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花园建筑概念
造一座有道德的社区

几乎,每一个人与物存在于世间,都有一个启源。

只是,因存在得太理所当然,因此,我们在生活应用它时,都是习惯性的应用,很少有人去探索,它是如何诞生的。



诚如,“花园”(Taman),这类常挂在口中的住宅式建筑概念,因建筑设计系导师符策刚带着他的学生,以甲洞卫星市为《社区空间规划》专题报道的研究目标,因此,牵出了一段关于城市发展下,花园建筑概念如何带着人,努力在篮色天空下,打拼、喘气的日常日子。

符策刚教导学生在做“社区规划”时要知道当地人一天24小时的日常运作,因你设计给那个人,他是24小时住在那里的,所以你要知他24小时会发生什么事,怎样方便他。

《街市巷事·甲洞卫星市》——对于五六七十年代很有情感味道的花园住宅和社区里的巴刹,原来不是90年代人的路线图,关于90年代的建筑故事,应该是共管公寓,可是,一个70年代的老师,带着他的90年代生小朋友走进一个60年代那个岁月创造的“建筑”,到底,他在设计什么?

受访者符策刚,从一个设计师到决定成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是因他发现到,教学,可以帮助他重新投入学习和自修。于是,他离开商界投入教育界;然后,要为人师,他就决定自己必须要再深造,于是,他去了英国,拿了设计系硕士,3年的英国求学生涯上它意识到,从前他的设计认知太单一了。

设计是一种本能

“当国家正在开发我们需要的多是技术人员不是思考人员,当年我接受的设计课程比较偏向功能和技术性的,它少了哲学人文这一块,英国灌输的设计思维是一种超越功能性的,是一种批判性思维,会去思考一些本质性的东西,回归到设计。在甲洞卫星河的露天巴刹你会见到小贩为了自己的生活基能他们会重新设计自己橱柜,为了在开放空间做一些东西。这是一种本能,设计本来就是一种本能,不是一种功能性的。”



20世纪,Pop up流行文化、时尚文化或现代主义开始在五六十年代崛起,世界大战之后,很多国家一直在新兴、发展,一直在发展;美国梦推崇的消费文化,加上全球化,人们很自然的踏上消费文化的列车,当设计已变成是消费文化的附属时,它已经消失它的功能性(指的是,设计当有的空间和合理性)……这是符策刚看见的时代推车和演进。

“花园住宅”是发展于六七十年代的住宅房屋产业,主要为成排单层排屋、店铺及公共设施如小花园、宗教场所等和由格子布局的街道后巷组成。为马来亚独立初期为建立现代化之国家议程之一,应用当时还没开发的土地资源以发展及扶持新的社会与经济需求,这也是乡村或小镇开始城市化的进程。 (图是学生配合原有格式,再添入新元素的模型设计。)

近代设计像装饰

他感叹说一声,近代的设计好像是“装饰”。

“从英国回来,我甚至是反设计的,我推翻我自己以前的设计思维,也开始批判一些事情。回到大马,我发现我们的设计教育将设计变成了一个名词,而非动词。现在只要我们眼见的,与美相关的事情,都冠上设计,是名词,但设计应该是一个规划,一个动词。”

“现代孩子选择‘设计’是对设计师存有一分个人主义的美丽的憧憬,而且,设计好像只能在城市找到它的活路,要生存必须依附在城市求活,城市对设计的需要很高,包括活动设计都是设计的一环,这些形形色色的设计都只有在城市才能找到它的出口。

“但,我带他们走入甲洞卫星市这这个花园社区,这是一个没有钱的社区,没有人会给你钱叫你去做设计。在英国念书时,我才知道设计有一个区域叫(道德设计)或所谓的良心设计,带这一班年轻的莘莘学子走进社区,我是希望他们,未来,除了可以为商业服务,也可以为这些没有资金的社区做服务。

当地小贩设计的“功能性”路边储存柜,不适合现代人对于设计“ 美丽”的要求,可是,它有设计必要存在的功能性考量,是一个可以让学生醒觉设计本质的一个存在。

花园住宅
设计需要“道德”

1957年,独立后。

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国父东姑阿都拉曼有一个吉隆坡城市大蓝图的规划,可是,这些规划都需要“人”力资源,于是,他就从有计划性的将乡下人移转到城市来居住。当时,在这个“吉隆坡大蓝图”下,因人开始涌进这个,他也开始规划一个适合人居住的房屋建筑概念,花园住宅和平民公寓概念就是当时诞生的两种建筑形态。

