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无法做好母亲角色
狮城八成妈妈“愧为人母”

调查显示不少母亲感到愧疚。

(新加坡12日讯)今天是母亲节,但新加坡一项调查却显示,每5名母亲中,就有4人感到“人母有愧”,其中70%经常感到愤怒,一般鲜少和伴侣独处。

母亲赋予孩子生命,怀胎10月将他们带来这个世界,但新加坡社会双薪家庭非常常见,不少妈妈都为自己无法做好母亲的角色而感到愧疚。



新加坡爱家机构日前针对800名母亲进行一项调查,结果显示,79%的母亲深感“人母有愧”,51.9%的人的压力指数在7级或以上。

常攀比压力大

每10名母亲中,就有6人赶到焦虑,7人一周数次,甚至一天数次愤怒、烦躁。

妈妈们为何如此苦恼?71.3%在意家人、朋友如何看待自己是否胜任母亲的角色,近半数的人会和别人比较。

攀比之下,74.8%的妈妈们却连留给自己的时间都没有,半数也不常和老公有“二人世界”的时间。



她们坦言,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支持、家务上的协助以及育儿知识的提点。

新加坡心理卫生学院高级临床心理学家Haanusia Prithivi Raj告诉《海峡时报星期刊》,妈妈们必须知道如此感到愧疚是不健康的。

育儿专家指出,网络科技将资讯带给人们,让大家不断拿自己跟别人比较,甚至是与整个国际版图上的人比,无形中造成了压力。

母亲觉得自己不够好,是“女神”思维作祟,母亲感到过于愧疚时应及早求助。

她指出,“人母有愧”是全世界母亲面对的问题,并非只有新手妈妈才遇上。

《时代》周刊曾报道,一些母亲心中有个“女神”,这个女神象征了完美的母亲,而原形则来自她们身边的人。

但专家指出,这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个现象,有此愧疚感的母亲往往表现得自责、过于担忧,时刻为如何改善孩子烦恼,伴侣不配合时则易怒。

这样的感觉若不及时得到协助,后果或不堪设想,影响的不单单是婚姻、孩子,对工作及健康也会造成损害。

反应

 

商余

化腐朽为神奇/陈秋霞

文/图|潘斯里陈秋霞(《普门》授权转载)

过去一年,我为《妈妈语录》写了12篇关于母亲的一些逸事,慨叹用上一万多个字也不足以道尽我对她的怀念。将这些故事记录下来,主要是配合母亲今年正月十三日100岁的冥寿纪念,希望集合这些生活片段,在5月的母亲节为她出一本书。

我相信母亲从来没想过女儿会以写作来纪念她,因为我在求学时作文科不见得有多出色。

她只知道女儿脑袋里装满了音符和五线谱,再没有多余的空间兼顾别的兴趣。可能她在天上一直等着我写一首歌颂母爱的歌给她呢。暂时我能做到的是用文字先将她的生平事迹连串在一起,说不定有助于以后歌词的构思和内容。

这段日子里一直都谈及母亲,仿佛回到以前每天和她生活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充满着无比温暖的感觉。

孩子心中妈妈

以前的年代,人与人相处比较含蓄,就算亲如母女,也不会主动地向对方表达心里面的话。即使如此“相敬如宾”,那血浓于水的关系自然而然就存在于两者之间。换到现今这一代,母女相处的方式已有所改变,变得轻松自在,坦诚相待而无所不谈。突然想到自己在孩子的心中又是怎么样的一位妈妈?

曾经有一些报章杂志访问过我的女儿,虽说不是很严肃的提问,只是轻轻带过而已,但她们的回答总是偏向好的一方面。

这个是可以理解的,相信不会有孩子愿意在记者面前说自己妈妈的不是。但事实到底是不是如报道一样?那就很难求证。

我相信我在她们心中的 KPI评分是相当高的,尤其是每逢过农历新年时都是我大显身手的时候。佣人回乡了,剩下菲佣姐姐,我这个平时不怎么做家务的妈妈,在参加各种团拜活动之余,还要兼顾家里大小事务。

记得有一年大年初一清早,我连小狗的便便也要负责,因怕外佣一时忘记我的叮嘱,用扫把去清理,那可是华人过年的大忌啊!

不得不提的是我其中一项“拿手好戏”,那就是将家中的剩菜改头换面,创作成为另一碟新菜色。虽说为了健康起见,尽量不要吃隔夜的饭菜,但是在过年期间,冰箱总是挤满了各种食物,我只好花点心思让家人重新发挥战斗力,帮忙解决食物囤积的问题。我对自己这强干充满信心,名之为“化腐朽为神奇”。没想到中文不太灵光的大女儿一不小心将这伟大的任务说成“化腐乳为腐皮”。

诶,这个菜色听起来很不错喔。说不定很快就会出现在我的专有菜单里呢!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