长的注资就能创业成功,或许是烧了数百万令吉换来成功,也有可能是烧不尽的百万令吉也未必会成功,因为当事人并未曾真正受训到底怎么样“打战”、创业。

他认为,大学生临毕业前应该参与实习,才能知道所习得的知识与技能在真正的职场上是否学以致用。然而,这只是好学生的行为,却不能够成为创业者,因为这只把把老师所传授的“功夫”应用在工作上。反观创业者,却有着比人强的洞察力和创造力,也不尽信老师所说的话。

以他为例,他表示自己去上课学习,但梦想是有一天让老师坐在他的课堂听他讲课(而他也办到了),所以他才能当老板。

超越对手差异化

“老师、老爸、师父所教我的东西,是我要学习的基本功夫,我要做的是超越他们传统的方式、超越他们所想象的思维里面的框框,创造比他们更强或者超越竞争对手的差异化,我才能成功的打垮他们。”

他也指出,创业者和企业家必须不停的学习与创新,一旦原地踏步,就会被竞争对手以自己的产品超越自己。

雷智雄形容,人要有着傻子、疯子般的精神才能够成为老板,成为创业者,“但不代表疯子一定成功,起码他敢踏出第一步。他有这个机会。”

一人一个建议给创业者/企业家/中小型企业:

热忱、认真、持续学习

雷智雄认为,热忱、认真和持续学习是所有创业者必备的最基本条件,若缺少了这些条件,在他看来是难以成功。

他指出,学然后知不足,持续学习会让一个人变得比较谦虚与认真,而也唯有透过学习才能改变自己。

“学习是内功,认真和热忱是处事方式的功夫。”如果以打功夫为比喻,也就是一个人即得会如来神掌,但也要内功修为继续提升,如来神掌的威力才会越来越大。

深耕、广拓 

陈佐彬指出,以前大家习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深耕,但时代已经不同,这年代的人对于所有东西事物的长久度的要求已不同于前人,因此深耕固然重要,广拓也不能少。

“深耕是一回事,也要学会广拓,广也是一种深,而且广是新的深。”他表示,企业家必须知道世界发生的变化并作出适时的改变,而不是有着谷仓思维(Silo,意指在大组织下,各自独立运作的系统或部门,好处是专业化能让组织分工无间,但也容易造成视野狭隘,当全球性的危机一来,几乎没人可预知)。

“不要只是知道同行,你要知道隔壁那一行在做什么,你才有机会,因为现在我们做的任何一种方案,它不是一种单一的方案。”这就如同消费人使用Grab并不只是因为它可以提供载送服务,还包括快递、美食外送等等,简而言之,够广。

利他主义 

陈彦宏主张要有利他才利己的思维,不管是在找合伙人、找投资者或者找团队也罢,都应该要思考如何帮助对方制造他所要的价值。其次,企业家应该要比顾客更了解顾客。

“很多企业家只是想我怎么从市场赚钱?但是到底你在为市场解决什么痛点,你为市场带来什么价值?你的方案能带给人民、用户什么好处?”

他表示,很多企业家觉得自己很厉害很聪明,自己设计的方式最好,但在他看来,好与不好应该是由市场决定,而不是自我感觉良好。

预告:

下周一3人继续分享创业过程中其他心得。

反应

 

职场

许咏胜播客之路 5年成个人理财“金话筒”

报道|郑美励   摄影|王宥文/受访者提供

在马新一带经营播客(Podcast)能够维持生计,甚至发展成为一门事业吗?至少许咏胜(Reggie koh)证明这种可行性是存在的。

许咏胜是新加坡知名个人理财知识播客,他涉足声音经济的驱动力是源自于对“投资大师”的怒火。是的,创业动机和理由千千万,打假也是一种动力。

人称Reggie的许咏胜是新加坡个人理财领域播客网络The Financial Coconut的创办人。这个由他创办的播客节目诞生于2019年,从个人理财知识的分享起步并将内容扩展到职场、房产投资、股票和创业等领域,采访了许多新加坡个人理财界的大咖,国会议员林志蔚、新加坡总统候选人黄国松也曾上过节目接受访问,5年以来,累积上线英文节目超过500集,中文节目70集。

