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闲说飞机餐

出门旅行搭飞机,如果是长途航线,首先要面对飞机餐。用上“面对”二字,好像暗示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其实人们对飞机餐的接受或抗拒程度,因人而异。有些人极爱飞机餐总是吃个片甲不留,有些人却宁愿饿肚皮绝不碰飞机餐。曾有人在社交媒体上说飞机餐吃不得,主要是怕万一在飞机上食物中毒无法快速治疗。

其实在飞机上食物中毒的机率非常低,这个已经有专家研究过了。飞机餐有一套非常完整的安全体制,从航空厨房选购食材,到飞机上的加温机制都得遵循非常严格的规定。航厨通过了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还必须达到航空食品安全的规范。细节就不在此多说了。



近来乘搭卡塔尔航班到希腊旅行,中程在多哈转机飞雅典,就吃了卡塔尔的飞机餐。这是第一次乘搭卡塔尔航班,多年前曾搭阿联酋航班,印象极好。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机位宽敞飞机餐好吃。这回登机后才发现是波音777,座位设置3+3+3,明显是较狭窄的机身,走道上摆了一架餐车就无人能通过了。服务人员明显不足,大概都集中在前边的商务和特等舱了。

石油国的航班提供大堆豪华舱,据说常常客满。这个区域超富和土豪想必很多,经济舱难免就有点像是附属品。我们坐比较靠后的位子,餐车来到到时候,鸡肉餐没有了。空姐问我是否可以改为牛肉餐,我说我不吃牛肉。后来就吃了平常不吃的猪肉香肠,还加送一客素食餐,幸好还不错。其实素食者登机前早有特别选择,其他荤食者有些人基于宗教信仰是不吃牛肉或猪肉的。因此在牛肉、猪肉或鸡肉之间,一般选择鸡肉的人较多。航厨对此应该也有统计,为什么不多备鸡肉餐呢?

从不抗拒飞机餐

如今越来越多人乘飞机出游或出差,航旅已成为很平常的事,有些人搭飞机就像搭公共交通那样频繁。于是就有飞行达人在社交平台上提供选择飞机餐的秘诀,这类资讯看多了有点受影响。比如飞机餐应该选择吃饭还是吃面,据说吃饭较好,原因是面食加热后会硬化。说真的有些飞机餐还真不赖。我从不抗拒飞机餐,尤其是在等待起飞前已经空腹到胃酸过多了。

国际航班提供完整餐饮,登机后还未起飞就先送上湿毛巾让你摩拳擦掌。起飞后飞至安全高度,系上安全带的讯号灯灭了之后,就是众人等待的用餐时刻了。卡塔尔航班饮料方面不错,餐前酒除了红白葡萄酒居然还有白兰地和威士忌,当然我向来都是爱尔兰甜酒。餐前酒之后有时还会有一阵好等,看你坐哪儿而定。餐后一样要酒有酒,还有各式饮料伺候,爱喝多少喝多少。



经济舱是最不舒服场所

人们对环境的可塑性,从吃飞机餐这件事可以看出来。小小的托盘上堆得满满的,有时用餐同时还得应付飞行中的湍流。经济舱其实是世界上最不舒服的场所,这个我想没有人会反对。飞行时间越长越不舒服。然而就是大胖子也能够在世界上最狭窄的空间,双肘内收腹腔吸起目不斜视以困兽之斗志,用最短的时间吃下最多的食物。

多年来的经济舱经验,对困兽之窘境感受深刻。但每次飞机降落脚踏实地之际,马上就把每一次飞行的不舒服忘得一干二净,尔后就有下一次的空中奋斗。当然每次登机后陷入圈套之际都跟自己斩钉截铁说:以后凡是逾10小时的飞行,非坐商务舱不可!人生而不平等,登机的过程就是提醒。老幼残弱首先登机无人异议,接着是商务舱特等舱乘客,再来是航空集团飞行常客金卡会员等等,最后才轮到经济舱一众。经济舱乘客有时也会自我阿Q一下:反正花的钱少得多,必须忍受些许不舒服啊。

国际长途航班两餐之间会调暗灯光让大家睡觉倒时差,有人能睡有人永远众睡独醒,如我。干啥好呢?以前乘搭国际航班,总会带几本书在身边看。现在手机里头也有很多阅读材料,设置了飞行模式随时可以看,只是出外游玩心思懒散没心情阅读。

近年来养成在飞机上看电影习惯,有时从登机到降落连看四、五部电影是等闲事。身边的人两杯白兰地之后就睡着了,睡醒了看到我在看电影,问我看什么?我说:刚看完《幸福绿皮书·Green Book》,就要看《玛丽女王·Mary Queen of Scots》了。他戴上耳机,也开始看《幸福绿皮书》,得奖作品呢,岂能不看?等我们看完电影,第二顿飞机餐的时间也到了。

