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中美贸易战】关税闹人命
美农民自杀率创新高

若是中国加征的关税长期下来都不取消,破产的美国农民数目恐会大幅度上升。

(华盛顿15日讯)中国商务部13日晚间发出公告,宣布针对已课征关税的600亿美元(约2502亿令吉)美国商品再加征10%至25%不等关税,中美贸易大战再度开打。

美国总统特朗普数度挂保证,称关税战下,大部分成本都会由中方埋单,不过如今却传出身为特朗普基本盘的美国农民已经快被旷日废时的贸易战逼疯了,收支无法平衡,自杀率甚至攀上历史新高,农民开始吶喊:“赶快达成协议!”



中国商务部周一晚间贴出的600亿美元美国商品关税清单共涵盖超过5000件商品,其中包括冷冻蔬菜、肉品、平板电脑、保险套等商品,尽管此波关税升级并未直接锁定大豆、玉米等农产品,不过外界仍相当关心农民处境,原因是美国农产品早在上一波关税战中被课征25%关税。

大票仓选民失耐性

综合多家外媒报道,身为特朗普连任总统大票仓的农民已经逐渐对他失去耐性,维吉尼亚州的豆农小包伊德表示,农民帮助特朗普当选,但是当农民需要他时,“他却转过身去”;10日包括大豆、小麦、玉米等农民组织更罕见发布联合声明,反对特朗普对中国调升关税。

究竟农民的处境有多惨?美国农业部(3月底发布的报告指出,大豆库存量较去年同期上升29%,这个数字听起来很抽象,从农民的角度来看,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海斯多夫说,自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关税以来,大豆价格从每蒲式耳10美元(约42令吉)跌至8美元(约33令吉),造成他损失1万美元(约4.17万美元)。

现年67岁的海斯多夫表示,当儿子接手农地之后,到时候或许就没有东西可以留给他了。



破产人数恐上升

不只担心自己的儿子,他还担忧若是中国加征的关税长期下来都不取消,破产的农民数目恐会大幅度上升。

其实情况远比破产还要糟,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副会长戈登表示,今天如果决定要种植大豆,那么他注定要损失6万5000美元(约27万令吉),他说农民真的受到伤害,市场太低迷,农民无法收支平衡,每天都在失去农地,“农民自杀率已经创下历史新高。”

美国国家玉米种植协会主席克里斯普表示,“一直以来美国农民都很有耐心,希望谈判能够进行,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农民的耐性正在消退”,他说,“农民需要的是确定性,而不是更多的关税。”

新闻来源:中时电子报

相关新闻:

【中美贸易战】特朗普料本周开铡 传美企禁与华为合作

【中美贸易战】特朗普:只是小争执 谈判未破裂 美国最终会胜利

【中美贸易战】中国反击 是中共高层集体决定

【中美贸易战】美正式加税 中国:不得不反制

【中美贸易战】特朗普亲解释增中国关税

【中美贸易战】特朗普:只是小争执 谈判未破裂 美国最终会胜利

【中美贸易战】消费减弱 中国零售增长16年新低

反应

 

商余

年少日记,少年往事/心然

最近心情较低落,因此害怕看主题过于沉重的电影,因此一直回避期待已久探讨小学生自杀议题的港片《年少日记》,但最终还是看了。观后想起自身在年少时也曾拥有过一本日记,而一段尘封已久的年少往事,就经意的再度浮动荡漾……

初中二年终暑假在一家中药店打假期工,在店里看到一本心仪的日记本,萌起要写日记的念头。

于是当领了人生的第一次薪水后,就买下了那本钟爱的日记簿。那本日记记载了中学生涯多愁善感的“年少呓语”与“心事档案”,当中有一段深刻且无法遗忘的年少往事……

6年级那年,一直照顾弟妹的大姐突然“不告而别”(参与马共),家里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心里留下一个非常庞大的黑洞,不懂如何填补。

当时由于喜欢阅读与书写,文字成为重要的出口。

很想打抱不平

初中开始频密投稿至学生或少年读物,文章都有被刊登的机会,那时也看到另一位同龄但不同班的林江泉同学的文章也常被刊登,顿时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升上初中三,难得因缘彼此同班,但由于坐的位置有段距离,而性格内向的自己不敢主动找对方交谈,大多打个简单的招呼而已。

记得接近第二学期暑假,学校惯例办校内华语演讲比赛,林江泉同学被选为演讲代表,因此班主任会在上课时挪出一小段时间让他练习。

由于林江泉同学性格温顺,动作斯文,常被一群较环蛋的同学“欺负”(那年代没有“霸凌”这词),他们常以“娘娘腔”或“乸型”的外号取笑他。

我记得那时林江泉同学还未没讲完,这群同学就在下面起哄。他难过的责骂他们懂得尊重他人的感受,当场哭了起来。

印象中,班主任没什么认真看待处理,也没谴责那些同学,只是教林江泉同学返回座位,改天再练习。

其实那时我心里感觉难过也很愤怒,很想打抱不平,想向老师反应那群同学平时也如此欺负对方,但因害怕会成为下一个被霸凌的对象,始终不敢举手发言。但心里挺难受自责,觉得自己怯弱。

再体会“不告而别”

久后,第二学年的暑假开始。第一天我就写了一封信寄给林江泉同学,表示那天没勇气替他发声,心里很难过,向他道歉,并告诉他自己向来有读他的文章,只是不敢主动找他聊天,或许暑假后我们可以成为好朋友,彼此分享阅读与写文章的喜悦。

当信寄出去后,就一直期待回信,结果两星期的暑假结束都没收到回信,心里有份强烈失落。

第三学期开学,踏入教室就觉得气氛有些沉重,而林江泉同学的桌位空置着。然后班主任进来以沉重的语调告诉大家,林江泉同学暑假因参与童子军露营发生意外去世了。

我仍然记得那天整个人空空荡荡,完全不晓得该如何处理那复杂无比的情绪。十来岁的自己第一次如此近距离与死亡打个照面,也再一次体会“不告而别”的伤痛。

两天后,我与一群同学去探望他的父母,才知道他是父母亲唯一的男孩,他的母亲一直在哭,哭的非常伤心。年少的我们不懂如何去安慰,只记得大家在回家的路上,都保持安静与沉默。

我忘记如何度过那段失落的日子——但外在的世界依旧运行,继续上学,继续考试,一切仿佛没发生过。我那时唯一倾诉的方式,就是在日记本里不断涂写,不断提出了无数没有答案的大问号。

而我始终不知道,那封信有没有到达林江泉同学的手中?

没碰上“人生导师”

电影《年少日记》也提到学校霸凌所带来的伤害。片中的小男孩就是长期在父亲无情的“霸凌”下,选择了生命的不归路。

男主角提到他年少时多渴望其寂寞与失落能及时被看到,但这个老师始终没有出现。

我们或许也一样,始终没有碰上可以启蒙自己生命的“人生导师”,而我们也或如电影里的小孩一样,长大后也无法成为小时想要成为的大人。

我们看电影常为剧中人流泪唏嘘,或许是为自己落泪叹息。

电影某程度上就是现实的投射,难怪我们喜欢躲在漆黑的影院去“偷窥”属于他人或自己的晦暗世界,让思绪在虚实之间滚动与翻腾……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