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不要骑劫中元胜会/叶行

根据道教说法,一年可分为3个阶段,是为上元、中元和下元,合称“三元”,上元属天官大帝,中元是地官大帝,下元为水官大帝;而三官大帝的诞辰分别是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及十月十五。

一般上,道教视正月十五的天官大帝诞辰为赐福日子,故会举行一些赐福仪式;七月十五日的地官大帝诞辰,则是地官赦罪日,这一天,相传地府将会打开大门,释放所有的阴间鬼魂,有子孙后人祭祀者,就各自归家享受香火去,无主孤魂就徘徊阳间,接受人间公祭。



基本上,人们在这天都会办一些法会,祭祀诵经回向孤魂,防止它们为祸人间,主要是膜拜俗称“大士爷”的冥间兵马大元帅“幽冥面燃鬼王普渡真君”;而十月十五的水官生日,则被认为是人们忏悔消灾解厄的日子。

无独有偶,佛教在七月也有一个盛会,名为“盂兰盆会”,“盂兰”二字源自梵文,意谓“救渡亡灵”,相传佛陀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号称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因为其母生前毁经谤佛坏事做尽,死后堕入了饿鬼,目犍莲尊者通过神通,目睹母亲惨状,心中悲痛万分,就运用神通法力,企图为母亲喂食。

可惜食物送到嘴边立即化为焰灰,目犍莲无法可施,向佛陀哭诉求救,佛陀了解后,表示神通力量虽大,但始终敌不过业力,必须依靠更大的福田力方可救拔,目犍莲于是在每年结夏安居结束后的七月里,以百味五果置于修行罗汉使用的盥洗盆中,供养十方僧人,并以此功德回向其母,最终方得解脱。

不管是道教或佛教,关于七月节日的盛会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缅怀先人超渡亡灵,也就是说,七月对道教或佛教来说,是个慈悲施舍尊崇孝道的日子。



这些年来,坊间以中元节或盂兰盆会(胜会)为名的团体,如雨后春笋星罗棋布,这种以普渡为名,行街坊社区联谊为主的组织,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有关当局应该落力推动和鼓励的,尤其是在人情纸薄的城市里,这些组织团体等于是座打破人们彼此隔膜的桥梁。

有人在活动当中找到自己的生活动力,从此爱上社区联谊,且发起善念努力广结良缘;有人视神功戏为传统传承,日落西山后三五成群夜夜捧场,娱人娱鬼又可自娱。

政治人物须自制

也有人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只为打入这些组织团体,进而掌控这些组织团体,化为自己的政治助力或筹码;有人把这些组织团体当作晋身平台,狗苟蝇营结交权贵,希望可进入贵人法眼,飞上枝头变凤凰。

因为中元组织及盂兰团体的成功,于是这项一年一度的街坊社区联谊盛会,落在朝野政党眼中,就等同是一塊大肥肉,同时也逐渐沦落为朝野政客们,暗中互相角力的另类战场!

因此,在中元胜会的联欢宴会上,朝野政客火力全开,把攻击对手当作目的,好好的社区联欢宴会,被搞得炮火连天战火纷飞,与会者的欢乐心情,也被乌烟瘴气的政治话题,弄得兴致全无,各个面无表情食不甘味坐不安席,面对台上滔滔不绝的演讲者,心里其实早就骂娘了。

记得在很久以前,曾经有中元胜会组织团体发起过“不谈政治”活动,该活动曾办得相当不错,可惜后来不知是什么原因,最终竟然无疾而终。

其实,政治是政治,中元胜会归中元胜会,两者根本就不该混为一体,而政客在中元胜会里大谈政治的行为,既不尊重主办当局,同时也是种不尊重神明的表现,更加是不尊重出席者,在基本礼仪形式里,这种行为理应被禁止。

所以,希望朝野政治人物能够自我控制,不要骑劫了中元胜会!

反应

 

商余

中元节祭拜“呃鬼食豆腐”?/李忆莙

【驻足红尘】文|李忆莙

那些上来人间游荡的好兄弟们,从初一到三十,整整一个月,接受人们的祭祀,享受人间烟火之余,还领取了实体的事物—— 比如那些五花八门的祭品,除了必须的饭团、黄皮果、肚脐饼、花生、发糕之外,还有一些祭主们随心添加的其他。

这其中我还发现到有豆腐和豆芽,以及掺了水的白饭,这让我好生奇怪。而这豆腐,让我想起粤语谚语“呃鬼食豆腐”(骗鬼吃豆腐),不知这谚语的来历出处是否跟七月“鬼节”的祭拜有关?

因为鬼门关大开,民间行事或多或少总有些顾忌。我从小就被家中的长辈告诫,天黑不准出门,叫人不可叫全名。问为什么,不为什么,总之你给我记住就是。

稍长从大人的言谈中得知一二,知道这个月份不仅诸多禁忌,还有不少名目,而且与宗教大有关系。

最先听到的那个“中元节”名称,是道教的说法;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是梵文音译。除此还有民间俗称的“七月半”、“七月十四”、“鬼节”、“亡人节”等等。

风俗和规则

与其说七月诸多禁忌,不如说是风俗和规则;风俗植根于民族,反映在生活事物上,同时也是运作的法则,规定出一套让大家遵守的不成文规则,却有着很深的情理在。这也就是说,有风俗必然有规则,否则就乱了套。

而七月,从头到尾就是个祭鬼的活动月份。整整一个月,就为拜祭而忙;布施孤魂野鬼、操办超度法事。请神、沿街洒水、柳枝开路。醮会是演酬神戏,请来戏班子,一连3天3夜,从十五演到十七。从做功德到娱乐,这这那那的充满仪式感。

这才恍然大悟,小时入黑大人不让出门,是为了避免招惹到孤魂野鬼。

小孩不懂事,看到人家“拜路边”,少不免会驻足围观,说不定说了哪句不该说的话,冒犯了前来领取祭品的好兄弟,那就大事不好了。

对于“拜路边”,我从小就特别印象深刻。总是带着既好奇又害怕的目光往那堆火光偷偷扫视,心里一面七上八下地不安着。最记得清晨走路去上学,沿途看到路边遗留着昨晚的祭品。

布施孤魂野鬼

隔了一宵,发糕和肚脐饼已呈半溶解状,或许吧,是半夜下过雨。而那些香烛,因为风大,还没来得及燃烧便被风给吹灭了。

至于金银衣纸,往往还有些未被焚化的残留,隐隐尚可辨是金锭还是银锭,是衣抑或是纸……

说到金银衣纸,我母亲是广东人,她把祀亡魂,焚纸锭,称为“烧衣”或“烧街衣”。说这是布施孤魂野鬼。这我就不明白了,祭品只有一份,那么多孤魂野鬼,怎够分?

或许这些都是没有的。宗教不是迷信,在于安慰;迷信是给予现实生活受惊后的一种游离。我是这样认为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