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中美贸易战吞噬全球/努里埃尔·鲁比尼

几年前,作为访华西方代表团的一员,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习近平主席。习近平向我们发表了讲话,指出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其他国家—也就是美国—不需要担心“修昔底德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来自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记录了斯巴达担心雅典崛起如何导致双方的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在2017年的书《注定开战:美国和中国能摆脱修昔底德陷阱吗?》(Destined for War: Can America and China Escape Thucydides’s Trap?)中,哈佛大学的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考察了此前16对崛起力量和老牌力量的对峙,发现其中12次导致了战争。

毫无疑问,习近平想让我们关注剩余的4次。

尽管互相都认识到了修昔底德陷阱—也都认为历史绝非定论—中国和美国仍然眼看难免落入窠臼。但世界量大主要力量之间爆发热战争的可能性仍然遥远,而冷战可能更大。

美国指责中国造成了当前的紧张局面。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获得了全球贸易和投资体系的好处,而没有履行自己的义务,成为世贸组织规则的免费搭车者。



据美国的说法,中国通过窃取知识产权、强制技术转让、补贴国内企业和其他国家资本主义手段,赢得了不公平的优势。同时,其政府越来越极权,让中国成为一个奥威尔式的监控国家。

持久敌对状态

而中国则质疑美国的真正目标是阻止其进一步崛起和向外辐射合理的实力与影响力。中国人认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按GDP衡量)寻求扩大其在世界舞台上的存在感实乃天经地义。

而领导人会说,他们的体制改善了14亿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远比西方僵化的政治制度更加成功。

不管哪一方更加雄辩,经济、贸易、技术和地缘政治紧张的升级可能已在所难免。一开始的贸易战,现在眼看着要升级为持久的互相敌对状态。这体现在特朗普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中,中国被列为战略“竞争对手”,应该全方位遏制。

据此,美国严格限制敏感行业的中国外国直接投资,并采取其他手段确保西方在人工智能和5G等战略性行业的主导地位。其施压合作伙伴和盟友不要参与一带一路(中国构建横穿欧亚大陆的基础设施的庞大计划)。

其增加了美国海军在东海和南海的巡逻,中国在东海和南海的争议领土主张日益具有侵略性。

比美苏冷战更严重

中美冷战的全球后果甚至比美苏之间的冷战更加严重。苏联是衰落的力量,经济模式失败;而中国很快就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并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增长。

此外,美国和苏联彼此之间贸易很少,而中国完全融入了全球贸易和投资体系,特别是与美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全方位冷战可能导致去全球化的新阶段,或至少让全球经济分裂为两个互不相容的经济区。

不论哪种情况,商品、服务、资本、劳动、技术和数据的交易都将严重受限,数字领域将成为一个“分裂网”,西方和中国节点互不相连。

美国已对中兴和华为发动了制裁,中国将尽全力确保其科技巨头能够从国内解决重要投入品,或至少能从不依赖美国的比较友好的贸易伙伴获得。

在这个巴尔干化的世界中,中国和美国都想要其他所有国家选择站边,而大部分政府将试图穿针引线,同时维持与中美两国的良好经济关系。毕竟,许多美国盟友现在与中国的商业往来多于美国(以贸易和投资衡量)。

衍生国际新秩序

但在未来经济中,中国和美国将分别控制AI和5G等关键科技的接入,中间地带很可能不复存在。所有人都必须选择站边,世界可能会进入漫长的去全球化过程。

不论发生什么,中美关系都将是本世纪关键的地缘政治问题。

一定程度的对立在所难免。但在理想情况下,双方都会建设性地管理这一关系,在一些问题上进行合作,在另一些问题上良性竞争。

事实上,中国和美国将创造一个国际新秩序,其基础是承认(不可避免地)崛起的新力量应该起到影响全球规则和机构的作用。

如果中美关系管理不善—美国试图扼杀中国的发展,遏制中国的崛起,而中国激进地在亚洲和全球辐射其力量—那么全方位冷战将接踵而至,而热战(或一系列代理战争)也无法排除。

在21世纪,修昔底德陷阱将吞噬的不仅仅是美国和中国,而是整个世界。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反应

 

德国之声

为何更多德企从中国转移日本?