而“花园住宅”——当时售价大约七八千令吉(当时,是一般人眼中的有钱人住宅),“花园住宅“的设计形式,除了大量的排屋,还有小小的商业区以及小区公园,以满足各种基本的生活需求。

探讨对应生态

《街市巷事·甲洞卫星市》学生特展的展出地方,正是甲洞卫星市露天巴刹旁的一间店屋,现开造成“振泰兴微创空间”,负责人保留了旧建筑的设计。因此,学生作品就是以这一家店,了解花园住宅与相关周边环境的对应生态。

花园住宅,从六十年代创建迄今,由新兴的社区投入老化的形态,物换星移,原本住在老社区的人口有外移现象,剩下老人家,整个社区空屋子多了,开始有外劳进驻这花园,于是很多社区的脉络慢慢消失了。但,因它的巴刹还存在,这里的生态还是继续运转的,华人聚集的精神还是依稀可见,可是,从社区的老人步伐,符策刚问出一个问题:“未来这些社区,难道我们就置之不理吗?”

所以,这一次,他和学生的功课很不一般,他希望设计是和社区结合的,因此,他给学生一个主题:思考在一个有人居然的住宅,假如你可以利用这屋子的小小空间搞一个“活动”是与这社区有联系的……

开放式的庙,随着人的需求在不违反的原则下,就这样的存在于“开放市集(Open Market)”的格式下。 符策刚听当地人说,因这个巴刹及周围的小贩摊子的建筑格式是属于开放市集,因此不能在这里建庙,可是信仰是人类的寄托,所以当地人就随机应变的建造了这个既不违规,又可以找到心灵寄托的“另类神坛”,外人走入,若不说破,你都没发现,原来这一格层是“庙”。

缺乏感情结合

5个学生:陈志忠(厨食坊)、温诗慧(织艺坊/手工金银纸)、王敏雯(甲洞故事馆)、陈矜佃(9号烘焙坊)及陈依雯(舞蹈班),其实符策刚带这些年轻人走入社区是希望借助这些年轻人的介入,为这些老化的花园住宅注入新活力,但,这些学生毕竟年轻,只是置之度外的流连观察,问他们,在考察后,会不会再回到这个社区,答案是:“不会!”

“因他们觉得这地方不够‘友善’,因这些年轻人和这地方没感情的结合,这里没有属于他们的元素,所以我将他们带进来。

“设计一直在为城市的生活而设计,因设计已变成是商业和资本的一个环节,因它必须要有资金才可以做。我希望借由这一次的社区营造,起码让他们意识到,设计还要服务——道德,这一块。”

在这个专案,符策刚分派给不同小组不同的作业,如:置地业务分析图、立面图,还有这一区的日常运作,因每一组人负责的区域不同,所以,最后在课堂分析时,大家才了解,这些作业看似不同,其实都是息息相关的。尤其是立面图,它绘出住宅区、后巷、巴刹、人与建筑的比率,让设计者清楚了解一个社区从东到西、南到北,它的活动空间,对于往后做规划有帮助。 譬如,如果某区的人比较多,设计规划就要尽量不去破坏它。像,学生们觉得这一排榕树很重要,我们在做社区重新规划,立面图就可以帮我们鉴定哪一些事物是“重要”,不要去破坏它。

社区小故事:
甲洞卫星市露天巴刹

甲洞卫星市的露天巴刹在一开始的时候是摊贩各自沿街摆卖,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形成现在有规模的菜市场。此外,围绕着店铺的开放空间还兴建了商场(友谊商店)和戏院,一排排店铺滋养着各行各业的在地小生意,如唱片行、眼镜店、美容理发室、裁缝店、鲜花店、洗衣店、时装店、咖啡店、神料店、杂货店、五金店、中西药行、诊所、宠物店、礼品店、彩票投注站等,造就了富有生活机能且自供自给的经济模式和空间内涵。

