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根护脉 抢救历史/许元龙
林连玉基金发起“文化资产保存基金委员会”,制定了收集和保护文物的各项计划。这是一项保存与抢救民间历史记忆与文化资产的醒觉运动。也是华人的共同事业、任重道远、精诚合作、出钱出力的展开这项百年的文化工程。
文化资产保存基金委员会主席陈亚才说,社团与学校保留文献的重要性。从地方与文献研究、再到出版文物及推广教育等领域。我们从爱护教育进而保存文化,乃是一项具有前瞻性和开创性的长久工作,也从中体会与学习先辈的精神。
我们认第二 没人敢认第一
林连玉基金发起此“保根护脉,抢救历史”的工作,是要捍卫华裔在这片国土丰功伟绩的史实。
我国一些华裔行团、地缘与血缘性的大社团与民间的组织,纷纷的耗资兴建本身的大小文物馆或博物馆,以展示先辈们在建国过程中所扮演的历史角色,也让友族与年轻一代,了解我们的先辈在建囯史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这正如一些高官们所说的,如果没有华人,我国不会有今日繁荣。这足见,华裔在建国上扮演着关键性的重要角色。国人不必理会这些高官讲的是真心话或应景谈话,华人对祖国之建设与发展,如果我们认第二,绝没有人敢认第一。
我国华裔先辈从大城市至小城镇所扮演的角色或遗留下来古迹、义山、建筑物或街道名,在过往的日子不是被忽视保存就是被荒废,甚至被当局用种种理由被强行或静静的偷天换日。
我们捍卫甲州的三宝山、雪州的广东义山及全国可能被征用或摧毁的古老义山,这是保卫我们重要文化资产与先辈史实的重要一环,也公告天下,我们的先辈扎根本土的历史并不比其他族群迟(原本的原住民土著除外),我们是这片国土的子民而非外来者。
我们的国家历史与教科书,已逐渐的强化马来人与回教文化而忽视其他族群文化,甚至一些重要的开埠功臣、历史人物之丰功伟绩,也被淡化或被取代。这种不重视史实的人为偏差,如果我们不捍卫,那么新一代国人就变成历史文盲而不懂真正的我国建国史。
提供正史所欠缺内容
21出版社出版了多本有关抗日、反英反殖、马共、学运等等那个大时代的左翼运动的历史与人物。这被喻为历史的另一面。不管官方认同与接受与否,这是一系列有关该时代的非官方历史。而仼何国人想深一层了解那个大时代的人物与历史,那这些书肯定可以提供正史所欠缺的另一部分珍贵历史。
当然,文化资产保存基金委员会的成立能否能走得更远?其一是如何动员华社各阶层积极的参与工作、其二是主办单位必须委派对相关课题学有专长者,指导参与者如何进行保根护脉的工作;其三是主办各种活动筹募基金与广泛宣传此保根护脉、抢救历史的时代性民族使命。
保根护脉、抢救历史。这是一项捍卫民族文化与发扬华裔先辈在建国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一个历史被抹掉的民族是没有前途且最终沦为被侮辱、被损害、被同化及被边缘化族群,进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林连玉基金激荡营 50人参与发展华教

(吉隆坡5日讯)2025年度林连玉基金脑力激荡营日前在雪兰莪双文丹的迦南谷圆满举行,参与的董事、各区联委会代表志工及行政部约50人,众人共同讨论方向与目标,为组织进入下一个发展的阶段铺路。
林连玉基金主席侯渊富在致欢迎词时表示,人工智能的迅速崛起,导致教育领域面临前所未有的改革,工具本无好坏,要如何使用AI,并应用到文教发展中,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另外,林连玉基金作为华教精神守护者,有责任引导社会正视如今独中正面对的问题,并推动更深层的母语教育改革与伦理建设。
随后,营员在破冰环节中自我介绍,互相分享自身与本会的关系,以及当初参与的原因,加深彼此的认识。
本次脑力激荡营环节包括以SWOT分析林连玉基金、4场讲座暨讨论会,以及小组讨论。这4场讲座主题有探讨林连玉基金工作定位、如何巩固基层支持力量并扩大对外力量、增强林连玉基金财务状况、促进有效内部管理流程、探讨非盈利有限公司的组织操作、董事职务、税务迷思。
最后,营员分组讨论接下来本会的3年大蓝图,包括母语教育的维护和发展、多元文化的发展与建设、文化资产保存与推广、如何吸引年轻接班人、组织能力的提升与可续发展。
今年有新生代志工的参与,营员在讲座上纷纷踊跃发表看法,积极展开讨论,产生正向的效果。
平反林连玉运动
林连玉基金副主席廖文辉教授作总结时表示,由于各组往不同的方向讨论,因此分别总结基金未来三年的计划。在组织能力上董事部需要重新审视组织架构,重新检讨与评估人力资源。平反林连玉运动应重新启动。
另外,小组认为应耕耘自媒体、开发创意的年轻化活动,进行制度化的青年培训计划,以吸纳更多新生代。
脑力激荡营是林连玉基金常年活动,旨在促进董事、各区联委会、志工及同道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彼此凝聚共识。活动的目的是承先启后,促进董事、各区联委会、志工及同道认识本会的定位,并制定未来的活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