(东京7日讯)德国在日本工商会对在日德企进行了调查,发现更多德企正在将生产线和管理职能从中国转移到日本。

受访的在日德国企业中,38%表示,正在将生产线从中国转移至日本,23%表示,正在将地区管理职能从中国转移到日本。经济、政治和社会稳定是其主要考量。

这项调查是由德国在日本工商会以及毕马威(KPMG)联合进行的。共有164家在日德企参与了调查。报告于3月27日发布。

该报告与另一项调研的结果相呼应。日本对外贸易组织此前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希望避免地缘政治、贸易和金融不确定性的外国企业来说,日本是具有吸引力的目的地。

“长期以来,对德国企业而言,中国是很大的焦点,因为那里劳工成本低廉,同时也是重要的增长市场”,富士通(Fujitsu)政策经济师舒尔茨(Martin Schulz)表示。

“这正在发生改变”,他向德国之声说道。“企业需要考虑更多政治和地缘政治事务,同时也担心比如从中国向美国出口是否会变得更为困难。”

规避可能发生的中美贸易战

中美贸易摩擦近年来加剧,美国希望阻止中国获得最先进的技术,特别是芯片。与此同时,随着美国明年政府更替,中美之间是否会展开贸易战,也引发忧虑。

舒尔茨指出,将生产线转移到日本,将降低卷入美中贸易战的风险。此外,“中国的成本也在上升,在目前的重组阶段,我们不知道中国经济的未来会如何”。

其他的忧虑还包括工业间谍、与中国政府发生摩擦在极端情况下的后果。

日本的稳定具有吸引力

“日本经济、政治稳定,企业在这里与亚洲其他国家有良好的联系,并且与全球供应链紧密融合”,舒尔茨表示。

德国博世(Bosch)公司在日本的负责人梅德尔(Klaus Meder)表示,在中国和日本投资都有充分的理由。中国是全球最大汽车市场,而日本车企则仍占据全球市场的最大份额。

梅德尔表示,博世的原则是生产本地化。在中国和日本的生产线都同样重要,以满足当地需求。

“日本市场可能很难进入,有很多障碍,也有语言问题以及不同的规范,但一旦立足、赢得客户信任后,就可以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他向德国之声表示。

“这里很稳定,有信任,遵守规则,多数企业对其商业回报感到满意”,梅德尔补充说。

此外,许多日本伙伴企业也活跃在世界其他地区,因此,在这些日本企业的总部所在地与其保持良好的伙伴关系十分重要。梅德尔在日本已经12年了。

日本有悠久的工业传统

德国在日本商会主席舒尔曼(Marcus Schürmann)表示,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与“亚洲历史最悠久的工业国”之间保持联系的重要性,以及将管理职能设置在日本的趋势。

参加调查的九成受访企业表示,稳定--包括经济、商业关系、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在日本设址的主要动机。

再就是受过良好培训的劳动力以及先进的基础设施。此外,基于民主原则的稳定政治环境以及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也是关键的原因。

“地区采购和外包在日本很容易进行,这里有很多关键的全球大企业,这也是许多企业考虑将其地区管理职能设置在日本的原因”,舒尔曼向德国之声表示。

日本经济稳定,价格和成本水平也“合理”,他补充说。机器人以及自动化的使用日益增加,也有助于克服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此外,工资也很有竞争力,比德国低20-30%”,他说道。

舒尔曼表示,坊间也有说法认为,德国企业说服员工去中国要比去日本更难,特别对有小孩的家庭来说,日本的生活条件和整体环境更有吸引力。

新闻来源:德国之声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