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经济能否维持强势?/李兴裕

正当本区域各国经济放缓之际,大马经济却逆流而上,于今年第二季按年增长4.9%,走势比首季的4.5%还强,并一举将我国经济今年上半年增长推高至4.7%。

随着这个最新发展,即使今年下半年增长放缓至平均4.6至4.7%,全年仍有望达到国家银行预估的4.3至4.8%增长率中间值。



中总社会经济研究中心对大马经济今年的增长预估,也保持为4.5至4.7%。

仔细分析次季经济增长,可以发现,次季按年增长4.6%的国内需求继续支撑整体经济增长。内需今年首季按年增长4.4%。

占国内生产总值57%比重的消费者开支,也于次季取得更高增幅,按年增长率从首季的7.6%走强至7.8%。

这主要归功于季节性因素,如开斋节及生活援助金的派发,刺激了市场消费。

家庭开支强稳,也反映在服务业次领域持续增长,虽然增幅皆有所放缓。



其中,批发领域次季按年增长4.8%,相对首季为5.1%。

零售贸易从首季的9.5%按年增幅,于次季放缓至9.2%。食品与饮料从10.4%放缓至10.1%,资讯与通信也从首季的7.2%放缓至6.3%。

不过,住宿及交通与储存则双双走强,分别从首季的6.4%扬升至6.6%,以及6.6%上扬至7%。

2020年财政预算案必须协助大马准备在长期变得更强。

私人投资仍低迷

私人投资依然低迷,尽管按年增长从首季的区区0.4%走强至1.8%。

今年上半年,私人投资按年增幅只有1.3%,相对去年同期为3.3%。

无论如何,全球贸易紧张局势依然挥之不去,以及产业市场持续疲软,预料将继续拉低投资增长表现。

私人投资增长动力已从2011至15年期间的平均每年12.1%,于2016至18年放缓至年均5.9%。

私人投资下滑,其实与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今年上半年及下半年的大马商业与经济情况调查结果吻合。

调查显示,42.7%受访者表示已经或计划于未来12至24个月内在大马投资,其余57.3%则表明未来一两年内无意进行投资。

在有意进行投资的受访者当中,26.1%采取观望态度,因他们还在等待经济及政府政策有更明确的方向,同时他们也对全球经济不明确因素感到担忧。

因此,尽管大马次季经济可说是近期最好的一次,但问题是能否获得持续?

尽管我们预期,经济将持续增长,但下半年的增幅料将放缓,增长率介于4.6至4.7%,主要归咎于贸易紧张局势持续,恐将拖累全球经济衰退。

货币政策有宽松空间

大马仍拥有一定的强势来面对逆风。

我国经济与金融系统基本面依然强稳,并获得各项辅助政策与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撑。

国行仍拥有货币政策空间,可以进一步降低目前处于3%水平的隔夜政策利率,以抵御全球经济严重下行所带来的贸易与金融动荡的冲击。

在2008至2009年全球金融海啸期间,国行隔夜政策利率于2009年调降至2%水平。

大马的贸易、经济各领域及外来直接投资来源都非常多元化,这协助缓冲任何一个领域与行业,以及某个投资来源地出现各种弱点与风险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政府可以调整其财政政策,以腾出一些空间额,采取扩张式的财政政策,专注于某些特定领域、倡议与措施,以保护可以加强经济增长的开支与投资。

财政赤字从今年预估的占国内生产总值(GDP) 3.4%比重稍微提高是可以被接受的,因为政府需要开启”水喉”,抵御全球经济下行以及通过贸易与金融外移影响大马经济的威胁。

2020年财政预算案必须着重于加强经济韧力、维持国内开支与投资、保障国人饭碗及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以及协助可行的企业继续存活下来。

此外,它也必须协助大马准备在长期变得更强,加强我们的能力和竞争力。

中美谈判有变数

中美贸易战的谈判进展仍充斥一些变数,提高了贸易战可能会在明年继续影响全球经济的风险。

贸易战加上全球供应链的恶化,将严重打击金融市场的业务与交投情绪,并令贸易与投资活动放缓。

大马的出口料将进一步受打击,我们预估今年出口增长只有约0.5至1%,明年则是2%。

全球经济衰退的恐慌已扰乱债券、外汇及大宗商品市场,并导致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极度激烈。

有关动荡也波及大马股市和债市。

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将会打击市场情绪及加速资本外逃,回避风险的投资者将寻求避风港,转持较稳定的资产与货币,导致令吉面对更大下行压力。

反应

 

国际财经

消化过剩产能 中国力推“以旧换新”政策

(华盛顿16日讯)美国财长叶伦近日在访中时警告,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是全球经济稳定的威胁。

为了消化过剩产能,北京当局日前推出“以旧换新”政策,但有分析指出, 在中国经济不景气,家庭和企业收入缩水的情况下,缺乏诱因来买新家电、新车或更新设备等;此外,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已债台高筑,无力负担“以旧换新:所需的财源。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2月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4次会议上,要求研究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问题。中国国务院3月也印发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但中国财经部落客指出,在中国当下经济不景气,居民收入水准较低,房贷压力大,低结婚率、低生育率的情况下,仅靠以旧换新措施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多通路激发民众的消费欲望。

中国独立金融学者贺江兵表示:“我认识一些企业家,他们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因为中国企业日益走向国有化,连民营企业都想卖掉,怎么可能更新设备?至于消费端,跟房地产行业相关,只有买了新房子才会买新的冰箱、洗衣机、空调这些耐用品,平常不可能随意去更新,因为他们觉得没有诱因。”

官媒《央视》报道,在中央发出指令后,中国14部门联合发布“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部署组织在全国开展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消费品以旧换新。

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表示:“文件出来后,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财政支出。国家和地方能够拿出的资金额度是没有明确的,特别是中央财政能拿出多少钱来。”

台湾东华大学新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松兴指出,中国若以公权力方式介入经济政策,例如修改使用年限等规定,强制要求机械设备折旧,企业就算现况不佳,碍于法规被迫更新设备;所以,相关政策会有一定效果,但效果有限。

“(以旧换新政策)看起来是带动了去库存,解决部分产能过剩的问题,但是无法真的吸收。因为经济下行还强迫更新设备,有些民间的中小企业干脆直接关门”。

中国推动大规模的以旧换新政策,少不了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补助。陈松兴指出,去年中国债务(包括家庭、企业与政府)占GDP(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攀升至287.8%,与2008年金融危机相比增加了1倍以上;如今,中国希望抑制债务成长,如果要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更换,钱要从谁的口袋掏出?

他说,中国“地方政府其实已经没有钱,很多地方政府恐怕接近破产。要地方政府出钱,他们肯定不干,必须由中央补贴地方”

新闻来源:自由财经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