常民生活的方式

街道空间最能体现常民生活方式的亲密关系。甲洞卫星市店铺旁的街道有各式各样的小贩沿街摆卖商品和食物,形成一个露天巴刹,附近的居民能够有弹性地购买每户人家当日开伙所需的食材,不必特意开车到大型超市选购一星期的食粮。在这里不但能够以1令吉的印度煎饼当早餐,还可以把各种便宜的糕点“打包”回去当下午茶。临时的早市摊贩贩卖着各式生活物品或食品,和全天候的置地店铺早已发展出共生共荣的机制,提供了多元经济模式,也连接了多样的生产和供给网络,为非正式的微经济与正式经济体系接轨。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甲洞卫星市依然保留着六、七十年代的传统市集风茂,街道小巷仍然在不同的时间点呈现出不同的样貌:上午为临时摊贩的菜市场,下午供车辆通过及一些面食糖水摊做生意,星期日晚上部分街道即成为夜市。在这个人车共用的街道上,不同的活动和面孔让社区每天活络起来。

此外,每逢农历新年这里也成了年货街,属于甲洞区有口碑的年货市集,年柑、礼篮、肉干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符策刚希望带年轻人走入社区,让社区活络起来。他也希望透过这个专案让学生明白,设计道德为何物。

反应

 

优生活

洪水龙卷风高温频发 气候变化危及大马建筑

【大马建筑的灾难?】下篇

原文/图片提供|官友维(建筑病理学家)、Azlan Adnan教授(地震结构工程师)

报道整理/翻译|叶诗妮   

还记得2021年12月,热带低气压29W(注1)登陆东海岸,给整个西马半岛带来3天的倾盆大雨,造成的祸害?从此,马来西亚就与“水灾”脱离不了关系……!面对着极端气候变化、极热高温、极大风灾的情况,我国建筑物的承受力会有多强?

2021年是继2014至2015年之后最严重的一次洪灾,造成至少46人死亡5人失踪,超过7万人流离失所,全国人民记忆犹新,甚至还有政治人物称之为百年一遇的水灾。

根据气象局的观察,当时短短3天的时间里就达到了一个月的降雨量。暴雨成灾,让一直以来安逸的马来西亚人民和政府都措手不及,国内外批评政府面对灾情应对迟缓,救灾不力导致严重伤亡。

除了洪水灾害,马来西亚过去10年也发生了不少陆龙卷和水龙卷事件,最近的例子就在去年的10月,龙卷风突然席卷吉打茫郭邦谷(Manggol Bongor),导致村落10户家庭的屋顶被卷走。同年11月,吉打古邦巴素9天内两度刮起陆龙卷。

实际上,重大天灾并不仅仅是近几年才发生的,但是人们总是容易好了伤口忘了疼,将这些事件都整理成列表才能意识到严重性。

有史以来最热年份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最新发布的《2023年气候变迁报告》,海洋热量、海平面上升以及南极冰川消融的速度都已经打破记录,2023年也是有史以来最热的年份。

热浪、洪水、干旱、野火和迅速增强的热带气旋让数百万人的生活陷入困境,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

其实这些问题可以说是预料之中,因为两年前的同一份报告就已指出,比起过去5年,天灾的几率已经增加了5倍。

马来西亚显然已经不再是以往不受天灾影响的世外桃源,马来西亚人也应该开始有居安思危的观念。

缺乏政策逢雨成灾

天然灾害频发自然与全球暖化导致的极端天气脱不关系,但需要思考的是,马来西亚为什么始终没有从过去一次又一次惨痛的经验中吸取教训?直到2021年西马半岛影响8个州属和联邦直辖区发生大规模严重水灾的时候,政府都还在被国内外训斥应对的手法缓慢且拙略。

其实东海岸沿岸地区逢雨成灾的情况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政府都是等到灾害发生之后才来进行分发救援物资,而我们相信,为了避免悲剧一再重演,预防胜于治疗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制定完整的防洪计划刻不容缓。

国家永续发展研究学者伍玥莹认为,马来西亚逢雨成灾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国内的发展项目都缺乏全面的政策指导和防灾规划,进而让我国多年来不断蒙受惨重的人命伤亡及财务损失。

她指出,许多大型的发展项目在设计排水系统时都只关注到自身范围的排水需求,忽略了对周边小河及小沟渠的影响,导致小流域的水文负荷过重。观察马来西亚现在的情况,除了精明隧道(Smart Tunnel)之外,许多防洪政策和基础设施项目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过度砍伐土壤下沉

过去联合国为了解决全球性的气候灾难,在《巴黎协定》中要求世界各国合作将全球暖化的幅度控制在不可超过1.5摄氏度,并且在2050年实现碳排放清零。马来西亚作为其中一员自然也难辞其咎,随即发布了一份详细的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

