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董事部权利的矛盾/黄云浩

沙布拉能源股东大会上,薪酬委员会在小股东质问总执行长的薪酬时答不上话来。

纵观各媒体还是网媒,各大行对股票投资的分析与讨论,都集中在生意模式、增长、催化剂这些能直接反映在财报上的硬性资料。

在更进一步就包括了对总执行长或执行董事的访问,问公司的未来前景与展望。大家也清楚明白,公司的未来就掌握在这些人的手中。再白话一点的说,股票投资者他们手上的股票财富,就是靠这些人来决定的。



既然他们这么重要,为什么对他们的资料着墨这么稀少?我想最大的原因就是那些定性因素(qualitative factors)无法被量化。人格、操守、信用与能力,这些虚无飘渺的特征,如何让一众媒体下笔?

如果有出席过股东大会的投资者,一定会有注意到坐在台上,一字排开的董事们。

何为董事?董事就是一间公司掌权最高的一群人。

身为公司掌权最高的一群人,除了公司的创办人,家族企业或机构投资者的代表之外,其他的就是在上市条例里被要求必须拥有的非执行独立董事或称之为外部董事 (external directors)。

何谓非执行独立董事?除了被上市条例硬性规定必须拥有之外,有些委任是出于公共关系原因,如退休的教师、部长、将领、警察长等等。



独立董事应挑战公司

他们之中也不乏专业人士,如律师、会计师、工程师等等。那这些外在董事最大的责任什么?原来他们的责任是挑战公司及其现有团队的方向和业绩。

之前提过的拼购天王,季宁就在其书中用了整整一章(16页)来细说董事部。

他问外在董事要如何挑战公司及其现有团队的方向和业绩?

根据他的说法,任何尽责的董事部,必须经常问自己,什么是公司管理层的绩效标准,不单是关于公司去年或今年的收益,而是公司“应该”获取得的收益。董事部有没有考虑过,其实公司可以做得更好呢?

他续说,几乎没有董事部会真确地知道,公司失去的潜力、错失的机会、未达到的高度、失去的时间,及未采取的必需变革。

他们可能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他们认为他们晓得。多数时间,他们只能根据公司管理层所提供的的内容提出意见。

然而,这种情况好比别人叫你买某某股票,你会不做些研究就买进吗?不可能吧?因为没有人会根据他人所提供的片面消息,而投入血汗钱。

向外咨询验证绩效

自己的钱自己做研究才是尽职的表现。假若董事部只听取管理层的表述,而没有自己做更深入的调查,这算是尽职吗?

既然董事部有权利可以委派独立的第三方如审计师,查看管理层所准备的账目,同样的情况,也代表了董事部有决定的权利,向外咨询以验证管理层的绩效。

别忘了,董事们可要承担股东交托于他们的责任 (fiduciary duties)。

关于董事部的问题,在股东大会上好像都是尽量避重就轻,甚至有忌讳的表现,尤其是他们的薪酬上。因为薪酬是个人价值的最快反映。值不值得这个价钱,也很有争议性。

反对议案争取权益

这让笔者想起了几件事,第一件,不久前的沙布拉能源(SAPNRG),就其总执行长的薪酬,薪酬委员会对小股东的质问答不上话来。

相同的,另外一间公司的薪酬委员会对小股东的提问,就说因为请不到人,所以公司总执行长身兼多职,进而调升其薪水。

我想表达的是,如果公司之后请到人,薪酬委员会认为之前给出去的薪水会被调整回来吗?这不太可能吧?还是因为总执行长是主要大股东?

所以,股东们务必要在股东大会上,不要错过这一年一度的机会,来询问外在董事在这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投资者有没有真正行使他们手中的权力,如果在股东大会上得不到满意的回答,会不会投票反对董事续任?

笔者鲜少看到股东们对这方面的坚持。大多数的小股东都说,投反对票又如何,公司的大股东的票最后还是会让议案给过关。

散户倾向卖股避灾

连这基本的权利都放弃,也难怪卖出股票来避灾是大多数散户们的做法。

结果本来以为拥有独立董事的委托可以带来“制衡”的力量,就因为要看大股东的脸色而有可能牺牲掉了他们的独立性。

这种风气必须要更改,股东做为最终的决定者,必须要善用手上的一票来争取自己的幸福。

反应

 

财经新闻

【股势先机】投资的重点并非回报?/林烈緻

在过去近十年的股票投资及美股期权交易的历程中,我经常听到身边的投资者讨论哪些股票有潜力上涨,或哪些投资工具可能带来快速回报。

从投资中能赚多少,无非是很多投资者关心的事,毕竟那是达到长远财务目标的重要参数。

事态好的时候,投资回报怎么看都很香。但无可否认的是,投资市场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性,有起必有跌。

大家请别误会,我不是在这里想触霉头。只是想带出投资中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思考和制定策略:有投资获利的的机会;当然也会存在蒙受亏损的风险。

分散风险是关键

保障资本的安全,才能让我们有持续收益的机会,也才能在投资和条路上走得更久更远。所以个人认为,投资者在考虑 “这笔投资里我能赚多少?”之前,更应该问自己的问题是 “在这笔投资里我最多能亏多少?”。

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个道理可能很多人都听过,也都懂;但必须有效执行,才能帮助我们达到风险管控的效果。

市场上能帮助投资人累积财富的投资工具多不胜数,有平稳增长的资产;也有波动较大的金融衍生品(例如期权)。

依据风险级别来部署资产配置,其中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是参考 80/20法则(Pareto Principle)。只让高风险的投资工具占据整体投资组合的20%;其余的80%由较低风险的工具平凑而成。

顺势时,20%的占比将为整体组合带来额外资本增长;逆势时,它却不至于让全部资产化成泡影。

除了投资工具的种类分配,在投资过程中,也应该将资金分散投资于不同行业及不同市场,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

举个例子,假设投资者购买了不同行业的股票,包括科技、医疗和能源等,当某个行业遇到困境时,其他行业的表现,可以起到稳定作用,降低整体投资组合的风险。

投资者也能把资金分布在不同的市场,如:美国、中国、香港等体积及流动量较大的资本市场里,从而达到风险管控及长远的资本利益。

定期评估适当调整

投资者应该定期评估投资组合的表现,并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市场环境不断变化,原先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可能需要调整或改进。

比如,在经济衰退期间,投资者可以考虑增加对防御性行业的配置,以规避市场波动。此外,投资者也能在不同的市场情况中,多加使用有利的投资工具及策略,巩固整体投资表现。

举例:期权能让投资者在任何的市场情况下,通过相对应的策略进行做多、做空、对冲等效益。前提必须是该投资者必须清楚此投资工具的逻辑和其中的潜在风险,避免本末倒置的情况出现。

总结,投资风险管控,是每位投资者更应重视的核心能力。通过分散投资、定期评估及调整、避免过度曝露在风险的伞下,投资者可以有效地降低投资风险,保障投资本金,并在长期获得稳健的投资回报。

投资是一场与自我的竞赛,让我们锻炼成更明智,更优秀的自己,与大家共勉。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