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小百上多加爪夷斤/林思伶
这年头看了报纸后总是心里憋着许多闷气,大半天都很不舒服。无论国内国外,乱七八糟令人烦扰的事情太多了,输送正能量的实在少之又少,恼人啊!
远在国外的不谈,无论是政治或教育,都是一个“乱”字,令我无限感慨!看到香港大学生年轻人每天不停的闹,就联想到他日我国18岁可以投票的年轻人,有多少百分比是成熟有分析能力的好选民,一个搞不好,真的是会砸了国家的前途,可怕!
再放眼华校教育,尤其是华小,近年来被政治化,又被一群自认专家的热心人士抹黑,这个不能那个不好,把华小创办电脑班、课后进修班、才艺班甚至作业簿一槪归纳为华小的摇钱树违禁品,抹煞了华校先贤风雨走来为华小儿女呕心沥血,作出种种承先启后教育策略的功劳,可悲!
今天的华小,摆脱了70年代华小成绩落后的悲惨形象,傲然的可以和国小比高低,各种课外活动比赛成绩甚至可超越其他源流小学,独中统考成绩享誉国际,这绝对不是一两天的教育成果!然而,有多少人回顾这些历史,有多少人了解?今天的华小仍然需要华教斗士瞻前顾后,战战兢兢地去维护,稍微一个疏忽就会前功尽废,毁了下一代的华文教育。
教育非蜻蜓点水
每个源流小学都有各自的文化特色及价值 ,应该加以发扬光大,先掌握好各自的文化精髓,给予充足的时间发挥方能看到成果。学贵以专,教育不是蜻蜓点水,应该给予小朋友充分的时间掌握基本知识,摸透技能的窍门,方能培养出孩子学习兴趣, 进而成为精英。
再说,华小三语并重,课堂学习时间有限,连语文课都不能超过一本作业簿,课纲技能多得连小学生的华文书法毛笔字都不能掌握 ,多少学生连抓毛笔都不会,老师在课堂上也不够时间去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掌握,那学爪夷字又有何意义?在华小推行爪夷班的动机何在?
大学生学习外语是一种享受,被认为是非常愉快的学习经验,只因他们大脑小脑发育成熟,大学选科多少伸缩性;然而,小学生能力有限,一个学年不少过八个科目,华文字难于掌握,时下校方多给功课都被视为“虐待”,华文科每周只有仅仅的300分钟,老师不够时间专注汉语拼音教学,学生查字典都有问题,还要去学爪夷字?大马教育真是名副其实的臃肿,把学生当白老鼠!
前朝定下的大小工程,无论是铺桥造路,建屋造房合约都能视国情而改,国民型小学马来文增设爪夷文书法已明显不合情理,又何须以前朝定下而一意孤行?身为多元民族的父母官,又岂能漠视华社教总反对之声,漠视华社的感受呢?
(作者为华小退休校长)
无篱笆·柱子裂·列危楼 而连突华小基建待提升

参访团拜访而连宋华小,嘉宾与师生们合照留念。
(而连突16日讯)而连突发展华小工委会主席吴思亿恳请教育部尽快关注并解决县内华校所面临的基础设备问题,协助学校提升硬件设施,营造更安全、更完善的教育环境。
他昨日在县内24间学校校长于而连宋华校举行的交流学习活动上致词时表示,华校的持续发展离不开社会及各界热心人士的鼎力支持,但同样需要教育局的关注与配合。
吴思亿列举县内当前极需解决的校园设施问题,包括:而连宋华校围篱尚未建成,影响校园安全;华都巴来华校电脑室被鉴定为危楼,无法使用;同校围篱严重破损,导致野生动物频繁闯入;食堂柱子出现裂痕,存在安全隐患。
他说,上述问题直接关乎学生与教职员的安全,同时也影响教学质量与校园正常运作。
“我们期待教育局持续与校方紧密合作,也呼吁社会各界继续支持,让每位学生都能在优质且安全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吴思亿表示,交流会秉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精神,参会者坦诚分享各校优点与挑战,借鉴好的经验,携手改进不足,体现了各源流学校团结合作的良好风貌。
他对教育局官员的参与及对当前学校问题与发展方向的深入探讨表示感谢和欣慰。
“这次交流不仅是互访,更是凝聚共识、共谋发展的重要契机。”
参访团随后还参观了而连突油棕厂有限公司,了解棕油提炼过程,出席者包括而连突教育局主任再丽斯等官员。
而连宋华小校长陈辉美致词时感谢县教育局局长、副局长及官员和24位校长莅临,极大地鼓舞了全校师生的士气。
她期望此次参访不仅成为良好的观摩交流平台,更能进一步促进本区学校间及学校与社区的紧密合作,共同营造更优质的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