无可否认,这是非常重要的举措,但是在地化的预防和准备措施也非常重要,有鉴于马来西亚过去频频发生的洪灾和龙卷风灾害事件,我国应该认真考虑即将防洪投资作为促进经济成长、提升竞争力的催化剂。

非政府组织全球环境中心一直以来都不断敦促政府停止砍伐和改造计划,好让森林和泥炭地能够吸收降雨,减少洪峰,发挥保护马来西亚城市和村庄的作用。尤其过量的洪水会导致土壤沉降,降低土壤的承载能力,造成水土流失和图崩,影响建筑物的安全。

制定综合防洪都市计划

想要将整个国家的排水系统打掉重建,可想而之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期间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让新的建筑具备抵御天灾的韧性,在我国建立起更多的“韧性建筑”。

对心理学家来说,“韧性”(Resilience)指的是人在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重大压力源后进行适应的过程。但对于建筑师和城市规划者来说,韧性建筑,指的是能够使城市在经历自然灾害中恢复,能够吸收、适应破坏的建筑。

虽然《1984年统一建筑附例》(UBBL)第84条明确规定,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防止潮气和湿气渗入建筑物,但对于气候变迁相关的的规范却不是强制性的。

韧性建筑概念

实际上建筑设计师在学习的过程中的其中一项培训就是为建筑设计纳入长达50年内的气候变迁考量。

但这一点没有确实体现在马来西亚的建筑设计上,是法案跟不上时代,束缚力不足,也是建筑设计师缺乏主动也缺乏前瞻性。两者都难辞其咎。

想要在马来西亚实践韧性建筑的概念,还必须要考虑到马来西亚赤道国家而且近年来越来越热的天气,冷却屋顶、控制缝、雨水收集、隔热和高性能的防水系统都必须整合到建筑设计中。

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打个比方,在上文灾害事件中被掀翻的屋顶通常都是使用锌板,但是研究发现,现有的低层建筑屋顶只要风速超过89.1m/s,锌板就会隆起;中层建筑的屋(注:2)顶就需要额外的加固机制来帮助屋顶提高抵御强风的能力。

对于带有瓦片的倾斜式屋顶,瓦片则必须按按照BS5534的标准来铺设,才能确保屋顶能够防风挡雨。在一些洪水泛滥的黑区,像传统马来房屋那样的高架地板是最合适的选择,甚至可以考虑设计可移动的防洪闸门来避免洪水淹入家中。

高温气候有害建筑

当建筑吸收过多的热容量,建筑物外墙就容易出现裂缝。外墙和屋顶都应该优先选择具有较高反射率的浅色,不仅能够更好的散热,还有助于避免裂纹。此外,也应该使用能够防风挡雨的门窗,才能够保护开放的露台和走道。

除了采用浅色单层膜的屋顶,我们还可以考虑使用植被屋顶(部分或完全被植被覆盖的屋顶),以最大限度的防治建筑吸收储存多余的热能。与此同时,也应该避免使用双层比例,因为双层玻璃间隙中的热容量非常高。

相较之下,反射玻璃才是最适合马来西亚建筑的建材。

使用抵御变化建筑材料

其实早在疫情之后,马来西亚的建筑行业就面临严重的成本上涨问题,再加上气候因素,包括热浪、酸雨、强风、热到效应的影响,建筑结构出现更多裂痕导致渗漏,也加速退化。所以建筑行业迫切寻求更坚固、更能够抵御气候变迁的建筑材料。

而结构轻骨料混凝土(注2)同时具有成本的优势以及弹性建筑的特性,或有望成为建筑行业的救星。

注1:热带低气压29W:Tropical Depression,指动力和热力共同作用的产物,热带气旋吸收热带海洋储存的热量,并将其转化为狂风暴雨和滔天巨浪。29W是2021年太平洋台风季发生的其中一个热带气旋。12月13日形成,12月17日正式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评级为“中级”。

注2:结构轻骨料混凝土(SLWAC):这款建筑材料因为成本优势,自1930年代开始在北美洲、1960年代开始在欧洲、南非和澳洲的高层建筑中被广泛使用。除了成本优势,它也能够解决建筑物的重量和耐久性问题,因为它的强度与混凝土相当好,但是重量通常轻25-35%,还具有更好的隔热性能。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