从5年前的单打独斗,一人包办企划、拍摄和剪辑,如今的许咏胜已经拥有一组团队帮忙他分担工作,毕竟如今他已不止是录制自己的播客节目,也为知名企业品牌制作线上理财、投资节目。

回想当初,开设播客节目时许咏胜可没想过会有今天这番成绩。在投身于播客节目之前,许咏胜曾经是新创企业联合创办人、咨询顾问企业的联合创办人,2019年他远离高压的新加坡职场,来到吉隆坡休息抒压。

创办播客节目原因

过了半年悠哉闲哉的日子,他开始觉得生活有点无聊,朋友也在问他“你这么年轻就什么都不干了是吗?我就觉得有点心虚,不然就做点东西咯。”

要做什么呢?本就有收听播客节目习惯的他,决定从这里下手。

许咏胜并不是富二代,但他靠着早年投资股票、虚拟货币赚到的收入足以“上岸”。在网上冲浪时频频被各类“投资大师”的广告跳出来打扰令他不胜其烦;其次所谓“投资大师”贩卖焦虑、恐惧和不切实际的希望,更令他十分恼火。

当时他心想,不如拿起麦克风录制和分享自己的想法,放到网上去与“假大师”唱反调,“因为我觉得他们讲的东西是废话。”

声音可以创造收入

每一年的生日许咏胜都想尝试不同的新事物,给自己来点新意,2019年他的生日新搞作是制作播客节目,第一集他分享自己为何会在大马生活,为什么制作播客节目;第二集他开始聊如何储蓄;第三集开始聊如何针对薪资与老板讨价还价;然后是投资、保险、房地产等等……初期他只是分享自己的观点,但当自说自话已经缺乏新鲜感时,他开始邀请专家或权威人士作客。

经过几十集的积累,他的播客节目开始“火”了,收听人数增加之余也陆续有财经、金融、保险类商家找上门谈合作,这促使他改变想法,开始认真把播客当成事业来经营,“我也没有想过可以赚钱,就是打发时间,可是慢慢慢慢又好像可以啊,然后就慢慢慢慢做下去咯。”

“刚开始也不是特别专业,”随着节目慢慢累积听众,许咏胜越发意识到自己作为一种传播媒介,有必要传递正确的资讯,因此对于内容更为谨慎,他也开始摄取大量财经相关知识,确保自己的播客内容不仅有趣、言之有物也具权威。

创业之旅高低起伏

他指出,疫情爆发促使人们和商家把重心转移至线上,让当时属于小众频道的他也能分一杯羹,包括与一些银行配合,让他备感激励与鼓舞。

在巅峰时期,许咏胜的播客节目曾经一度每周上线5集(含旗下其他主持人的播客节目在内),但随着2022年全球股市前景不佳,广告客户大砍开支和预算,他也腰斩不少节目,2023年市场开始回暖,他的播客生意也上了轨道,有重复的客户以及广告预算提高,除了原有的英文和中文播客节目,他也锁定马、新、印尼文化圈,打算增设马来文节目。

这5年间其实他也多次有过想放弃的时候,但妙就妙在每每他想放弃时又总有机会(广告商)出现让他又有了坚持的动力,“那就继续做咯,然后厂商会累积的嘛,他们做的开心明年就会再找你,然后就这样一个一个累积上去,慢慢做起来咯。”

想当播客,有何建议?

1. 少说废话

在许咏胜看来,新涌现的播客聊太多废话而且并不精彩,既然如此何不往专业路线前进。他指出,如果自己是某个行业的专家,自然有更多扎实的内容可分享,但即便并非专家,却可以扮演好优秀主持人角色,为专家搭建舞台,让他们聊健康、金融、流行的产业甚至汽车,重点是让自己的播客节目成为相关行业的佼佼者。从现实层面来说,对于日后的变现也有所帮助。

2. 长期经营

“舞台站久了就是你的,是不是吴宗宪讲的?”许咏胜打趣的说,他坚持得够久,在新加坡同类型的英文、中文播客节目中,已经少有竞争对手,一些竞争者已经消失或奄奄一息或运营不善。

例如一些长期不与网络、新媒体平台配合的跨国金融机构如今也打破传统,开始和许咏胜洽谈合作,对他来说这是一种小突破。至于原因,他理直气壮的说:“因为我是新加坡唯一的中文财经频道,所以他就跟我配合咯。”

