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明5日讯)被大火烧毁的林明民众图书馆要重建,让林明这个小山城唯一的文化宝库重新矗立起来,继续保存、传承、传播优秀传统中华文化及推动健康文娱活动。
林明民众图书馆通过理事会,将于本周日召开馆员大会寻求委托后,开始进行筹款运动。
林明民众图书馆总务曾国来受《南洋商报》询问时指出,目前建筑材料价格高涨,据初步估计,要兴建一所建筑物至少需耗资50万令吉。不过,为了让林明唯一传承中华文化的宝库重建立起来,再怎么艰难,也要重建图书馆。
“希望发起筹款运动时,能够得到各阶层人士的捐助,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在林明这个小山城重新点燃起传承中华文化的热忱。”
他表示,林明民众图书馆早期原本附属在林明客家公会,于1965年搬迁到北广东街一间店铺楼下作为馆所,传承中华文化及提倡健康文娱活动,可说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团体。
图书馆逃过洪水一劫
“天不作美,在1967年4月间突然下了一场倾盆大雨,连绵不断从早上到晚上11时。导致山洪爆发,河水高涨,水势迅速淹没整个林明市区。”
“许多市民被这场暴雨惊醒,林明民众图书馆浸水,眼看藏书就要被洪水摧毁,所幸居住在市区的3位馆员挺身而出,冒着洪水的上升,把所有的藏书搬到楼上,图书馆庆幸逃过洪水一劫,保存了所有的藏书。”

“林明每年雨季都会发生水灾,为了避免水灾的侵袭,更是为了有更大的活动空间,于1967年该馆提议建立林明民众图书馆,开始筹款运动。”
“林明民众图书馆理事登高一呼,引起万山响应,捐款来自四面八方,各阶层人士,筹获2万令吉,当年的2万令吉是相当大的数目,这也展示出华社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他指出,建馆的重担由图书馆的馆员自动自发的扛起,义务工作队大约有数十人,利用工余的时间参加建馆工作,一些材料也得到热心人士的报效,终于在1968年7月完成,总共花了1万5000令吉,1968年12月29日举行开幕典礼。

周益仁:感婉惜500采矿文物付之一炬
林明民众图书馆主席周益仁说,虽然林明民众图书馆在1967年逃过了一场水劫,但却逃不过2019年国庆日的大火灾。火灾发生在凌晨1时许,把大约2万本藏书、乐器、钢琴和照片,大约500件珍贵的采矿文物付之一炬,让热爱林明民众图书馆者感到无限的婉惜和伤心。
“原本打算将这批文物及照片,在图书馆设立一所文物馆,让前来林明的游客,可以一睹林明百年采矿的历史文物,可惜,天不从人愿。”

“这场火灾不仅烧毁了林明人的家园,同时也烧毁林明民众图书馆建立文物馆的愿望,要重新收集这批文物,实在不是一件易事。”
他表示,重建林明民众图书馆是他们的心愿,希望筹款运动能够换起群众的力量,一点一滴,聚腋成裘,把林明民众图书馆建立起来,继续传承中华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