反应

 

商余

维京传奇/文戈

我们远征北欧,是追看电视剧《维京传奇·Vikings》种下的因缘。疫下3年足不出户,在家耍废追剧等待疫情过去,《维京传奇》就是那时看的。

3年时间的跨度与密度似乎与正常的日子不一样,宝贵的光阴突然可以挥霍,一心只想把那段诡异的日子速速涮掉。

3年里泡过的电视剧远远超过30年来所看电视剧之总数,很多剧目故事内容如今已经模糊,惟独《维京传奇》这部历史剧,却像植入式晶片那样无法移除。

《维京传奇》片头开始是一支船队缓缓从深不可测的峡湾滑出,背景音乐是Fever Ray的歌曲《如果我有一颗心·If I had a Heart》,唵唵喃喃如魔咒般流泻出来。

音乐以歌声和小提琴演绎,由远而近,从低低的呢喃到雄壮浩荡的爆发声势。歌声如怨如诉在峡湾上空飘扬颤动,场面宏伟震撼人心。

报复禁足3年之恨

每次续看《维京传奇》,都重复沉浸在片头和音乐所带来的撼动,百听不厌。低喃的唱词听着听着就被蛊惑了:

我若有一颗心,就会爱你!

我若有一把声音,就要唱出来!

黑夜过后我醒来,

我将看到明天有什么等着我!”

If I had a heart, I could love you. 

If I had a voice, I would sing. 

After the night, when I wake up ,

I'll see what tomorrow brings.

我对老伴说,疫情结束后我们应该到北欧峡湾看一看。说了多次,首先就把自己说服了。后来终于成行不免私心窃喜,也算是报复了被禁足3年之恨。

《维京传奇》是爱尔兰影业与加拿大历史频道合作摄制的历史剧,在爱尔兰拍摄,2013年在美国与加拿大两地同时首播。此剧描绘了维京人鼎盛时期的故事,主要描述斯堪迪纳维亚半岛的维京人朗纳尔罗德布洛克的英雄事迹。

他们是最早有文献记录的北欧海盗之一,曾经劫掠过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今英国)和西法兰克王国(今法国)。

剧中的朗纳尔原本是个维京农民,但是野心很大。他在妻子拉葛沙、兄长罗洛和好友弗洛基的协助下,成为首名率领部属向西航行的维京人,后来终于成为斯堪迪纳维亚国王。

个人对北欧情有独钟,也因为念研究院的时候涉猎北欧神话,其中一个小作业就是比较北欧神话故事和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套式结构。

维京人信奉北欧诸神,非常尚武。他们不畏惧死亡,认为人死了不过是到另一个世界旅行去了。他们相信如果光荣战死,灵魂就能进入天国阿斯加德(Asgard )的神宫瓦尔哈拉(Valhalla),勇士的英灵就能在那里饮宴欢歌继续过另一种生活。

《维京传奇》剧中就多次展演了战死的勇士神游到瓦尔哈拉神宫的场景。

一般人谈到维京人,想到的都是他们尚武好斗勇猛凶悍等刻板印象。其实,除了征战抢掠,维京人也是出色的航海家。

最早的维京人出海主要打劫西欧沿海的修道院,后来开始侵入其他欧洲国家。从爱尔兰到不列颠,从法国到东欧,都留下维京人的足迹。史料记录他们向西探险而发现了冰岛和格陵兰岛,甚至抵达北美。

朗纳尔死后,《维京传奇》故事继续上演他的儿子们的事迹,他的后代继续在英国和地中海地区探险。

个人的观感是,自朗纳尔和拉葛莎死后,整部剧的张力就走下坡了。看完第六季,也是最后一季之后,头脑里清楚记得的故事与情节依旧是第一和第二季的朗纳尔和拉葛莎的故事。

爱恨情仇极其暴烈

维京人的爱恨情仇极其暴烈,但朗纳尔和拉葛莎的爱情与婚姻道路上,也有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细腻情节。

饰演拉葛莎的加拿大籍演员凯特琳温妮克(Katheryn Winnick)把拉葛莎诠释得非常到位,令人觉得,维京人拉葛莎就应该是那个样子的。当然,剧中人物的原型和历史元素,都是加工敷演刻画,求其活色生香,传奇色彩浓烈。

维京人史实事迹很零碎,《维京传奇》也非严格意义的历史剧。作为普通观众,享受故事的戏剧性高潮之际,倒也无需对比史实挑出与史料不符的细节。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