3. 内容为王

“你要让人家觉得说,这档节目好像来的人都很有意思,不一定要每个人都是大名鼎鼎,不是一定要No.1的医生。当然你会希望最终有名医名师上你的节目,这个对你的节目是一种突破,可是你跟听众的关系必须要建立在你可靠、可以信任、聊的内容有水准,我觉得这个还是很重要的。”

他形容,打造一个平台让很多厉害的人乐意把他们的经验在节目上分享,这便是该平台的亮点。早年要邀请受访者时,他也吃过闭门羹,但如今早他已不烦受访人选,反而在挑选受访者时有3大标准:

(1)影响力,是否为相关领域权威人物;

(2)网络上追随者/粉丝人数;

(3)是否有故事可分享,口才如何。他指出,甚少有受访者可以满足3个标准,通常都是3选2即可。

新马双城记:赚新币圆退休梦?

根据许咏胜的分析,听众群以白领中产阶级为主,当中约30%至40%听众推测是大马人、约30%的“新加坡听众”可能是在新加坡工作的大马人,因此节目中偶尔也会谈到大马人才到新加坡就业的现象。

●多少薪资值得加入赚新币大队?

许咏胜建议到新加坡求职网站查询市场薪资水平,若要求的薪资比市价低10%至20%,在新加坡雇主眼中便是具竞争力的人才。

“不是说大马人过去新加坡,要赚多少钱才划算,其实主要还是你过去新加坡后的生活方式,你想象的生活还有你可能10年的规划是什么,然后从那边去看,但是市场的估价还是很重要。”

他指出,新加坡中产阶级的中等收入约为5000新元(约1万7518令吉)左右,大学毕业生(不论新旧)的平均薪资介于8100新元至8200新元(约2万8379令吉至2万8730令吉)之间,这类人士极可能已是主管阶级,因此当一名已任职主管的大马人到新加坡就业(合理推测寻找主管的职位)也可以此为衡量。

他建议有意往新加坡求职的人尽早行动,而在大马累积数年工作经验后赴新加坡求职相对吃香,“因为你有经验,而且你愿意比新加坡人便宜一点点,而且你又愿意熬,当你要和公司讨论薪资时,这是最好的支撑点。”

●马新汇差持续扩大?

许咏胜指出,考量到马币对新币的贬值率约5%,换算之下相当划算,赚新币然后在家乡贷款买房俨然已成为赴新工作者的选择之一。除此之外,他认为,虽然新加坡当地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极低,但受政府规范的现金管理平台陆续出现并提供有吸引力的利率,当地银行亦在陆续推出新产品,新加坡股市、美国股市。

在他看来,若两国汇差持续扩大,在新加坡的大马人只需花更少时间就能达成提早退休、回乡养老的心愿,与此同时也会吸引一批新加坡人来到大马经商或过生活、退休。

他观察到一个现象是越来越多白领阶级把家人迁居到新山,然后自己在新加坡租住小房子来把控物价,至于每日往返新柔长堤工作,他直言虽然可以省下一些费用但却相当耗神,白领阶级委实没有必要这么操作。

●保险买多少?

大马人在新加坡因病因伤入院无力缴付庞大医院费的新闻时有所闻,许咏胜提醒关注自身安全保障。

“马新主要的不同在于大马的医疗是免费的,所以买医疗卡之类的都是希望可以去私立医院,在新加坡的话,其实政府医院是蛮不错的,所以这个必须和保险经纪商量买什么。如果你长期待在一个国家,买当地的保险比较划算,毕竟原有国家买的保险产品一旦出了国,一些保障就会失效或者打折。”

至于“保险应该占收入多少巴仙?”,许咏胜直指出这是错误的想法,重点应该是能够获得多少或多好的保障,而非根据薪资的多少巴仙率来决定保障,“我可以赚很多钱但我保费不一定很高,重要的是我可以拿到保险产品有多好。”

●吉隆坡飞新加坡的秘密?

许咏胜指出,往返马新机票最贵的部分是新加坡征收的机场税,而从吉隆坡飞往新加坡的单程机票,自然收取令吉,因此单程飞往新加坡的机票相对便宜,想节省塞车时间又省钱的人士不妨考虑从大马搭飞机往新加坡,但由陆路返回大马。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